他又說:“我知道所有我們那些度日維艱的個人主義者雙膝顫抖不已,他們心緒是多麼不寧。這些病人們成群結隊來到華盛頓。那時在他們的眼中,華盛頓不是一個危險的官僚體機構,而是一個急診醫院。所有高貴的病人們都要求做兩件事——要求迅速進行皮下注射來止痛,對疾病進行有效治療。我們滿足了他們的要求。現在大多致病人的病情都有所恢複。他們中有些人身體已好到這種程度,能夠對著醫生把雙拐扔過去了。”

通過這些演說,羅斯福平息了一些大企業主的憤怒,得到更多選民的支持。1936年11月3日他以美國曆史上罕見的優勢擊敗共和黨候選人艾爾弗雷德·蘭敦,再次當選總統。

明知故問術

【心理戰術】

以問為借口,表達自己難以說出的話。

裝著自己不懂的樣子,以問為借口,表達自己難以說出的話,達到自己預期的說服目的。

【典型案例】

蘇世長勸諫

軍事上的示形用拙,實質上是一種偽裝術,能而示之不能,攻而示之不攻,聲東實為擊西,這些示形用拙,借以造成敵方的判斷失誤,從而為自己取勝打下基礎。為了迷惑敵人,必須掩蓋自己的企圖,一些智力超群的人,卻大智若愚,假癡不癲。《兵經·拙》說:“曆觀古事,竟有以一拙敗名將而成全功者。故日為將當有怯時。”意思是說:曆史上常有假裝愚笨戰敗敵將而功成名就的,可以說,做將領的人,必要時可以裝做怯弱愚笨。

進攻的合法策略:

裝著不懂的樣子,提出十分尖銳的問題,雖然進攻性大,但不知者不為罪,十分難說的問題,卻變得易如反掌。

唐高祖武德四年,竇建德、王世充等一些人還各據一方,不肯降服大唐,李世民帶領將士正在前方浴血奮戰,而唐高祖李淵卻蓋起了極為豪華的披香殿。蘇世長以不知為借口,十分尖銳和直率地批評了唐高祖李淵。

唐諫議大夫蘇世長在慶善宮披香殿陪唐高祖進餐,酒喝得正酣暢,蘇世長突然對唐高祖說:“這座披香殿是隋煬帝修建的嗎?”

唐高祖說:“你的勸諫好像很直率,但實際上很狡詐,你難道不知道這座殿是我修的,卻故意說是隋煬帝修的?”

蘇回答說:“我實在是不知道是陛下修的,我隻看見披香殿奢侈得像殷紂王的寢宮和鹿台一樣,就斷定不可能是興天下的君王所修的,所以誤認為是隋煬帝幹的。假若真是陛下修的,那實在是不妥了。我以前在武功舊宅侍奉陛下的那會兒,看見的住宅僅能遮風擋雨,那時陛下已很滿足了。如今續用隋宮留下的宮室,已經夠奢侈了,可又建新的,陛下怎能避免重犯隋煬帝的過失呢?”唐高祖再三肯定了蘇世長的話。

唐高祖修披香殿,蘇世長豈能不知,他明知故問,隻是打著此事作幌子,作為勸諫的合法借口。

試探策略

明知故問,也可作為一種試探,它以請教為名,表達一種信息,但又十分靈活,可進可退。這種作用是直言所不能達到的。

宋朝的劉太後輔佐幼帝處理軍國大事,這在宋朝開國以來還是頭一次。劉太後垂簾聽政,掌握大權,有的大臣想討好太後,就同她說起唐朝女皇武則天,暗中鼓動太後步武則天的後塵。劉太後精明敏捷,政治上很有一套,不免動心。一天她問魯宗道:“唐朝的武後是怎樣的君主啊?”

劉太後明知故問,意思明明白白。想不到魯宗道是個耿直忠心的大臣,他知道劉太後在試探自己,於是說:“她是唐朝的大罪人,幾乎把唐朝葬送了。”看到魯宗道態度這麼鮮明,太後懵了好一會兒,沒再說什麼。

劉太後想學武則天,借著輔佐幼帝的機會,步起武則天的後塵來,但又不知道臣下對此態度如何,於是她明知故問,意在試探。她手法十分巧妙,打著請教的幌子,但意圖卻表達得明明白白。當然她碰了釘子,魯宗道忠心耿直,反對劉太後稱帝的態度十分鮮明。

含蓄的提示

在社交場合,有時是不能直說但又不得不說的場合,妙用明知故問的策略,可以達到含蓄提醒的目的。這樣的策略既能表達意思,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尷尬。王佳榮是北京公交公司的優秀售票員,她的文明禮貌用語,贏得了許多顧客的好評。有一次一個婦女抱著孩子提著大包上了公共汽車,有個青年主動讓位,青年婦女邊喘氣邊坐下,竟沒有道謝,讓座的青年有點不高興。這時王桂榮摸著孩子的頭說:“多可愛的孩子,你知道這是誰讓的座嗎?”婦女猛然醒悟,連忙向讓座的青年道謝,青年滿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