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有女性嬌弱的身體,但我卻擁有一個國王的心胸,而且是一個著名的英國國王。試想那些貪得無厭的西班牙或者任何歐洲國家的王子,如膽敢來侵犯我國的領土,我絕不會忍受這種不名譽的恥辱,我必披上戎裝,作你們的將領、裁判者、酬報者,獎賞你們在戰場上的功勞。

你們這種為國家犧牲奮鬥的精神,必定會受到獎賞。我以國王之名再度向你們保證,國家將會好好地感謝你們。”

推心置腹術

【心理戰術】

推心置腹,以心換心,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心理戰術。

給人打通思想,解開疙瘩時,要把對方置於與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推心置腹,肝膽相照,使對方把自己當成知音、益友和親人,在談話時既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也不回避對方的弱點和坦誠的批評。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這種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礎上的交談,最具有說服力。

【經典案例】

範雎見秦王

範雎見秦王,秦王在庭院中迎接,對範雎說:“我早就應該親自聆聽您的敦誨了,可是正趕上處理同義渠國之間的緊急事務,我天天要親自去請示太後;現在義渠的事總算過去了,我這才能夠親自接受教誨,深感自己的糊塗和遲鈍。”他十分恭敬地以賓主之禮接待範雎,範雎卻一再推辭謙讓,表示不敢承當。這天凡是看到範雎受接見的人,沒有不吃驚地改變了臉色的。

秦王遣退侍從後,直起身來請求說:“先生以何事賜教我?”範雎說:“是是。”過了一會兒,秦王又請求賜教,範雎又說:“是是。”這樣反複了三次。秦王著急地挺直身子說:“先生不肯賜教我嗎?”

範雎致歉說:“不敢,不敢。我聽說,當初呂尚遇到文王的時候,他身為漁父,在渭水北岸釣魚。可見他同文王之間的交情很淺。然而一席話後,文王就任命他為太師,兩人同乘一輛車回去,可見他們談話的內容非常深入。後來文王果然由於任用呂尚建立了功業,終於占有天下,成為帝王。設想一下,假如當時文王疏遠呂尚,不和他深入地交談,那麼周就沒有成為天子之國的福分,文王、武王也不能成就他們的大業了。

“現在我是一個從異國來寄居的人,和大王沒有交情,可是我希望陳述的,又都是有關匡正君臣過失的事情。我處在你們君臣親於骨肉的交情之間,希望陳述自己愚陋的忠心,卻又不知道大王心裏怎麼想。所以大王三次發問而我不回答。我並不是由於害怕而不敢直說,即使我知道今天說了,明天就可能遭到殺身之禍,我也不會有所畏懼。

“隻要大王實行我的主張,即使死,我也不認為是什麼禍患,即使逼我逃亡,也不會有什麼憂傷,即使用漆塗身而生癩瘡,披散頭發成為瘋子,也不認為是什麼恥辱。五帝聖明,最終是死;三王仁愛,最終是死;五霸賢能,最終是死;烏獲孔武有力,最終是死;孟賁、夏育勇猛,最終也是死。死,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

“人總有一死,隻要對秦國稍微有所貢獻,就實現了我最大的願望。我還怕什麼禍患呢?伍子胥被裝在口袋裏逃出昭關,夜裏走路白天躲藏,到了溧水,沒有食物糊口,跪著走,爬著走,在吳國的街市上乞討,最後終於使吳國興盛,使吳王闔閭成為霸主。假如讓我像伍子胥一樣能為大王出謀獻策,即使把我囚禁,終身不能再見大王,隻要我的主張得以施行,我又有什麼憂慮呢?箕子、接輿用漆塗身而生癩瘡,披散頭發成了瘋子,對於殷、楚卻毫無益處。假如讓我與箕子、接輿有同樣的遭遇,隻要對我認為賢明的君主有補益,就是我最大的光榮,我又有什麼可恥呢?我所恐懼的,隻是怕我死了以後,天下人看到我盡忠而死,因此而堵上嘴,捆起腳,沒有誰肯到秦國來呀!

“如今您上怕太後的威嚴,下被奸臣所迷惑;住在深宮裏,始終不離保、傅的手,隻會一輩子糊裏糊塗,無法認清奸惡的小人,其後果往大裏說可以覆沒祖廟,往小裏說您將陷於孤立危險的境地。這才是我所恐懼的!至於那受窮受辱的事,殺頭逃亡之禍,我是不畏懼的。如果我死了而秦國能夠治理好,實在比活著好多了。”

秦王感動地說:“先生這是說哪裏的話。秦國處在偏遠的地方,我又愚陋不賢明,先生竟然來到這裏,這實在是上天讓我煩擾先生,使先王的廟宇得以幸存,使我能受到先生的教誨,這是上天垂佑先王,不願拋棄他們的後代呀!今後不論大事、小事,涉及的人上到太後,下到大臣,希望先生都能盡心開導我,不要有什麼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