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為照顧日本的飲食習慣,紐約的雷特茲—卡爾頓酒店供應每位185美元的日式早餐,包括魚、日本湯、麵包,另外贈閱日本報紙。其他酒店如Stouffer酒店采取類似的策略,提供額外的服務,包括日式浴袍、能說日語的接待員或翻譯設備。酒店有專人負責客人登記入住和退房事宜。一些酒店更進一步,派人接機和送機。
利用星星發大財
在當今商品世界中,無數人都在絞盡腦汁,以奇製勝。加利福尼亞的一家公司開辦了一項最新業務,凡交納25美元的人均可將浩瀚銀河中尚未命名的星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該公司為交納25美元的人出具證明書。此外還可以向公司買一張該星在太空中所處的位置圖。當然,這些圖都是隨便畫成的,並不根據具體星辰的實際位置。雖然人人皆知是一宗虛無縹緲的“買賣”,然而結果卻是眾人爭先恐後,賣者大發其財。
這一公司的成功,在於他們洞察了人們都想使自己“流芳百世”及“永垂不朽”的心理,從而使公司麵目全新,成為實力雄厚的大公司。
故布疑陣
商品滯銷、貨物積壓是商人的一大心病。古今中外的商人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巧妙的辦法來推銷商品,其中,尤以日本的“福袋”最為成功。
每當春節過後或店鋪開張吉日,日本的各商店、百貨公司經常出售“福袋”。“福袋”的價格一般為100~200日元,價格雖還算合理,但可靠性並不大,有些商店常把推銷不出的積壓商品裝進“福袋”坑騙顧客,因此,常有人向報社投訴,盡管也偶有幸運者能買到價值較高的。由於必須付錢後才能打開袋子,所以在購買前,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裏麵究竟是何許物也。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許多人一再解囊購買,因此“福袋”的生意總是非常好,有些百貨公司甚至一口氣推出了幾十萬個“福袋”,賺足了錢。
每個人都有“窺視”的好奇心,越是看不見的東西,越容易激起人們一探究竟的強烈興趣。日本市場“福袋”的暢銷,正投合了人們“因為看不見,所以偏偏想看”的心理。
美國的“愛用國貨”運動
美國的“愛用國貨”運動已悄悄地深入民間消費者。全美的社會福利義務工作者組織——買美貨基金會於1991年春天設立,活動所需資金由會員自行捐贈。他們定期為顧客派送推薦信函,目的是推動全民用美國產品。
該基金會會長表示,美國人在貿易赤字擴大過程中,誤以為美國貨的品質差,任何進口貨都要強過美國貨;而事實上,美國有許多優質產品。隻要公平比較之後,發現美國貨的價格、品質與進口貨相當或更好,就推薦給消費者購買。這是該會推動“買美貨”運動的宗旨。該基金會至今並沒有做過正式的廣告宣傳,隻是偶爾見諸全美各地的地方性報紙報道。但看到類似報道而要求入會的人已源源不斷,不知不覺中已超過1萬人。
愛用國貨運動在該會的推動下,現已延伸到其他方麵。例如,亞美利堅郵購公司以“專賣美國的優異產品”來吸引消費者;沃爾瑪在市場設立美國產品專區;固特異公司更在宣傳用的各種資料上加注“美國唯一的輪胎製造商”。
死心塌地術
【心理戰術】
“小錯嚴厲,大錯不究”是培養死心塌地下屬的有效心理戰術。
【經典案例】
士為知己者死
對一位身經百戰的軍人來說,最大的恥辱莫過於軍旗被敵人奪走。日本明治時代的乃本將軍在西南戰爭時,被叛軍奪走了“聯隊旗”,但是當時任大元帥的明治天皇並沒有因此而責備他。乃本非常感激,終生永銘恩德,堅定“士為知己者死”的誌願,為明治天皇殉死。
安慰下屬
任何人鑄成大錯時,都會強烈地反省,例如在爭奪冠軍的棒球賽中,雙方比數打成平手,第九局下半場,沒人出局,二壘有人。可是二壘的跑者因為大意,被牽製球封殺出局,此隊員當然是心情沮喪地退出場去。此時,如果教練當著全體隊員的麵責罵他,這個隊員一定會倍加傷心而無地自容;相反,如果教練說“沒關係”,安慰他,鼓勵他,那麼這個隊員在感激之下,必能不負眾望,在延長賽中打出全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