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對方貴在攻心,如果對方情緒衝動,理智常常為感情所占有,此時最佳的說服方法是采取冷處理,用各種方法使他冷靜下來。此時,最糟糕的處理方法是以熱對熱,自己也為感情所占有,結果擴大事態,激化矛盾,最終走向說服目的的反麵。

【經典案例】

“將相和”的故事

冷處理說來容易,但真要做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戰國時期藺相如麵對廉頗的忌妒,采用冷處理的策略對待,其結果是將相和好,共同輔佐朝廷,這便是廣為流傳的“將相和”的故事。

澠池會後,趙王還朝。藺相如因立下大功被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很不高興。廉頗不服氣地說:“我身為趙國大將,曾經多次攻城野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藺相如原本是個職低身卑的人,隻因在澠池會上動動嘴皮子,就被封為上卿,地位還居然在我之上,這太不公平了。為此,我覺得很是羞恥,也實在受不了了。”他公然宣稱:“如果我碰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藺相如聽到廉頗的話後也不理睬。以後出門,如果遠遠地望見廉頗的車子,就趕忙吩咐車夫調頭回避。藺相如的這種做法使其門客不理解也覺得受不了。門客們對藺相如說:“我們離開從前的主人來投靠您,就是因為仰慕您為人仗義。可是現在廉頗當眾說了那麼多令人難堪的話,您不光不同他理論,反而每次碰見卻躲得遠遠的。您實在是太害怕,太膽怯了。這樣的做法,就是一個平常人都會感到羞愧,更何況與廉頗地位相同、身為上卿的您呢?我們沒有什麼才能,對您幫助不大,請讓我們回家吧!”

藺相如見門客們對自己不理解,就解釋道:“依各位所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大家都說:“廉頗將軍比不上秦王。”藺相如說:“請各位想一想,秦王威名遠揚,我卻在澠池會上當麵嗬斥他,使秦國的滿朝文武都蒙受了恥辱。我藺相如雖然不才,我會不怕秦王而怕廉將軍嗎?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我和廉將軍在的緣故,強大的秦國才不敢出兵侵略我們趙國。如果現在我和廉將軍兩虎相鬥,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不能共存,那時秦國必定再來侵犯,國家大事就不堪設想了。我對廉將軍忍辱退讓,就因為要先考慮國家的事情,然後才能顧及個人的恩怨啊!”

廉頗聽到這些話後,萬分感動,立即解衣露膊,背著荊杖,請門客做引導,到藺相如府上謝罪,說:“我是個沒有知識的糊塗人,不知道您能如此寬恕我!”

從此以後,藺相如與廉頗相處得非常好,成為了誓同生死的朋友。

藺相如和廉頗之間從未有過正麵交鋒,藺相如的一席話是間接傳過去的,但其效果卻非常好。廉頗是趙國的一員大將,有攻城野戰之功,看到藺相如地位在他之上,一時受不了,揚言要羞辱藺相如,也是情有可原的。藺相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折服秦王於樽俎之間,他的功勞大得多,經濟得多。藺相如用冷處理的辦法來對待廉頗,首先是避免了與其正麵交鋒,其次是以間接的辦法說明這樣做的道理。藺相如的一席話字字珠璣,感人肺腑,以至使廉頗負荊請罪。試想倘若藺相如不采用冷處理的策略,在廉頗頭腦發熱的時候講同樣的一番話,顯然不可能得到“將相和”的效果。

采用冷處理策略首先自己要冷靜,要冷靜地分析現狀,冷靜地處理矛盾,冷靜地采取對策。麵對情緒化了的對方,麵對侮辱性的話,自己也就容易衝動而不能自已。因此,高明的舌戰家自己一定是一個強者,忍人所不能忍,這個時候隻有先戰勝自我,才能再戰勝別人。藺相如之所以“怕”廉頗,是因為他有先國家後個人的胸懷,也正是因為他有這種精神,所以他才能忍辱負重,才有采取冷處理謀略的心理基礎。

讓感情宣泄

如果對方氣勢洶洶地找上門來,又不可能回避時,舌戰老手也有應對的妙著,方法很簡單,避免公開交鋒,想法使對方冷靜下來,再解決問題就會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