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輿論界都在盛傳,蘇聯統治集團內在外交路線和對美態度上,存在著“鷹派”和“鴿派”。“鷹派”主張對美國持極強硬態度,堅持擴張、攻擊態勢,加劇軍備競賽。而“鴿派”則持溫和觀點,主張緩和、談判、裁軍。輿論還認為,這兩個派別爭論很激烈,美國政府在軍備和外交問題上不要逼蘇聯太緊,如果逼得蘇聯太厲害,那麼蘇聯政府內的“鷹派”人物就會占上風,這樣最終對美國不利。美國應該適當主動讓步,這樣“鴿派”在蘇聯就會站住腳,而這對美國是有益的。
其實,蘇聯政府內部對擴張進攻的外交政策並無任何派係之分。但勃列日涅夫聽到美國輿論界的評介後,立刻感到可為己用,因此他故意對美國的新聞不加任何評介,並暗中鼓勵,強化美國人這種對蘇聯的誤解。同時,勃列日涅夫在實際外交活動中也故弄玄虛,利用美國人的誤解。
1971年,勃列日涅夫與來訪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會談。在談到軍備控製協議問題時,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美國讓蘇聯做出妥協,蘇聯讓美國做出讓步。麵紅耳赤之間,勃列日涅夫忽然站起來,吸了口氣說:“我並不是不想做出某些妥協,可是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政府內部的意見並不一致。我自己受到很大的壓力。如果我退讓了,我會被反對派攻擊的。這樣吧,你們先在這裏等著,我出去和我們的那些強硬派商量一下,征得他們的同意。”
勃列日涅夫離開談判大廳,裝模作樣出去轉了一圈,又回到屋裏。他無可奈何地向基辛格攤開雙手,說:“唉,他們不同意,我沒有辦法。我想,你們美國不要壓我壓得太厲害,否則的話,我們那些持強硬立場的人就會起而反對我,這對你們美國更可怕。你們也該主動有一些讓步的表示,好幫我戰勝那些強硬派,你想對不對?”
這麼一來,基辛格不好說什麼了,以下的談判朝著有利於蘇聯的方向發展。
哈恰圖良改曲
哈恰圖良是蘇聯當代著名作曲家,羅斯特洛波維奇是與他同時代的一位著名的大提琴家。有一次,羅斯特洛波維奇請哈恰圖良為自己寫了一部狂想協奏曲。拿到這部狂想協奏曲之後,羅斯特洛波維奇覺得有幾處不合自己的感覺,於是他想讓哈恰圖良改動一下。但是,羅斯特洛波維奇深深了解哈恰圖良極其自負,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怎樣才能使哈恰圖良改動他的曲子呢?
想了很久,羅斯特洛波維奇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到哈恰圖良,非常欽佩地對他說:“阿拉姆·伊裏奇,您完成了一部極為傑出的作品,一部金碧輝煌的傑作。但有些地方是銀色的,還得鍍上金。”
哈恰圖良聽了羅斯特洛波維奇的奉承恭維,非常滿意,高興之餘,按照羅斯特洛波維奇的意思,改動了自己的狂想協奏曲。
假戲真做術
【心理戰術】
順著對方的“戲”演下去,然後虛而實之,將計就計。
假戲真做是這樣一種將計就計的心理戰術,它不對論敵做正麵的反擊,而是裝話糊塗,順著對方的“戲”演下去,然後虛而實之,將計就計,給予對方狠狠一擊。
【經典案例】
西門豹治鄴
西門豹治鄴這段史實記載著戰國時期西門豹運用假戲真做的謀略懲治當地邪惡勢力,製止“河伯娶婦”的虐害人民的做法。從舌戰謀略來說,這是假戲真做的典型。值得一提的是河伯娶婦是《滑稽列傳》之附傳,不是司馬遷的作品,而是西漢後期學者褚少孫續補的。
魏文侯時,西門豹當了鄴地的縣令。西門豹一到鄴地,就召見了一些老人,問他們當地老百姓對什麼事最痛苦。那些老人告訴西門豹:“痛苦莫過於給河伯娶婦。為了這個緣故,鬧得很窮。”
西門豹問這是怎麼回事。回答說:“鄴地的三老、廷掾,每年向老百姓征收捐稅,收到的錢總有上百萬,花費其中的二三十萬替河神娶婦,把剩下的錢和廟祝、巫婆們一起分了。到了一定時候,巫婆出來巡查,見到那些窮苦人家的女孩子模樣長得漂亮一些的就說:‘這個應該給河神做夫人。’這話一說,就算聘定了,不願意還不行。接著就給這個女孩子洗澡洗頭,縫製嶄新的綢緞嫁衣,要她單身居住,齋戒等待。在漳河邊上,搭蓋一座房子作為‘齋宮’,四麵掛著丹黃色和大紅色的帳帷,讓她住在裏邊;給她準備好菜肴,食品,有牛酒飯食,過了10多天,大家便把她打扮起來,如同嫁女兒一樣。把一張席子當做床,叫她坐在上麵,然後抬荇簾子,把它放在河裏,起初浮在水麵上,漂流幾十裏,漸漸沉到水裏。那些有女兒長得漂亮的人家,隻怕巫婆和廟祝們來給河神討娶,所以帶著女兒遠走高飛。因此城裏顯得空蕩蕩的,這樣就更窮了。好久以來就如此了。民間有個傳說:‘如果不給河神娶婦,就要發大水淹死一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