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階段,《學刊》已經積累了13年的辦刊經驗,在繼續遵循既定的辦刊方針的同時,更加注重研究廣播電視業如何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更加注重探討深化改革中出現的新矛盾。
首先,回顧上個世紀廣播電視發展變化,總結經驗教訓,明確發展方向。剛剛邁入新世紀,人們自然而然地要靜下心來,回頭看看走過的道路。與“迎接新世紀”專欄相呼應,《學刊》及時開辟了“世紀回眸”專欄。十幾位作者撰文,比較全麵地回顧了20世紀90年代國際電視業的發展趨勢、20年來我國廣播電視改革發展曆程,總結了在廣播電視新聞改革、頻道專業化對象化、電視劇、經濟台和係列台建設、交通廣播、廣電產業經營、受眾研究、電視法製節目、廣電理論和業務研究、廣電傳播技術、廣播電視史誌等方麵積累的經驗。回顧以往為的是預測未來。21世紀7年來的發展變化證實了這些文章的價值。
其次,結合廣播電視實際情況,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近年來,《學刊》以各種形式緊密配合黨中央提出的各項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論述在廣播電視業如何貫徹落實,例如,“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廣播電視傳播先進文化”、“和諧社會和媒體責任”、“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廣播電視”、“廣播電視服務‘三農’”、“科學發展觀和廣播電視”,都是《學刊》設置過的論題。黨中央提出的每個重大戰略思想都能牽動人心,無論哪個層次的廣播電視工作者都會結合各自的工作思考如何貫徹落實,因此,為這些論題撰寫文章的作者既有廣播電視研究人員、各級局台領導,也有一線工作人員,覆蓋麵空前寬闊,一些文章頗有深度。
第三,開辟各類專欄,刊登有分量的文章,專門論述廣播電視人普遍關心的問題。這些年,廣播電視人最關心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廣播電視業體製改革,另一個是數字化、網絡化建設。
從20世紀末開始組建廣播電視集團起,到2005年陸續建立了20多個中央級、省級和地市級廣電集團和總台。2003年,開始文化體製改革試點,對廣電集團性質的認識有所變化,相關政策一再調整。關於集團化改革,《學刊》及時刊登總局領導關於調整政策的講話和為數不多的文章。文章作者既對議論多年的體製改革表示讚同,又就廣電集團的性質、組建方式和步驟、如何整合資源和發展產業以及集團成立後出現的各種矛盾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關於廣播電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學刊》刊登過數量較多的文章。文章作者從國際廣播電視技術發展潮流、觀念、產業、管理的角度論述技術變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且對各項措施提出了具體建議。同時,《學刊》也及時向讀者傳遞相關政策調整的信息,例如,2004年第4期報道了“到2015年,我國將關閉模擬電視”。2007年第6期報道了“所有實施數字化整體轉換的有線電視網絡,要長期保留至少6套模擬電視節目”。3年內作出政策調整,是總局領導貫徹“以人為本”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原則,為確保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而采取的具體行動。
除了這兩大問題以外,《學刊》從2004年起對頭一年廣播電視改革發展進行掃描,為讀者提供了了解廣播電視發展全貌的鮮活資料;還就“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係建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電視經營對策”、“北京奧運和廣電傳媒”、“廣播電視節目創新與品牌建設”、“廣播電視管理創新”、“堅持高雅,抵製低俗”等緊迫的現實問題發表了大量文章。
回顧過去為的是展望未來。
一個多月來,我們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七大”文件。學習文件,領會精神,目的是要貫徹落實。貫徹落實“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務既是今後廣播電視業的主要工作,也是以研究廣播電視為己任的《學刊》的主要工作。
2005年1月,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即將舉行換屆會議,本人將退出協會管理崗位。此時此刻,我願意向一起和諧合作長達10年之久的《學刊》同事們提出6條建議。
1.密切關注並及時報道廣播電視業為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擬訂的戰略部署、具體政策和實施步驟,特別是在技術變革、體製轉型、結構調整方麵采取的新措施。
2.弘揚學術民主,大力推進廣播電視理論創新,根據國際廣播電視業的新發展和我國廣播電視業的新變化,深化中國特色廣播電視學的研究,特別要把廣播電視行業管理納入研究範圍。
3.發揚20年來辦刊的優良傳統,繼續高舉“服務”大旗,為各級領導宏觀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為作者表達創見提供發表園地,為讀者及時知情提供有用信息。
4.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彙集群體智慧,提倡創新創優,擬訂評估標準,扭轉“追風”現象,抵製低俗惡搞,為廣播電視節目大發展大繁榮出謀獻策。
5.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維護刊物聲譽,實施品牌戰略,編織更大的作者網絡,進一步加強策劃,提高思想含量,完善專欄布局,改進文風,擴大發行,把每期《學刊》都辦成目標讀者的必讀刊物。
6.依照文化產業政策,繼續加強內部製度創新,改革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激活辦刊的內在動力,同時為作為行業組織的中廣協會的改革探索道路,積累經驗。
我相信,在廣電總局和中廣協會的領導下,經過編委會和編輯部的努力,我們確定的把《學刊》辦成一麵理論旗幟、一塊學術園地、一座思想寶庫、一個無聲課堂和一所信息中心的目標一定能夠完滿實現!
(2007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