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21世紀,孩子們在讀什麼書?(2 / 2)

www.cmfu.com發布

“可能是由於我們這次大賽題目的引導,他們很少寫漫畫之類的作品,倒不是他們刻意隱瞞,畢竟現在的孩子思維是不受束縛的。”何錫鑾主任回答說。

www.cmfu.com發布

評委會主任、新世紀出版社社長符績才推測,勇於投稿的孩子本身就好學上進,他們可能在閱讀重心上更偏向於傳統文學。少年評委張蒙蒙說,這一現象正好證明了雖然青春文學、漫畫在學生中間很流行,但它們的內容往往比較通俗、淺近,沒有可供吸取的精髓,隻能作為一種短暫的閱讀調劑。而經典作品底子深厚,耐得住咀嚼。記者發現,很多小作者都在作文裏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小的時候不覺得魯迅、巴金有什麼好,可慢慢長大了,就看出其中綿延不盡的好處來。

www.cmfu.com發布

雖然不是居於主流,還是有學生憑借對流行讀物的認知和感受,獲得大賽評委的青睞。例如,有一篇《漫畫與教科書的對話》,強調漫畫對教科書內容和功能的調整和拓展,證明它是教材的有益補充。而青春文學領頭人韓寒、郭敬明的作品,依然擁有數量最多的擁躉。獲獎學生中,韶關市第七中學的張琦和祈福英語實驗中學的韓國小留學生崔冶吉娜,都毫不掩飾對韓寒的欣賞。珠海市第三中學初二學生莫策在《圖書館情結》一文中,以詩歌般的語言,細致刻畫了郭敬明《夏至未止》在心中激起的漣漪:“麥子拔節。雷聲轟隆地滾過大地。你潑墨了牆角殘缺的寓言,於是渲染出一個沒有跌宕豁達的夏天。……”

www.cmfu.com發布

孩子們留給全社會的思考

www.cmfu.com發布

文字是一個時代最好的見證人。孩子們對閱讀的思考,也將最終變成他人閱讀的對象——據悉,所有獲獎作文已由新世紀出版社結集成書。把獲獎作文變成圖書的過程,正是當今出版物反映孩子的愛好、追求、夢想、成長的過程。在高呼讀圖時代、眼球至上的今天,在《哈裏。波特》全球熱銷的當下,省新聞出版局局長陳俊年在書序中提出:孩子的心透明純淨,應該怎樣引導他們認識這個世界,讓他們突破種種界限,廣泛與各種不同類型的書籍交朋友,或者說,“21世紀,我們讀什麼”,這不僅是給孩子的題目,也是給我們出版人的課題。

www.cmfu.com發布

此外,參賽作文不僅凸現出當下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和審美趣味,還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麵。評選過程中,偏遠山區孩子們寫下的讀書故事,讓很多評委凝眉良久。一篇名為《血染的書》的文章,講述一個到偏僻鄉村支教的老師,堅持每隔一段時間就回城去買書送給學生們,直到有一次在途中被車撞死。不知究竟的孩子們,排成一排站在海邊,固執地等待昔日熟悉的身影歸來。還有一篇《大山的孩子愛盜版》,作者在文中傾訴了由於家境貧困不得不購買盜版書“充饑”的無奈。鶴山一名高中學生在作文中說,因為買不起書隻得到小鎮上的書店去“偷”書看。他一天的幹糧僅僅是“一團隔夜的鍋巴”。

www.cmfu.com發布

這些作品為青少年教育和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孩子們在文章中流露出的生活的艱難、買不起書的苦惱,以及飽受學業壓力,被困於教科書之中的哀歎,都向社會提出了一些值得反省的問題。(記者

郭珊見習記者

何東運實習生

陳祥蕉)

www.cmfu.com發布 來源:南方日報

www.cmfu.com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