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到家裏,丈夫就像一個暴君一樣指責她的言行。指責她作息隨意、東西亂丟、吃過飯從來不能第一時間洗碗等等。雖然都是一些家庭瑣事,卻讓女孩子身心疲憊。“這些事我並不是沒有做,隻是我有自己的時間安排,為什麼每件事都要按照他的要求進行呢?”
為此兩人不停地吵架,後來吵煩了,就開始慪氣。兩個人待在一個房間裏,卻誰也不理誰,誰也不和誰說話。可是一分開,還是會互相想念。“丈夫工作忙,常常需要加班。以前我都會提醒他出去吃飯,現在雖然還是生氣,依舊是放心不下!”
就是因為這樣,每次吵架之後,女孩都會妥協,按照丈夫的要求來做,可是,當她發現丈夫快要全麵掌控她的時間,甚至重新改造她的生活時,她感覺到一種從心底生出的恐懼。“他就快變成我公公那樣,成為家裏的帝王了,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女孩子哭哭啼啼地訴說了近一個小時,終於將心底的委屈和生活中的諸多情況表達清楚。心理谘詢師針對她丈夫的童年生活環境給她做了細致的分析,同時建議她說:“你們依然相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要想維持婚姻的穩定和長久,就要學會給對方正確的愛。你的丈夫在用他自以為正確的方式愛你,或許你也在用這種方式愛他。”在谘詢師的建議下,女孩決定回家和丈夫交流一下,“可能我們兩個都有問題!”
不管愛情多麼美好,婚姻畢竟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結合。真正地懂得對方需要什麼,關注什麼,才是美滿婚姻的開始。所謂的了解對方,不僅僅是了解他的飲食習慣、他的愛好、他的脾氣秉性,還要了解他的成長經曆、他的人生追求、他的內心理想。隻有當你真正地懂得對方,懂得用一種對方能夠接受、甚至期待的方式愛他時,美好的婚姻才真正開始。
一個中國留學生和一個美國同學結婚了,婚後,妻子在家做全職太太,相夫教子。她像傳統的中國妻子一樣,每天煮可口的飯菜等丈夫回來吃,精細地打理他的生活起居,甚至每天打電話到他的公司去,叮囑他按時吃飯,查看天氣變化,增添衣物。
丈夫對妻子的持家有道非常滿意,也很享受妻子烹飪的中國菜肴,可是,他無法忍受妻子每天給他打好幾通電話,就是為了提醒他吃飯和天氣變化。為此,他的同事開始嘲笑他,說他是妻子懷抱中的baby。
終於有一天,丈夫對妻子攤牌,請她不要再打電話到公司。“我是個成年人,我知道什麼時候肚子餓,也知道什麼時候吃飯,你不能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我。”妻子雖然答應了丈夫的要求,心裏卻覺得很不是滋味。她覺得丈夫不理解她的苦心,甚至還曲解她的意圖。
當愛情遭遇到的不僅僅是生活背景不同,還有民族文化上的差異時,就更加需要夫妻雙方的溝通和了解。隻有了解了,才能放棄掉自以為是的愛人方式,選擇一種對方真正需要的方式來表達關愛。所有人都期待婚姻能夠“因欣賞而結合,因了解而永久”,而這美好的目標往往都要從放棄自以為是開始。
幸福恒久遠——尋找婚姻裏的新鮮感
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即使是曾經“海誓山盟,天崩地裂”過的彼此,也難免在婚姻裏被磨去了激情,開始流於俗世。當幸福的感覺漸行漸遠,你是否有些危機意識,覺得自己的愛情快過期了?感覺婚姻即將變成禁錮自由的圍城,除了牢騷和抱怨,就剩下麻木和遺憾了。
消極的人,在日漸沉悶的日子裏沉淪下去,等待著命運的轉折或者命運的拋棄;積極的人,則開始為婚姻尋找新鮮的刺激,避免原本相愛的彼此走到相看兩厭的地步。如果婚姻真的就像食品、啤酒或者生日蛋糕一樣,在隱蔽之處標示著某種使用期限,過期作廢,那麼我們真的要想方設法,讓婚姻保鮮呢!
在英國,一對夫婦做了三十多年的鄰居,結果讓他們的婚姻一直充滿新鮮感。即使到了暮年,他們依舊一起逛街,一起欣賞電影,一起享受美食。生活似乎比年輕的時候更加甜蜜了。
這位夫婦都是老師,兩人結婚後,一起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由於丈夫薪水很高,於是由丈夫賺錢養家,妻子全力營造他們的家。然而,美好的生活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不久,丈夫失去了工作,他開始變得沮喪,對妻子、對家庭的態度也變得不一樣了。盡管妻子始終在努力安慰他,卻難以阻止悲劇的發生。
丈夫找工作不順利,於是開始流連夜店,有時候甚至整夜不歸。當妻子決定不再忍受時,她向律師提出了離婚。丈夫雖然覺得人生渺茫,卻始終深愛著妻子,從未動過離婚的念頭,因此他對法院的傳票視而不見。最後,於心不忍的妻子也不想對丈夫落井下石,放棄了對他的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