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分居之後,妻子找到了新的工作。擺脫了瑣碎的家庭生活後,她重新找到了自我。與此同時,丈夫也漸漸變得樂觀,開始了新的生活。偶爾一個人的時候,妻子也會感到孤獨,並懷念起和丈夫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
一年半後,在外流浪數月的丈夫買下了以前鄰居的房子,變成了妻子的鄰居。從此之後,兩人開始了一種新方式的生活。每天早上,丈夫會將泡好的茶和早餐送到妻子床前,他們一邊吃早餐,一邊談論一下有趣的見聞,然後各自去上班。到了周末,他們還會到餐廳正式的約會一次,重溫一下愛情的美好。對他們來說,這種婚姻生活讓彼此保持了獨立的空間和個人生活,也巧妙地避免了生活摩擦造成的爭吵和碰撞。
迫於自己的理想和生存壓力,大部分現代人都顯得心浮氣躁,同時受迫於高強度的工作節奏,每個人都身心疲憊,無暇去顧及太多。當勞累一天的人、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這個時候,都希望得到對方的關愛及嗬護。
可是,感情就像身體一樣,總是會有疲憊的階段。這個時候,一旦對方有意刁難、放大自己的負麵情緒,就容易讓原本脆弱的內心受到傷害。有些再正常無比的願望,也會被時間、被瑣碎磨掉耐心,結果變成互相無法理解,互相傷害。
實際上,與其說為婚姻保鮮,不如說為自己保鮮。當一個人能夠在工作、家庭之外,尋找到新的樂趣時,將注意力從兩個人的世界擴展到更寬廣的世界時,家庭這個小區域的矛盾也會變得相對縮小。
在結婚之前,蘇寧就是一個喜歡旅行,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女孩。結婚後,她成功地將這一愛好變成了兩個人的愛好,夫妻一起攜手走過了許多地方,既見識了人間的美景,也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蘇寧和老公的相識,就是從一次驢友組織的活動上。當時他們一行人到了內蒙古的草原,在夏夜裏支著帳篷宿營。很多人都是初次露宿野外,對於很多常識性的技巧都不了解,蘇寧則瞬間變成了行家,指導一群菜鳥如何支帳篷、如何避免蚊蟲的叮咬等等。而蘇寧的老公,就是其中一個菜鳥。
當蘇寧和老公戀愛後,才發現他是一個典型的宅男,從不喜歡出門,那次草原之行,竟然是他第一次遠行。
結婚後,兩人的生活一直在忙碌中平淡地進行,每天下班之後,夫妻之間最多的交流就是抱怨各自的工作和刻薄的上司。有時候,還會為了生活上的瑣事爭吵。兩個人爭吵之後,蘇寧常常帶著賭氣的成分,給自己安排一個小假日,選一處未去過的地方,利用旅行釋放一下鬱悶的情緒。直到後來,老公也加入進來,旅行就變成了他們化解矛盾的秘訣。
如今,他們已經走過了全國的三十多個城市,還自駕去了一次西藏。蘇寧喜歡將自己的見聞寫在博客裏,總結一些旅行須知供網友交流。蘇寧說:“到現在,旅行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有同樣的生活態度,旅遊讓我們放鬆,也讓我們彼此依靠得更加緊密。”
當我們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生活中的小事,對彼此的習慣斤斤計較,一點雞毛蒜皮也能成為爭吵的理由時,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改變角度,將目光投向遠方,或者其他有益的事情。與其將美好的生活耗費在永遠的奔波中,不如和愛人認真體會每一刻的感受。當你保持了自己對生活的新鮮感時,也就自然地找到了婚姻裏的新鮮感。
永遠強大的秘籍——愛與慈悲之心
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在麵對眾多愛慕者的追求時,總是會狠心地拒絕,不給對方留半點回旋的餘地。
一個男孩子十分倔強,也對她十分衷情,三天兩頭地請她吃飯,請她看電影,盛情難卻,實難推辭。可是,女孩依舊無動於衷,保持最初的想法不變。那個男孩最後愛得疲憊不堪,選擇遠走他鄉,以忘卻情傷。
朋友不免為她可惜:“這麼優秀的男孩子,可能再也不會遇見了,你就不覺得惋惜嗎?”女孩回答說:“當然惋惜,難道無法喜歡不是最大的惋惜嗎?”女孩自然也覺得如此優秀的男子恐難再遇,可惜她總不能因為優秀,所以愛吧。
隨後的幾位追求者,也被女孩狠心地拒絕了。朋友相聚時,常常有人罵她心狠,簡直就像一個無情的巫女,專門來傷人心的。朋友問她:“你究竟是慎重考慮後的決定,還是隨便做出的選擇?”女孩說:“當然是慎重的決定。我每一次都很慎重,慎重的結果就是不能接受。如果我愛他卻還要拒絕他,那自然是一種自作孽;如果我不愛他,卻要勉強接受他的愛,那不是對他人的褻瀆嗎?因為我珍惜他們,所以希望他們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愛是一種慈悲,不愛也是一種慈悲。”朋友們從沒聽過她的長篇大論,霎時間被她的論調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