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入城儀式(2 / 2)

各種機動車輛、坦克和火炮經過後,步兵們開始登場,走在最前麵的112團,然後是113團和114團,回國前索爾登將軍給每個新一軍士兵都配發一套羅斯福呢軍服——據說是為表彰他們在緬甸的功勳,所以他們現在都穿著這個,長官們再三交代,務必仔細清潔不得有任何汙垢和褶皺,其實不用命令,士兵們也已經仔細修飾過。他們頭上戴著的都是美軍M1鋼盔,低級軍官們肩挎衝鋒槍,腰間掛著M1911手槍,手臂上佩戴雄鷹展翅的臂章。而士兵們則大部分是春田式步槍,還有一些跨著M1半自動步槍、卡賓槍和衝鋒槍。

方靖邊駕著吉普車跟在營部的兩輛車後麵,車上坐著3連的幾位軍官,而這些軍官後麵,是1營士兵們的隊列,在這種場合裏,新38師的等級次序是非常森嚴的(這點和其他一些部隊不同,比如74軍,在他們的閱兵式裏麵,連營級的軍官都不能騎馬而要親自帶隊,有人說74軍體現官兵一致的作風,更值得學習,但也有人說軍隊當然得有嚴格的等級製度,筆者隻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當方靖邊他們通過凱旋門的時候。整個入城儀式的氣氛達到最高潮,有幾個興奮的學生已經衝破阻擋,跳到方靖邊的吉普車後座上歡呼雀躍,以至於憲兵不得不趕緊過來把他們拉走。

女孩們有些笑著,有些哭著,把手裏的鮮花往昂步走過的士兵拋去,一時間,通過方靖邊他們覺得仿佛下了一場花雨,花瓣紛飛地落在他們身上和車上。有些則落在女孩們自己的裙子上,讓她們看起來像是手捧桂冠的勝利女神——正在歡迎自己的勇士歸來。其實,在這些富有激情和浪漫幻想的女孩看來,遠征異域凱旋而回的年輕士兵們和當年的霍驃姚、班定遠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時,有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出現在路旁,他們手裏抬著一個陳舊的木案,上麵擺著金花、果品和酒杯,望著整條道路的人山人海,方靖邊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抬到這裏來的,但他卻知道,老人們是在用這種古老的勞軍儀式來歡迎自己。驀然間,他想起青年軍軍歌裏的幾句話,低聲吟道:“歸來萬人夾道看,朵朵鮮花擲馬前,門楣生輝笑白發,閭裏歡騰驕紅顏,我們終於看到了!”

旁邊的陸俊嘴角露出微笑,說道:“這或許會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一幕。”

接下來的隊伍卻讓人們愣住——那是七頭大象,每頭大象上麵都坐著一名士兵,本來這些飼養兵隻是養軍馬騾子而已,但孟拱戰役後,新一軍繳獲了日軍十一頭大象,日本人用這些大家夥在山地運輸給養,一點都不比騾馬差。新一軍有樣學樣,也讓騾馬運輸連的士兵們學著怎麼使喚大象。回國之前有人建議把這些不能坐車也不能乘飛機的笨家夥留給當地人算了,但新38師的長官卻堅持要把這些戰利品帶回國內,並專門派一個連壓著大象從昆明一直走到廣西。當時廣州的動物園裏並沒有大象,所以許多當地人都沒有見過,驀然看到這種奇怪的大家夥,都忍不住非常好奇,紛紛擠上去觀看。還有人笑著議論道:“不知道這些東西好不好吃?”

當日軍俘虜的隊列進入人們視線的時候,現場出現了短暫的寂靜,無數道仇恨的目光集中在這些俘虜身上,這些俘虜以六列整齊的縱隊通過凱旋門,他們身上軍服的領章和部隊標記都被撕掉,但衣服卻洗得很幹淨整潔,看得出來每個俘虜都好好的修飾過。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新一軍並沒有把自己的俘虜打扮成叫花子一樣——或許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自信。

當然這些家夥的感受和中國士兵們截然不同,就像古代歐洲的將軍凱旋而回,當他坐在擁滿鮮花和桂冠的馬車上時,馬車後麵往往會牽著一個光著身子的俘虜,嘴裏喊著“你不是凡人,你不能驕傲!”之類的話,而現在他們扮演的也就是這種角色,他們不過是勝利者炫耀的戰利品,和之前經過的那些大象相比,並不會高尚到哪裏去。事實上,剛才看到大象人們還在歡呼,日軍俘虜出現時,卻是一片叫罵聲,甚至有人把本來準備慰軍的雞蛋往他們身上砸去,還有個老太太顫顫巍巍地擠到路旁,用手裏的拐杖拚命去打一個日軍俘虜,嘴裏罵著當地的土語。那俘虜卻仿佛打得不是自己一樣,依然麵無表情神色木然地往前走著。事實上,這群俘虜和外麵歡騰的人們已經是處在兩個世界,他們已經徹底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