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意識與潛意識(2 / 2)

隻要我們不忘記,雖然在描述性意義上有兩種潛意識,但在動力學意義上則隻有一種潛意識,現在就可以舒適地著手研究我們的這三個術語了,即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為說明起見,可以在很多情況下對這種劃分不予理睬,但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劃分就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同時多少已經習慣了潛意識一詞的這兩種意義,並且能把它們運用得很好。就我所見,要避免這種意義上的不明確是不可能的,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劃分終究不過是一個要麼必須“肯定”,要麼必須“否定”的知覺問題,而知覺本身的行動並沒有告訴我們一件東西為什麼被知覺或不被知覺。誰也沒有權力抱怨,因為實際現象所表達的潛在的動力因素就是意義不明確的。然而,在精神分析的進一步發展中已經證明,這些劃分也是不夠的。這已在多方麵清楚地表明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心理過程的連貫組織,我們稱之為他的自我。這個自我包括意識,它控製著能動性的通路——也就是把興奮排放到外部世界中去的道路。正是心理上的這個機構調節著它自身的一切形成過程,這個自我一到晚上就去睡覺了,即使在這個時候它仍然對夢起著稽查作用。自我還由此起著壓抑作用,用壓抑的方法不僅把某些心理傾向排除在意識之外,而且禁止它們采取其他表現形式或活動。在分析中這些被排斥的傾向和自我形成對立,自我對被壓抑表現出抵抗,分析就麵臨著把這些抵抗排除的任務。現在發現,當我們在分析期間把某些任務擺在病人麵前時,他便陷入困境;當他的聯想應當接近被壓抑的東西時,他卻聯想不下去了。於是我們告訴他,他被一種抵抗支配著,但他卻意識不到這個事實,即使他從不舒服感覺中猜測到,有一種抵抗正在身上起作用。他既不知道這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描述它。既然這種抵抗來源於他的自我並屬於自我,這是毫無問題的,因此,我們發現自己處在一種意料之外的情境中。在自我本身也發現了某種潛意識的東西。它的行為就像被壓抑的東西一樣,雖然這種東西本身不是有意識的,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要使它成為有意識的,就需要做特殊的工作。從分析實踐的觀點來看,這種觀察的結果是,如果我們堅持以前那種習慣的表達方式,並試圖從意識和潛意識的爭論中發現神經症,我們就會陷入無盡的混亂和困境之中。從對心理結構條件的理解,我們將不得不用另一種對立來代替這種對立,即有組織的自我,和被壓抑的、從中分裂出去的自我之間的對立。

不過,對潛意識概念來說,新的觀察結果甚至更為重要。動力學方麵的考慮促使我們做出第一次更正,對心理結構的知識則導致第二次更正。我們承認,潛意識並不和被壓抑的東西相一致,而一切被壓抑的東西都是潛意識的這也是真實的。但不是說所有潛意識的都是被壓抑的。自我的一部分——天知道這是多麼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潛意識的,毫無疑問是潛意識的。這種屬於自我的潛意識不像前意識那樣是潛伏的;假如這樣的話,它如果不成為有意識的,就無法被激活,而使它成為有意識的過程就不會遇到這麼大的困難。當我們發現自己麵臨著必須假定有一個不被壓抑的第三種潛意識時,我們必須承認,成為潛意識的這種性質對我們來說已開始失去意義了。它成了可能具有多種含義的一種性質了。這樣就不能像所希望的那樣,使它成為深遠的、必然性結論的依據。然而我們必須當心,不要忽視了這種性質,因為作為最後的一著,究竟是成為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這種性質是看透深蘊心理學之奧秘的一束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