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大膽地邁出一步,回答一個別人常常提出的問題:精神分析會導致一個特殊的宇宙觀嗎?如果會,會是什麼樣的宇宙觀呢?
我想,假如我嚐試著給它下一個定義,這個定義看來必定是笨拙的。我認為,宇宙觀是種理智的結構,它基於某種淩駕一切的假設,統一地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因此,它沒有留下任何尚未做出解答的問題,而且,我們所關心的一切事情都可在其中找到固定的位置。不難理解,擁有這樣一種宇宙觀,是人類美好願望之一。信奉它,人們就能在生活中擁有安全感,就能知道追求什麼,才能最恰當地對待自己的感情和興趣。
如果這就是宇宙觀的性質,那麼就極易做出有關精神分析的回答。作為一門特殊的科學,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一種深度心理學或潛意識心理學——精神分析建構一種自己的宇宙觀是不適宜的,它應該接受一般科學的宇宙觀。但是,科學的宇宙觀已經很顯然地異於我們的定義。誠然,它也規定了對宇宙解釋的統一性,但其解釋僅僅是作為一個綱領,該綱領的實現有待於將來。除此之外,它具有各種消極的特征,局限於目前所知的一切,並且強烈反對某些特定的異己成分。它斷言,除了對認真檢查過的觀察資料所進行的理智研究——換句話說,即我們稱為調查研究的東西——就不存在其他獲得宇宙知識的源泉了,同時,沒有任何知識產生於天啟、直覺或預卜。這個觀點好像是在最近這幾個世紀中才逐漸得到普遍的承認;而到我們這個世紀,卻發現了一種自以為是的反對意見,認為像這樣的宇宙觀同樣毫無價值,不受人歡迎;它忽視了人類理智的要求和人類心理的需要。
對於這種反對意見,再猛烈的抨擊也不為過。它毫無根據,因為理智和心靈恰恰和任何非人類存在物一樣,也同樣是科學研究的對象。精神分析擁有一種特權,可在這一方麵為科學的宇宙觀辯護,因為人們無法指責它在宇宙圖景中忽略了心靈事物。它對科學的貢獻,恰恰在於把研究伸向了心靈領域。附帶說一句,沒有這樣的心理學,科學就不會完整,然而,如果把對人類(和動物)的理智與情感功能的研究包含在科學中,那麼我們將會看到,這種科學態度總體上沒有改變,也尚未形成新的知識源泉或研究方法。即使存在直覺和預卜,它們也不會成為科學的源泉。但它們完全可以被認為是幻想,是對願望性衝動的滿足。也不難看出,對某種宇宙觀的這些要求僅僅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科學注意到下述事實:人類心理產生了這些要求,並準備考察它們的源泉,但沒有任何理由認為這些要求是合理的。相反,科學把這種情況視為一種警告,從而小心翼翼地把每種幻想以及類似的情感要求的產物,與知識區分開來。
這決不意味著,這些願望將會被輕蔑地拋棄,或其對人類生活的價值將會被低估。我們將描繪出這些願望得到滿足的狀況,這些滿足是人們在藝術作品以及宗教和哲學體係中自己創造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下述事實:允許這些要求進入知識領域,將是不合理的,也將是極不明智的。因為這樣就會打開通向各種精神病——無論是個體的還是群體的精神病的道路,而且將會把人們大量的寶貴精力從直接指向現實的努力中抽取出來,以便盡可能地去滿足其願望與需要。從科學的角度看,在此人們無可避免地要運用批判的能力,繼續做出反對和駁斥。有人聲稱,科學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個領域,宗教和哲學是其他領域,它們至少與科學是等價的。因此,科學無權幹涉其他兩個領域:雙方都有相等的權力成為真理,而且每個人都可自由地做出選擇,並從選擇中吸取信心,寄托信仰。我們不同意這種觀點。當然有人認為這種觀點極其優秀、寬容厚道,擺脫了狹隘的偏見。但不幸的是,它站不住腳,而且具有完全屬於非科學的一切有害特點,在實際上它也就等同於後者。事實很簡單:真理不具有寬容性,它不容許妥協或限製,研究表明,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屬於它,如果其他任何勢力試圖接管它的任何一部分,它必將對之進行無情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