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應對窘迫心理谘詢(1)(1 / 3)

□如何坦然麵對遭人懷疑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現象:一個人為社會和他人做了一件好事,理當受到人們的誇獎和讚譽,不料卻迎來一些人懷疑的目光,甚至會聽到這樣的議論:“他的動機純嗎?”

對此,您也許會不屑一顧,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吧!

也許您會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又一時難以自拔。因為是同學、同鄉、朋友,一塊參加工作,由於主客觀因素所致,有的可能進步快一些,有的可能慢一些;有的原來是自己的下級,後來卻成自己的頂頭上司;有的成了某領域的“明星”,出人頭地,領盡風騷,有的卻仍舊默默無聞,被無情的生活擱置一旁。按說,這是合乎規律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競賽不可能也不應當總是停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是,這裏也有人們認識上的誤區,於是,很自然地會引發出一些朋友的猜測與非議:

“他為什麼能受到如此寵愛?想必也是憑走後門、找靠山、拉關係爬上去的。”

顯然,這是一種偏見。但倘若您果真遇到此類情況,應該如何處置才好?

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懷疑,原因是多方麵的。有的是由於一時的誤解,缺乏溝通與解釋,進而形成了對某件事情的疑點;有的是由於性格脾氣的差異,缺乏相互間的包容與默契,逐漸引發了對對方的不信任情緒;有的由於嫉妒心的纏繞,由此而產生了對朋友的疏遠甚至惡意;有的由於心胸狹小,為人疑神疑鬼,處事患得患失,對人產生懷疑那是很自然的事;有的由於心理變態,而又缺乏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因此,對反感的人和事,均投以疑慮的目光;有的由於自己清高,惟我獨尊,缺乏自知之明,對周圍的人和事總覺得不可思議。如此等等,都可能產生上述現象。當然,懷疑也有其另一麵,並非都是貶意。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在社會生活中容易產生懷疑是一件難以完全避免的事情,那麼,您麵對客觀存在著的這一現象,既不應當回避它、懼怕它,也不應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確的態度是要承認它、認識它,科學地對待它。

首先,“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去掉自己的一份疑心,被人懷疑的事情也許就會減少一些。麵對他人的懷疑,您的任務首先不是指責與疏遠,倒不妨先問一問自己:我怎麼知道他在懷疑我,或者我是不是無意間誇大了他人對自己懷疑的程度?事實上,大凡疑心比較重的人,也往往容易產生被人懷疑的錯覺。說得幹脆一點,您的這種感覺在好多情況下是由自己的不健康心理引起的,或者說,別人還沒有懷疑您,您卻感受到了別人懷疑的威脅。於是,苦惱、慚愧、憂鬱、不安等便會接踵而來,這實在是一件自找苦吃的事情。對此,有的朋友也明明知道自己的毛病,但又苦於跳不出這個泥淖。這種情況怎麼辦?大家都知道“疑鄰竊斧”這個成語故事,隻要鄰居找到斧子就不會懷疑你了,你不妨開朗些。

要允許別人的懷疑。懷疑並非都是惡意,有的朋友每每感受到別人的懷疑,總是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認為這是小人之心,是專門與自己過不去。這種心情雖然可以理解,但態度卻不足取。事實上,對懷疑也應當全麵理解,不要一股腦兒往壞處想。有人說,懷疑也是一種矛盾,如果沒有了懷疑,那麼,豐富多彩的世界也會黯然失色。憑心而論,在實際生活中,懷疑有惡意的,也有善意的。重要的在於我們應當學會怎樣從懷疑中去汲取營養。有人說:懷疑是一位老師,它可以使您得到引導;懷疑是一麵鏡子,它可以幫您照到不足。比如,您在想問題、做計劃、辦事情時,不可能那麼十全十美,無一紕漏。當朋友對您的某個觀點、某種方法提出疑點時,您首先應當想到這是對您的關心和支持,人家是為了把事情辦好才向您提出的。想到這些,您也許就不會把懷疑視為一種惡意的威脅了。當然,在有些時候善惡是難以一時分清的,這也不要緊。希望您能夠本著善意的態度去對待別人的懷疑。

當然,最好能盡量避免他人對您產生疑心。麵對懷疑的挑戰,從戰略上講,您既應當有隨時接受懷疑挑戰的心理準備,又要有防患於未然的強烈心理意識,即盡量減少被人懷疑的機會,主動說明情況,最好能用事實回答。實際上,在生活中您所感受到的懷疑,在很多情況下是由於對方對您的誤會引起的。對此,您隻要主動熱情,心平氣和地找對方談一談,說明原委,疑心就可以消除了。但有的時候,僅有此舉還是不能完全奏效的,尤其是對那些疑心比較重的人來說,莫過於用事實說話了。比如,有人懷疑您生活不夠檢點,您可以用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事實予以回答;有人懷疑您不守信用,您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實事來證明;有人懷疑您分親疏遠近,您可以用一視同仁、與人為善的行動去表現;有人懷疑您不誠實,您可以用“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格言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且不說您還沒有這方麵的毛病,即便有那麼一丁點兒,隻要能按上邊說的那樣去做了,久而久之,別人的懷疑也會逐漸消除。

最高明的辦法是用真誠去換取信任,切不要犯“以毒攻毒”的錯誤。人與人之間相處,莫過於真誠的可貴。有了真誠就能贏得信任。如果您對別人的懷疑也采取懷疑的態度,以疑對疑,那麼,懷疑非但不能消除,還會產生新的不信任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