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做家務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有的孩子一次家務都沒做過。這或許因為家用電器的發達,凡事都有機器代勞,使得孩子可以幫忙的事也隨之減少。但是父母觀念的改變卻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現代的父母隻要是經濟情況許可,總希望孩子能在學業成績上出人頭地。為了讓孩子去補習或有更多的時間念書,大多數的父母便不讓孩子做家務事。這是個不好的現象,因為根據小學及初中任課老師的調查,在校表現消極而又懶散的學生中,“沒有做家務習慣”的小學生占66%,初中生占66.7%。換句話說,不做家務的學生容易養成懶惰、散漫的習慣。
那麼做家務與應用能力,特別是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有什麼關係呢?
1.思考應用題時,腦海中會浮現具體的事物或形象,能和實際生活連接在一起。
當孩子思考一個問題時,如果這個問題他實際看過、接觸過,或親身體驗過,他就很快能夠理解。即使沒有親身體驗,也可以借助一些相關的記憶來幫助理解。例如,“有1公升的油,昨天用掉1/5,今天又用掉2/5,請問還剩幾公升?”當孩子看到這樣的問題時,可能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媽媽在廚房炸食物的情景,經由這個聯想,這個問題就變得很實際、具體,孩子也比較容易理解。
2.做家務時,有條不紊地進行,才能把家務做好;同樣地,解應用題時,必須將演算步驟清楚地列出來,才能正確地算出答案。
例如,當媽媽對孩子說“先到市場去買馬鈴薯和洋蔥,然後再買一斤豬肉,回來時順便到水果攤買個小西瓜”時,孩子首先要在心中有條理地記住在那裏買些什麼,然後按照順序—一去買,亦即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綜合、分析的能力。
3.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對數字相對來說沒有排斥感。
譬如前麵所舉的例子,當孩子幫媽媽買東西時,孩子必須默記各種物品的價格,並且在付錢、找錢的過程中,可以訓練孩子加、減的心算能力,幫助孩子實際去運用數學。
4.能培養孩子的集中力與注意力。
孩子考試時,常會粗心大意地把題目看錯而答錯;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如果不專心做錯了,會立刻被大人糾正過來;或是孩子不小心受了傷,自己下次會格外提高警覺。從這些事情中可以慢慢訓練孩子集中精神,培養注意力。
□如何對孩子的學習智慧給予肯定
讓孩子從學習的成功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歡樂和知識的力量,是培養孩子興趣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一個孩子在學業上如果經常處於失敗狀態,那麼地就會逐漸逃避學習,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那麼,怎樣讓孩子從成功中獲得快樂的體驗呢?
1.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成功的信心
例如,有個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在四年級上學期期末的考試中語文成績不及格,以前他的語文成績在班上也一直處於最後幾名。
他父母定下一個目標:一定要打穿這堵冷漠態度的牆壁,使孩子樹立起能夠學好語文的信心。
家長給他布置了一項作業:每天把《格林童話選》抄寫一頁,並完成有關的字詞任務。家長告訴他,隻要耐心細致地完成這項作業,就能取得有益的結果。孩子對這項作業很感興趣,因為它不同於平時完成的那些練習。他感到,父母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他的讀寫水平一定能夠提高。這就給孩子增添了力量,隻過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看出了初步的成績。
他在童話原文裏發現了他的前幾年一直寫錯的詞並學會了許多新的語言表達方法,他現在也開始仔細地閱讀其他文藝作品,在裏麵尋找好的詞、詞組及句式。這樣,張惠終於在語文默寫方麵取得了滿意的分數。這一點更加鼓舞了他,增強了他把語文學好的信心。
2.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擅長處
若孩子能擁有一門擅長的學科,生活自然充實愉快,同時,亦可因自信心的增加而促使其他科目的進步。一個擁有自信、對生活充滿期望的人,將可由於連鎖反應的產生,在各方麵都有優異的表現。所以,父母應盡量讓孩子在學習中培養一技之長。
由於每個人都各有所長,無法事事精通。因此,勿因孩子在某方麵有不理想的表現而苦惱,應隨時隨地對他的優點加以讚賞和鼓勵,建立其信心,使他麵對各項事物時,均有積極挑戰的精神。
例如,有個學生自幼體弱多病,上體育課隻能在一旁觀看,而算術方麵的表現也不理想,整體而言,絕不是個優秀的學生。但是,他語文成績獨占鼇頭,卻是老師和同學們一致公認的。因此,他因擁有一門擅長的科目而充滿自信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