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是計劃經濟中上下認同的模式。市場經濟是綜合化發展的,不過這更多的是一種宏觀的態勢和整體格局,微觀領域往往要靠專業化取勝。專業化生產和流通容易形成技術優勢和批量經營的市場特色,廠商有競爭的環境,用戶有較大的選擇餘地。如近年遐邇聞名的溫州小商品市場、義烏的服裝產銷市場、深圳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無不紅紅火火;而相形之下,那些上下動員刻意興建的應有盡有的綜合市場,卻沒有幾個有特色,因而很難形成氣候。個體大亨中,更是以專業性投資而功成名就,如廣州的“花王”、嶽麓山山下的“糕點王”、重慶的“火鍋皇後”、白雲山下的“養豬大亨”、山西河津的“西瓜大王”等等,真是不勝枚舉。
7.內地不如沿海
內地有資源,投資市場潛力大,但沿海投資環境好,信息靈敏,交通方便,資金流動性強,市場活躍。近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已形成投資熱帶,機會多,資金容易找到項目,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兼而有之。因此,資金投向著眼於沿海,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當然內地也有不少機會,但沒有投資大氣候,成功概率比沿海地區要低得多。前些年說孔雀東南飛,現在又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勞力、人才、資金、資源的這種流向態勢,可能短期內難以逆轉。事實上,環顧世界,各國的經濟無不是沿海地區先發展。連接世界的是海洋,而不是陸地。中國的遼東半島、膠東半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雷洲半島、紅河三角洲、閩南廈潭泉三角洲等,可以說是中國目前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幾個最富有希望的投資市場。
□為什麼創業前必須清楚3個問題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說:“你在下決心之前,除了要評估你自己要從事的事業的經驗之外,更應該慎重地檢討什麼樣的事業才是你最應該投入的。”
任何想嚐試創業的人,必須先考慮清楚三個問題:“我能嗎?”“我會喜歡嗎?”“我該這樣做嗎?”這三個問題是創業者的最佳起跑點。
1.我能嗎?
這個問題隻是要知道你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及技術來成功創業。你現在該做的,是確定創業所需的知識及技術。此時,仔細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是論創業條件或論個人背景,財務管理都是不可忽略的。你個人的理財經驗可能僅包括財務資料的整理及分析,但創業所需的則是懂得在資金短缺時跟銀行打交道。
此外,你可能認為業務管理是做好市場調查、製定年度目標、建立全國銷售計劃,或是實行某項業績報酬計劃。但是,對一般小公司而言,業務管理卻可能是要你親自跟著業務員跑幾趟,以便了解市場的需求及業務員的需要。也就是說,在人事精簡的小公司裏,你也許就得扮演跑業務的角色。
同樣地,如果你從事製造業,你就要能夠擬定出一套產銷計劃,而在經營之中你也需仰賴事業工程師的協助。
必須認識到:
(1)大部分的公司主管人員都隻專精一兩項事務,而一般創業者則需要熟悉各項基本的事務。
(2)有經驗想到獨力創業的公司主管常有下屬代勞處理瑣碎工作的資深人員。但是在小型企業裏,身為經理的老板往往是要事必躬親,總攬處理客戶信用調查、公平分配員工周末上班時間等大大小小的事務。
所以,你一定要全盤了解經營一個企業所需的本事。當然,你不一定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你可以慢慢學習,也可以請人代勞。不過,假他人之手的結果你也得注意,因為成本可能會相對提高,而且落得日後要一直依賴他人的地步。
2.我會喜歡嗎?
在創業過程中,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創業者本身的角色扮演比經營能力足夠與否更值得深思,因為成就感與快樂有時是跟辦事能力無關的。以下九項因素可能影響你對擁有自己企業喜歡與否。
(1)你需要賺多少錢;
(2)你想要賺多少錢;
(3)地點;
(4)風險
(5)成長潛力;
(6)同業競爭;
(7)工作環境;
(8)地位與形象
(9)管理人事問題的能力。
這九項因素中,也許有一兩項或全部都對你非常重要,但最後三項是特別值得我們一提的。
乍看之下,工作環境似乎是想當老板的人所該忍受的小小不便及犧牲。可是,一旦初始的新鮮感及興奮熱度逐漸退燒,你可能就會有另一番感受了。剛開始,你那又小又寒酸的開放式辦公室,好像有幾分獨特的可愛之處,但久而久之,你可能就覺得自己怎麼連個隱私權都沒有。為了開源節流,你每次出差旅行總是挑最劃算的機位和飯店,想起當初在公司上班出差時的派頭,更不由得怒從中來。還有一個大家都注意到的問題,就是工作時間。有些老板常自我調侃地說:“我一天隻工作半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而已。”頭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新官上任的拚命三郎精神或許會讓人忘卻工作之繁重,可是激情的衝動之後,你可能會直呼吃不消。
不管你喜歡與否,我們的地位與形象是視所從事的工作而定。有些時候,在一般公司上班確實能享有一些象征身份地位的東西,例如:俱樂部的會員身份、豪華轎車接送服務、社會媒體曝光的機會,等等。今天,如果你自己是老板,你就得為自己開創出自己的地位與形象。但不幸的是,自營老板的身份往往沒有大公司人員的身份吃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