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上,你正在專心答題。這時,同桌悄悄地對你說:“快給我第五道題的答案。”你的內心充滿矛盾,給吧,違反考場紀律;不給吧,同學在一起挺好,又怕傷感情。真是左右為難。
遊藝廳前,好朋友死拉著你去打遊戲機。你心裏特別不情願,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課堂上,你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記下不守紀律同學的名字。下課後,同學軟磨硬泡,要求你把名字劃掉。
學校錄像廳,小利負責在門口收票。這時,他的兩個朋友擠到門口,對他做了個眼色就想溜進去。很顯然,他們沒有票,想憑關係入場。小利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朋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但是一旦對方的需要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往往使我們為難、被動。如何拒絕別人又不傷害彼此的情感呢?
一般情況下,當有下列情況發生時,我們就應該考慮拒絕對方。
嚴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
和自己的價值觀念背道而馳;
有損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違法犯罪的行為;
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可能會陷入某種難以自拔的圈套;
是一種庸俗的交易;
可能會助長自己的虛榮,對自己成長不利。
拒絕的方法有很多種,每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用。
1.直言相告法
有時候,自己的確無法滿足對方的要求,不妨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以求得對方的諒解,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坦誠。千萬不要含含糊糊,有人出於好心或者愛麵子答應下來,而自己又辦不了,反而遭朋友誤會,落埋怨,結果影響了彼此間的感情。
2.嚴辭拒絕法
毫不含糊、明明白白地告訴對方,這堅決使不得,我是不會改變的,請你不要再費口舌了。話語堅定,態度明確,但要注意禮貌,讓對方有台階可下。
3.含拒絕法
可采用模棱兩可的話語:“對不起,我一時不能答複你,等我考慮幾天再說吧……”雖然沒有明確拒絕,但包含了拒絕的意思,而且不容易引起對方的憤怒和反感。
4.婉言謝絕法
對對方的要求表示理解,“謝謝你,隻是我不能這樣做,這不太合適。”
5.轉移話題法
“對不起,咱們今天先不談這個,回頭咱們抽個時間再好好研究一下。我想談談你關心的另一件事……”
6.補償法
這件事情幫不上忙,可以通過其他有效的途徑加以彌補,比如“真對不起,這件事我實在是愛莫能助了!不過,我可以幫你做另外一件事。”
7.沉法
沉默常常暗示著拒絕,在朋友開口表示要求的時候,較長時間的沉默可以使對方領悟拒絕的態度,從而使他停止進一步的要求。
學會拒絕的藝術,就可以減少心理上的壓力和緊張,放鬆繃緊的神經;既可以表現出自己獨立的人格,又不至於在人際交往中陷入被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膽地說“不”吧,那樣你就會變得更輕鬆、更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