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究心理狀態與人們身體健康的關係,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試驗:他把一支玻璃試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裏(此時容器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零),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
結果愛爾瑪發現,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變成水後清澈透明,無色無雜質;當一個人心情悲痛時,其氣體變成的水中有白色沉澱;當一個人生氣時,水中出現紫色沉澱。愛爾瑪把帶有紫色沉澱的“生氣水”注射在大白鼠的身上,幾分鍾後,大白鼠痛苦地死去。由此愛爾瑪推測,人生氣時生理反應劇烈的同時,還會分泌許多有毒的物質。因此,生氣對保持身心的健康特別不利。
1.生氣(尤其是經常性或者長時間的)會導致人體產生一係列不良的後果
(1)生理功能紊亂主要表現在軀體不適。比如消化功能下降、失眠、植物神經失調等。
(2)心理功能下降因為生氣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導致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進一步影響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負性情感增加由於生氣,心裏本來就煩惱、焦慮,這時特別容易被惹怒,頭腦發熱,易衝動。做事不忌後果。
(4)情感遷移泛化由於內心不痛快,往往把怒氣遷移到別的人和事上。比如說在單位不順心,回家對愛人或者孩子亂發脾氣;因為情緒不好,看什麼都不順眼,心情鬱悶,日久天長還容易形成抑鬱症。
還有的專家研究,一個人如果在精神上受到重大創傷或者打擊,比如配偶死亡、失業等,即便努力調節自己,保持心理平衡,也要損命一年。如果生氣持續大半年以上,那麼一個人的壽命起碼要縮短2~3年。可見生氣是健康長壽的大敵!
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難免有和別人發生口角的時候。了解了上述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我調節,寬容一點,大度一些,力爭少生氣、不生氣。更何況一位哲人如是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2.調整情緒的方法
(1)合理發泄情緒指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來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比如說可以找你相信的親朋好友傾訴一番;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還可以采取寫信、記日記的方法;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尋求心理谘詢機構專業工作人員的幫助。
(2)轉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的事件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從而使自己得以解脫。比如可以選擇一些平時自己感興趣的事,通過遊戲、下棋、打球、讀書、旅遊、看電影、聽音樂等有意義的活動,減輕心理壓力,消除心理飽和。
(3)麵對現實,及時調控自己的情緒晉人羊祜說,“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居八九”。的確,生活中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打擊、不幸、厄運隨時會降臨到我們的頭上。所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麵對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戰就顯得尤其重要。
快快樂樂不生氣,你就會發現,生活是那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