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有情終眷屬(1 / 3)

五年後,梅令山莊。

月明星稀,梅令山莊穿過幾個黑影,那個黑影一路跑到了廂房門口,四處望了一眼便推門進屋。屋內漆黑一片,他踏著碎步手中的劍泛出銀晃晃的光芒,下一瞬猛地朝床榻上刺去。

毫無刺中感讓他忍不住皺起了眉,可就在這時屋外卻突然亮起了火把,廂房的門被打開,一翩翩公子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了進來。他嘩地展開扇子笑道,“朝鳳教倒真是當我梅令山莊好欺負,幾次三番來行刺,我花梅令這麼多年沒有武功不照樣活的好好的?”

“花梅令,你不要太得意!趕快把我教的東西還回來!否則我朝鳳教一定與你血戰到底!”那人喊道。

花梅令隻是笑著搖了搖頭,轉身便離開了。簇擁著他的梅令山莊弟子一起朝那朝鳳教教徒衝了過去。

盡管對方是朝鳳教數一數二的高手,但花梅令還是沒有擔心,奇門布陣,連當年的戰天下都是敗在這一招上失去了左眼,區區一個朝鳳教這種不入流的小幫派又算得了什麼呢?

梅令山莊多年來手中攥了不知多少門派的情報和秘密,本來他們一直摸不清花梅令的身手才沒有行動,但自從五年前爆出花梅令早就筋脈寸斷的消息,來找他麻煩的人便斷斷續續一直沒有停過。

出了門一個守衛打扮的男子便跑到他麵前道,“莊主,孤城主和任大俠求見!”

花梅令點頭,那守衛立刻抬頭甜甜地笑了,竟然是昔日花梅令的男寵小桃。

五年前,花梅令遣散了梅令山莊的男寵,但還是有些頑固地要留下來陪著他的,最後便被他扔到了總管那裏都訓練成了密探和守衛。說起總管,還是當年黑煞手下的一名暗衛隊長,如今轉明接了白撫的班。

這一天是大年初一,花梅令緊了緊雪貂大氅踩著積雪到了大堂,大堂中東陽白鳳正站在正中央的畫像下,畫像上畫的是一個白衣男子,他執劍而立英姿颯爽,長長的頭發層層疊起垂在地上,衣袂翩翩似雲端仙子。

花梅令一進來便帶了一身的寒氣,東陽白鳳見他進來打趣道,“想見花莊主一麵可真不容易,我和謙雪都來拜訪三次了。”

花梅令拿著扇子笑眯眯地道,“正所謂無三不成禮,孤城主的心意本莊主算是感受到了。”

東陽白鳳大笑起來,談笑間轉頭朝任謙雪使了個眼色,任謙雪立刻會意拿起放在桌上的盒子。

花梅令看著他們的互動,心中有些羨慕。這幾年來東陽白鳳和任謙雪形影不離,他們之間的事江湖上幾乎人盡皆知,但他們的感情依舊很好,連默契也越來越深。

東陽白鳳沒注意到花梅令眼中的羨豔,隻是拿出盒子中的一副青花酒杯,“這是我和謙雪的一點心意,另送了二百壇屠蘇酒已經轉交給了總管。”

花梅令笑著收下了,“孤城主年年都這麼客氣本莊主哪裏好意思?隻可惜鄙舍簡陋也沒給兩位準備什麼禮物。”

東陽白鳳又是笑,笑到最後拍了拍花梅令的肩膀道,“年年如此,本城主都習慣了。”

這幾年東陽白鳳經常會來看他,任謙雪也會來,但大多隻是坐在一旁不說話。這樣的場景像極了當年東陽白鳳閉門不出時經常上門的自己,隻是這次角色完全調轉了過來。

花梅令適應不了別人的憐憫,便一直不肯回禮,東陽白鳳也知道,卻從沒在意過。

兩人又聊了一陣,東陽白鳳便要走了,花梅令一路送他們到門口,屋外月色正濃,天氣似乎也沒那麼冷了。看門的小童為他們打開門,東陽白鳳道,“那今日便告辭了。”

任謙雪:“告辭。”

“慢走。”

東陽白鳳點頭抬腳便要邁出門檻,可這腳抬起來卻沒有落下去,因為門外密密麻麻的擺了一街的酒壇,連延數裏足有上千壇。

東陽白鳳有些尷尬,沒想到這次來會正趕上這事,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送酒的人是孟三千。

五年來每逢新年孟三千便會偷偷送來酒,從不進門,從不打擾。白帝教這幾年確實安分了,甚至隻有在大集時才能看見白帝教的弟子下山采購一些衣服。

花梅令看著遍地的酒壇,月光下泛著瀲灩的光,他抿了抿唇開口道,“叫大家來分一下吧!喜歡哪壇拿哪壇。”

“是。”那弟子應了一聲便歡快地跑開了。

東陽白鳳笑了,花梅令和孟三千的事任何人都沒有資格開口,無論花梅令擺出什麼樣的態度,他都能理解。

“那我們便走了。”東陽白鳳說完帶著任謙雪一路飛遠了。

大年初七,花梅令趕到了金陵山,五年的風雨經霜,石壁上的字早已不如當年清晰了。花梅令踏著雪坐到了懸崖邊上,雙腿垂在懸崖下麵讓人不禁為他捏一把汗。

這些年他似乎過的很好,逍遙自在談笑風生。每年也依舊會到洛陽去聽琴藝比賽,隻是現在琴藝比賽取消了,換了一個說書的,說的是劍宗神刃和梅令山莊莊主的故事,其中纏綿悱惻愛恨糾葛,花梅令就像在聽笑話。

應颯曾經問過他,“如果你能重來一次……”

話還沒說完花梅令便先搖了頭,“如果能,我會先殺光所有人的。”

這世間最可怕的便是規矩,浮堯便是死在了這些規矩之下,武林道義、江湖俠義,一個個虛張聲勢的名號嘴上說說也就罷了,卻就這麼害死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花梅令忽然就自由了,沒有人管他,也沒有什麼人跟他作對,江湖上再有趣的事也勾不起他的興致,那個一貫唯恐天下不亂的花梅令似乎憑空消失了。

花梅令每年都會來這,看一看便走了,可今年他卻不打算走了。他想留在這裏,在石壁下蓋一間小茅屋就這麼度過餘生也好。其實在哪裏都是一樣的,花梅令這麼多年慢慢體會到,隻是在這裏他最安心。

“爹爹,你看,又是那個大哥哥。”隨父親上山的小女孩歡快地拉了拉父親的衣袖,“爹爹,大哥哥為什麼每年都來這裏發呆?”

“是睹物思人吧……”一聲哀歎從身後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