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愛情讓生活更有意義(2)(3 / 3)

漢密爾頓先生是在經過一係列漫長、嚴格的考驗後得到了教授的頭銜,不過一些人對他的努力並不信任,他們認為漢密爾頓先生的才識並不能稱得上教授。被打壓的漢密爾頓先生決心做出一些成績給大家看看,讓他們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勝任教授一職。

首先他要撰寫教授的講課筆記,於是妻子在他口述的情況下,用筆一句句寫下來,然後幫他進行修改和整理。無數個日夜過去了,妻子始終堅持著,每當丈夫講完一篇內容,她就坐在旁邊的書房裏逐字逐句檢查漏洞,添加參考資料,做完後再拿給丈夫過目。就這樣,夫妻二人共同努力著。

後來,記述漢密爾頓一生傳奇的作家寫道:“教授會因為某個較難的問題需要閱讀大量的資料和文獻,並且把它們逐步理解,化為己用。時間就在這中間一點點流逝,有時解決一個完問題,時間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他看到妻子因為體力不支已經靠著沙發熟睡了。”

漢密爾頓先生的年齡漸漸增大,身體也變得更加衰弱,工作速度也越來越慢,很多時候,都是在講課前才把筆記完成。可他和妻子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教授的才識被眾人逐漸接受,他成為了歐洲著名的學者,贏得學識界的一致認可。

在維希先生的書中,記述了漢密爾頓夫人的忠心和善良。維希先生寫道:“漢密爾頓夫人所寫的資料處處透露著她與眾不同的思想,內容豐富,見解獨特。這些資料是科學界的珍貴寶物,人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我們不但可以從資料內容中得到對我們工作有幫助的知識,還能從她嚴縝細致的工作態度中看到她對丈夫的一片深情。她毫無怨言地支持丈夫的事業,鼓舞丈夫的鬥誌,替他趕走懶散的壞習慣。”

“漢密爾頓先生在妻子樂觀精神的影響下始終保持著對生活和事業的希望。在教授癱瘓後,他們相互扶持走過了十二年,知道教授的身體再也無法繼續工作時,漢密爾頓夫婦決定把之前的講課筆記和資料都歸納統一到一起。即使身體羸弱,他們熱情不減。漢密爾頓夫人溫和的脾氣讓丈夫在麵對病痛時從未煩惱傷心。”

感人的愛情故事

妻子對丈夫忠心耿耿的事例不在少數,她們誠摯的愛情讓無數人為之感動。忠貞的愛情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追捧,這些愛情故事和它們的主人公一直都活在人們心中。

英國雕塑家、插畫家費拉克斯的作品雖然帶有古典形式,但仍有不少創新。他在藝術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妻子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妻子堅持和費拉克斯在羅馬四處尋求學,用她的全部生命來幫助丈夫的事業,他們的足跡遍布整個羅馬……

在妻子的幫助和鼓勵下,費拉克斯的事業突飛猛進,不過他一直保持著謙虛的學習態度,這讓他的技術越來越高超。在和妻子相伴的40年中,經曆了無數困難和挫折,但他們頑強不屈,一一克服,夫妻感情也日漸深厚,他們把畢生心血都傾注在藝術中。漸漸地,妻子美麗的容貌開始衰老,憐愛妻子的費拉克斯於是以善良、忠心為主題繪製了一幅畫,他把這幅洋溢著熱烈情感的畫作送給了一直陪伴他的妻子,安娜·登曼。

布萊克的妻子凱瑟琳·布徹愛被人喚作“黑眼睛凱特”。她在愛丈夫的同時也對丈夫的事業做出了很多幫助。在她眼中,丈夫被別人認為是奇怪的地方恰恰好是他最獨特、最出色的地方。她對丈夫的古怪行為抱以寬容的心態,認為這是一個藝術家的獨到之處,我們可以說她心胸寬廣,但我們更願意說她對丈夫的熱烈而深刻,在她看來,丈夫的每一方麵都完美無缺。

她把丈夫的一言一行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若是丈夫有了一絲苦惱,她就立刻輕言細語寬慰他。她已經把丈夫的事業看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布萊克71歲時,他們已經在一起整整45年了,當時布萊克已經打算退休,於是他最後一次提起畫筆,在他構思的時候,妻子站在一邊陪著他,布萊克欣喜地說:“凱特,保持這個姿勢別動,我決定給你畫一幅肖像,你美得就像一個天使。”

相比之下,富蘭克林的妻子就要顯得淒苦許多,丈夫常年在外探險奔波,因此他們相聚的時間很少。1845年,富蘭克林乘船外出探險後再也沒有回來,他的妻子每天都站在碼頭上等待丈夫的出現,但一次次都是失望而歸。為了找到丈夫,富蘭克林夫人不惜從頭開始學習航海方麵的知識,期望能夠從中找到一絲線索。後來,一個消息告訴她,丈夫乘坐的那艘船遇難後無一生還,可憐的弗蘭克林夫人聽到淚流不止,但她心中仍存有希望,說不定丈夫奇跡般生存了下來。可直到她死前,丈夫都沒有出現。

丈夫遭遇危險時,挽救他們的往往是他們的妻子。在威斯伯格打算棄城的時候,入侵者同意讓城裏的婦女逃出城去,婦女們請求能帶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一起走,這個要求被允許了。於是城裏的婦女們紛紛把自己的丈夫裹起來扛在肩上出城。另外,利斯達爾勳爵也是在妻子的幫助下巧妙地從監獄裏逃脫。勳爵夫人把自己的衣服和丈夫交換,讓丈夫假扮自己逃出監獄,而自己則穿著勳爵的衣服關在牢籠裏。

這樣的事跡數不勝數。荷蘭法學家格勞秀斯也是一位詩人,他的妻子的英雄事跡直到今天仍然被人們熟知。格勞秀斯當年判終身監禁,在位於戈爾科姆的洛瓦斯泰城堡中服刑。一年後,監獄方麵同意讓他的妻子陪他一起生活,於是妻子住進了城堡。妻子的到來讓格勞秀斯的心情漸漸好轉,但生活實在是平淡乏味。在人們看來,城堡守衛眾多,他們一輩子都不可能逃出這座城堡,可奇跡總會發生。

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城堡裏,格勞秀斯不能出門,但他的妻子可以,每周格勞秀斯夫人都能得到兩次機會去城裏采購一些日用品,她還會給丈夫買來很多書。即使在獄中,格勞秀斯也堅持自己的研究工作。因為書本很多,格勞秀斯夫人隻好每次都帶著一個箱子去買東西。最開始士兵們還會在進出城堡時開箱檢查,時間長了之後,大家都知道箱子裏無非就是一些書籍和日常用品,士兵也懶得每次檢查,於是格勞秀斯夫人想到了一個幫助丈夫拖出去的好辦法。

那一天照例是出去采購的日子,格勞秀斯夫人把丈夫藏在箱子裏,希望能這樣運送出去。士兵們抬起箱子的時候,覺得比以往沉了許多,其中一個士兵幽默地說:“今天可真沉,哈,阿米尼烏斯該不會躲在這裏吧?”聰明的妻子立刻說:“說不定他就在裏麵,和他的那些書呆在一起。”士兵把箱子抬出城堡,運到了戈爾科姆,格勞秀斯就這樣逃出了守備森嚴的城堡,後來幾經轉折來到法國,幸福地和妻子生活在一起。

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情實意。共同經曆風雨的夫妻,他們的感情要比生活在安定環境中的夫妻的感情深得多。要想知道別人的真實意圖,給他們一次考驗就可以了。太過安穩的生活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靠得住的感情都需要經過磨煉。

海涅是德國有名的政論家和詩人,他的妻子就是在他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和他結了婚。婚後,妻子幫助海涅重振事業,兩人齊頭共進,創下一番成就。其中他們經曆的困難和挫折相信大家都能想象得到,不過他們從未輕言放棄。讓海涅傷心的是,他們的生活即將好轉的時候,妻子就離開了人世,這件事給了他沉痛的打擊。

海涅悲傷地說:“在困難時期,情緒低落的我始終都能得到妻子無微不至地關懷,她忠誠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可是現在,幸福已經離我而去,上天為何要這麼殘忍?她在世時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我身上,想到這些我就悲痛不已,難道因為她的全部付出讓我感受到了過多的愛,因此上天把她召喚回去,讓我在剩下的生命中用痛苦來緬懷她嗎?”

不管在哪裏,愛情和婚姻都是人們十分看重的事情。當然不同地方的人們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方式也不一樣。就比如英國和德國。英國男女即使在熱戀時,女方也是非常害羞的,雙方之間的行為簡直陌生人差不多。但在德國,男女戀愛時表現得很隨意,並且他們認為訂婚和結婚這兩件事不分輕重大小,一樣重要。我們可以從德國的哲學家費希特·讓·保爾、榮格·斯第林和浪漫主義詩人諾凡利斯這些人的婚姻中看到德國與眾不同的婚俗。

德國作家、思想家,狂飆運動帶頭者赫爾德和妻子的首次見麵是在他自己的演講堂上。妻子後來說:“那天下午,他動聽的聲音就像教堂裏的鍾聲,震撼著我的心靈。我的心髒撲通撲通跳得很快,雖然我磕磕巴巴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但我知道我們的心靈已經合二為一了。”赫爾德也在婚後對妻子大加讚賞,他在給雅各比的信中寫道:“我的幸福和快樂都來源於我的妻子,我們的精神和信念已經相通了。”

費希特還是一個窮學生時,在德國蘇黎世的一個家庭中擔當老師,就在那時他遇見了未來的妻子喬拉·馬裏亞·拉恩。她的叔叔是克洛普施托克,德國有名的詩人和啟蒙運動的帶頭人。費希特的貧困身份明顯和妻子的高貴出身不能相比,欣慰的是,喬拉·馬裏亞·拉恩一直深愛著費希特。

在費希特準備離開蘇黎世的時候,信中盤算著該不該向心愛的姑娘表示愛意。正在他思考的時候,喬拉·馬裏亞·拉恩得知費希特即將離開,為了讓費希特生活得好一點,她偷偷地塞了一些錢給費希特,可費希特寫信回絕了她,並且把錢退了回去。費希特在心中的言語雖然溫和,但句句都帶著嚴肅的語氣,喬拉·馬裏亞·拉恩不禁對他肅然起敬。後來,她接受了費希特的表白。

離開蘇黎世後,費希特東奔西跑忙著自己的事業,但心裏一直惦記著喬拉·馬裏亞·拉恩。經過重重困難,他的事業小有成就,於是他打算正式向愛人求婚。他寫了一封信:“親愛的姑娘,時至今日我總算取得了一些成功,我想自己已經有能力給你幸福的生活。感謝你在我困難的時候出現並與我相戀,我將和你共同度過餘生時光……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創造,我迫切地想和你一起奮鬥,迎接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相信我們會很美滿地生活到老,同心同德共度難關。”

從此費希特幸福地和妻子生活在一起。費希特夫人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在戰爭時期她終日照顧著受傷的戰士,自己的身體卻一步步走向衰亡。繁重的工作最終讓她一病不起,在費希特之前離開了人世。當時費希特也身患感冒,治療很久才恢複健康;但因為思念愛妻,52歲的他在妻子去世幾年後也撒手人寰。

英國新聞采訪記者、政論家科貝特先生是一位耿直、善良、理性的人。他的誠實善良被人們稱讚,他的文筆風采讓人們為之敬仰,但他的婚姻卻讓人們為之唾棄,因為這段婚姻在世人眼中顯得非常不合情理。

21歲那年,他已是一位準尉副官。那一年冬天他遇見了一位13歲的女孩,當時小女孩正在自家門口用積雪清洗一個對她而言顯得過大的澡盆。看到女孩的第一眼,科貝特就產生了娶她為妻的想法,這是非常單純、真誠的想法。他盯著女孩喃喃自語道:“將來我一定要讓她做我的妻子。”接著他和這個女孩成為了好朋友,他告訴自己,退役後就馬上來找她。

女孩的父親也是一位準尉副官,在炮兵部隊任職。有一天晚上,科貝特在伍德威奇遇到了女孩和她的父親。科貝特希望能減輕女孩的家庭負擔,他不忍心看著小姑娘做那麼沉重的勞動。於是他給了小女孩150畿尼,這是他的全部財產。他還回不了倫敦,隻好先資助她一些錢,女孩懷揣著150畿尼離開了科貝特的視線。

五年後,科貝特終於退役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倫敦找到那位女孩。科貝特後來說:“之前我看著她在雪地裏勞作,心裏十分憐愛她,要知道她一年隻能得到五英鎊的酬勞。但我沒想到的時,她在見到我之後居然把150畿尼如數還給了我。”女孩的淳樸立刻感動了科貝特。

沒過多久時間,科貝特就履行了他的諾言,迎娶這位準尉副官的女兒為妻。妻子的溫柔善良讓科貝特十分欣慰。他對眾人說,如果沒有妻子的幫助,他不可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功。

也許科貝特的做法讓一些人無法接受,因為他行為處事始終不與常人相同,他不按規矩出牌,文學帶給他的神秘感讓他不為人所理解。但他對女性始終是尊敬、崇拜的態度,他向社會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欣賞她們高尚的道德品質,我們可以從《給年輕婦女的信》裏看到他是如何讚揚她們的品德。不得不說,科貝特在文學方麵還是頗有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