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開庭。由於出納員是口頭勒索的,沒有留下任何憑據,因而指責原告無中生有,形勢對林肯極為不利。但他十分沉著、堅定,他眼含淚花,回顧了英帝國主義對殖民地人民的壓迫,愛國誌士如何奮起反抗,如何忍饑挨餓地在冰雪中戰鬥,為了美國的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曆史。最後,他說:
“現在,一切都成為過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衰老而又可憐的夫人,就在我們麵前,要求申訴。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與丈夫有過幸福的生活。不過,現在她已失去了一切,變得貧困無靠。然而,享受著烈士們爭取來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還要勒索她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撫恤金,有良心嗎?她無依無靠,不得不向我們請求保護時,試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法庭裏充滿哭泣聲,法官的眼圈也發紅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喚醒,再也不矢口否認了。法庭最後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沒有證據的官司很難打贏,然而林肯成功了。這應歸功於他的情緒感染、駕馭了人們以及被告的心理,達到了理智與情緒的有機統一。如果僅靠情感也打動不了對方時,還有一著就是激發起所求之人的責任心,同情心與責任心一旦被激發,事情辦成就八九不離十了。
誇獎過頭會讓人覺得是諷刺
誇獎恭維別人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必須要把握一個度。因為高帽子盡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規格才行,濫做過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讚揚招致榮譽感,榮譽感產生滿足感,但當被誇獎被恭維的人發現你言過其實時,他會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和諷刺。所以,誇獎不能過頭了,抬高了別人,反而出力不討好。
過分而粗淺的溢美之詞,會毀壞你的名聲和品味。不論用傳統交際的眼光看,還是用現代交際的眼光看,過分的誇獎都有阿諛諂媚之嫌。正人君子是鄙視這種人的。孔夫子說:“巧言令色,鮮仁矣。”毛澤東生前也多次批評胡亂地誇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風。可見,誇獎過頭了,俗不可耐。
在現實交往中,大凡向別人敬諂媚詞的人,總是抱著一定的投機心理,他們自信不足而自卑有餘,無法通過名正言順的方式博取對方的賞識,表現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隻好采取一種不花力氣的途徑——誇獎別人,恭維別人。那麼,怎樣才算誇獎適中呢?
誇獎的話要坦誠得體,必須說中對方的長處
人總是喜歡奉承的,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中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中固有的弱點。換句話說,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誇獎,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說得太多了。
誇獎別人首要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度。言詞會反應一個人的心理,因而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
不要像一個暴發戶花錢似的,大手大腳把高帽子到處送
對於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談,也不要隨便奉承,要等你找出他喜歡的是哪一種讚揚與誇獎,才可以進一步交談。最重要的是,切不要不分青紅皂白隨便恭維別人,因為世上還有一種人不吃這一套。
高帽就是誇獎過分的產品,說白了就是美麗的謊言,首先要讓人樂於相信和接受,不能像把傻孩子說成天才一樣離譜;其次誇獎別人要言詞美麗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蹋自己,也讓人倒胃口;再者,誇獎的話不可一日說多遍,忍不住想誇人家,也要想法子在語言上突破,肜式上突破,不能說相同的話,毫無特點的話。
一則寓言說:小偷看見狗從旁邊走過,便不停地把小塊麵包扔給它,狗對小偷說:“你這家夥,給我滾開!你這種好意使我感到非常害怕!”
這個小偷就是個不善處世的家夥,他連狗都騙不了,任人麵前還有所作為嗎?因此,既達到了誇獎與恭維的目的,又讓被誇獎與恭維的人不感到在給他戴高帽或者設置陷阱,你就是個善於誇獎的人了。
學會在別人的勢力範圍內生存
人在世上活動,習慣形成大小各種圈子,也叫勢力範圍。你有時或許不得不進入別人的圈子,或進入別人的勢力範圍,這時你如果不善於周旋,學會生存技巧,你的境地會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