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夢的自由導演(3)(2 / 3)

隨著聯係次數的慢慢增多,我們慢慢就能開始控製夢境了。開始我們可能控製能力不夠強,隻能讓夢裏的元素有一些小的變化甚至是相反的變化,但是慢慢我們就能夠熟練的,隨心所欲地控製整個夢的開始和結局了。

如果我們下次在遇到這隻貓,我們可以馬上把它變成一隻狗,也可以把它變大變小,甚至把它變成一個你朝思暮想的人。在這個時候你就學會了清明之夢了。

【小貼士】美夢機器

2002年歐美開始流行一種美夢機器。這種機器的開發者是一名心理生理學家,這位科學家此前一直推廣清明之夢這一概念。美夢機器外形像眼罩,它能釋放柔和的光線和氣味,通過潛意識告訴睡眠者他正在做夢,但又不至於弄醒做夢者,使睡眠者可以在夢中保持意識,從而控製夢境。

夢中的精神交流

夢帶我們走進人類經驗的深層,能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也能使我們更敏銳地覺察到生命的意義。

——安東尼·史蒂文斯

有些人說自己曾經多次在夢中見到過已經故去的人與他溝通談話,畫麵非常逼真,甚至讓他懷疑是不是真的有靈魂存在於另外一個平行空間裏。這樣的事情其實非常多見。做夢人從情感上非常深刻的了解他們進入夢中的目的,比如“爺爺說他在天堂過得挺好的,希望大家不要太悲傷了”或者“媽媽想讓我知道,她非常愛我,舍不得我,要我一定好好的生活。”

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告訴你這種夢是不是真的有靈魂來探望你,當然這也沒有必要弄清楚,我們隻需要弄清楚這個夢給我們的感覺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期望與一個因為在距離上或者空間上不可能與你對話的人與你對話時,你可以使用清明之夢的技巧來實現。

如果你思念一個已經故去的親友,為沒有見他最後一麵感到遺憾,或者為沒有為他做更多的事情感到內疚,你就應該按照這種方式來邀請他進入你的夢中。

首先在做夢筆記上寫一封給他的信,告訴他你為什麼要見他,你要和他說什麼,你想知道什麼。比如:“親愛的媽媽,在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卻遠在地球的另一端的某個公司裏不知情地幹著活。每當想起你在火車站接我時期盼的眼神和離別時不舍的淚光,我的心就像破碎成一塊塊的玻璃一樣難受。我無法想象你在離開這個世界前怎麼深深的掛念著我,想起以前我們幸福的時光,我總是淚流滿麵。我非常希望能夠再見你一麵,能夠和你說說話。聊聊你在人世時的最後那段時光,也為了讓你知道我有多麼的愛你。”

放鬆身心,以最舒適的姿勢躺在床上,想著你寫的信的內容,告訴自己今夜我一定要見到他。請求他一定出現。在心中平靜的慢慢的默念他的名字,帶著他的名字慢慢入睡。

在他出現在你的夢中時,無論他是什麼樣的形象,什麼樣的態度,都不要驚慌,讓自己知道自己是在夢中。保持平靜地和他對話交流,就像以前他還在世一樣,看看他與在世時相比有什麼變化,想想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醒來後記下你的夢,把所有內容都記下來,包括對話、動作、夢中的情緒、畫麵,等等,越具體越好,便於以後更加好的思考和領悟夢中的細節隱含的深意。

花時間認真地把夢裏傳達的所有信息整理和思考一遍,看看裏麵是不是已經有了你想要的答案。看看現在的你有了更多的問題還是已經更平靜、更坦然地麵對他離去的事實。

我們常常為自己失去的人和物哀悼,我們的家人、朋友、寵物,我們的婚姻、事業、地位,我們的房子、車子,等等。這些有形的和無形的人和物常常會讓我們失去對美好未來的期待,甚至讓我們放棄努力、放棄夢想。如果我們能夠在夢中找到慰藉,與夢中的那些失去的人和物交流溝通,進行精神上的交流,我們就能很快地走出心理困境。

不好的夢隨意改

或許世上有比清醒的時刻更為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