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青少年為什麼要每天讀點心理學(1 / 3)

處於現代化和網絡化社會中的青少年,大多思維敏捷,聰明伶俐,愛好廣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心理素質問題。例如,近年來時有發生的學生輟學、輕生、暴力引發慘案等悲劇事件,使得青少年心理素質成為全社會密切關注的大問題。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3&。可以說,隨著學習壓力不斷增大,人際交往頻繁等因素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況越來越差。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學習心理學,目的就是了解人類心理的活動規律,把心理學知識直接應用於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它既有助於我們比較清晰地了解和認識自己,調節控製自己的行為,同時有助於我們知己知彼,搞好人際關係,甚至對自己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幫助我們認識內外的世界

學習心理學可以加深我們對自身的了解。通過學習心理學,你可以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出某些行為,這些行為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心理活動,以及自己現在的個性、脾氣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了解到嫉妒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就會明白為什麼別人取得好成績時,自己有一種酸酸的感覺。

同樣,你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到人際交往中,通過他人的行為推斷其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實現對外部世界的更準確的認識。例如,與人交往時,掌握了人人都有一種尋求讚美的心理,你就可以根據對方的特點說一些讚美之詞,拉近你與他之間的距離。

二、調整和控製自己及他人的行為

心理學除有助於對心理現象和行為做出描述性解釋外,它還向我們指出了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變化的規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對自身和他人的行為進行預測和調整,可以通過改變內外的因素實現對行為的調整,也可以通過改變內在或外在的因素實現對行為的調控。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盡量消除不利因素,創設有利情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積極行為。例如,當我們發現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和習慣時,就可以運用心理活動規律,找到誘發這些行為的內外因素,積極地創造條件改變這些因素的影響,實現自身行為的改造。再如,獎勵和懲罰就是利用條件反射的原理,在父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改造孩子的不良行為與習慣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個人難免會碰到種種心理難題和心理困惑。例如,戀愛問題、自卑問題、人際關係問題以及失眠、焦慮、憂鬱等,學習心理學,就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調節,使自己不致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後導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

每個人都渴望過著充實、快樂的生活,但現實中很多人的生活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很多人心裏積聚了太多的委屈、憂傷和痛苦。了解一點心理學之後,我們可以適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調整心態,應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煩惱,同時,還可以發現身邊人的心理問題,積極引導,使他(她)從陰霾中走出來。

你是否有這些常見的心理問題

我們必須看到,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隻不過存在著程度區別而已,而現代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競爭的日趨激烈、人際關係的叵測、學業事業的期待、感情欲望的煎熬、在公平的理念下存有不公平的事等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漸增多並惡化。

心理疾病種類很多,表現各異。一般說來,大多數人會出現10種短暫的異常心理現象,但是這些現象因其時間短、程度輕,並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以下列舉的10種現象,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有,那就說明你的心理出現了警報,一定不要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