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領導,能夠滿足員工的各種需求,善於用語言和行動激發下屬完成任務的熱情和信心、勇氣和決心。這同樣需要高度的技巧,中國有句俗語:“請將不如激”,但在運用激將法時,有著很大的技巧。
“間之以是非而觀其誌”,這是諸葛亮提出的了解、識別人的方之一。了解、識別人的方法很多,采用通過撥弄是非挑撥離間來了解立場這種方法,與我們平常所說的無事生非,無中生有,在張三麵前說李四的不是,在李四的麵前說張三的不是一樣,是一種激將法。什麼是激將法?簡單地說,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用反麵的話激勵別人。使之決心做什麼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
愚蠢的激將法,往往是嘲諷、汙蔑的語言將對方激怒,拚死一搏。而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所用的激將法是聰明的激將法,可以使用這樣幾種方法:
1.明激法
就是針對對方的心理狀態,直截了當給以貶低,用否定的語言刺激、刺痛之、激怒之,使之“跳起來”,從這激將的過程來觀察識別對象的真正的誌氣和誌向。
《三國演義》中,周瑜企圖假借曹操之手殺掉孔明的時候,孔明采用激將法,揭穿周瑜的詭計。當孔明欣然同意接受斷曹操糧草命令時對魯肅說:“吾水戰、步戰、馬戰、車戰,各盡其妙,何愁功績不成,非比江東公與周郎輩止一能——公等於陸地但能伏路把關;周公瑾但堪水法戰耶。”魯肅將此言告知周瑜,周瑜憤怒地說:“何欺我不能陸陣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萬馬軍,往聚鐵山斷操糧道。”肅又將此言告知孔明,孔明將問題挑明,並從抗曹大局出發,笑對魯肅說:“公瑾令吾斷糧者,實欲使曹操殺吾耳。”這時孔明正是利用周瑜的自尊心,好勝心強以及不甘落後的虛榮心,故意誇耀自己,貶低周瑜,從而達到的目的。
2.“暗激法”
就是不就事論事,而采取隱晦,旁敲側擊的方法去激勵下屬、刺激下屬。
卡耐基在這方堪稱高手,他曾年薪百萬美元聘請查爾斯?斯瓦伯出任卡耐基鋼鐵公司的第一任總裁。上任後,發現屬下一家鋼鐵廠產量排在末位。該廠規模和其他廠一樣大,廠長軟硬兼施,員工仍然非常懶散。
有一次,查爾斯·史考勃手下的一名工廠經理來向他討教,因為他的員工一直無法完成他們分內的工作。
“像你這樣能幹的人,”史考勃問,“怎麼會無法使工廠員工發揮工作效率?”
“我不知道,”那人回答,“我向那些人說盡好話,我在後麵推他們一把,我又發誓又詛咒的,我也曾威脅要把他們開除,但一點效果也沒有,他們還是無法達到預定的生產效率。”
當日班已經結束,夜班正要開始。
“給我一根粉筆,”史考勃說。然後,他轉身麵對最靠近他的一名工人,問道:“你們這一班今天製造了幾部暖氣機?”
“6部。”
史考勃不說一句話,在地板上用粉筆寫下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6”,然後走開。
夜班工人進來時,他們看到了那個“6”字,就問這是什麼意思。
“大老板今天到這兒來了,”那位日班工人說,“他問人們製造了幾部暖氣,我們說6部。他就把它寫在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史考伯又來到工廠。夜班工人已把“6”擦捧,寫上個更大的“7”。
日班工人早上來上班時,當然看到了那個很大的“7”字。
原來夜班工人認為他們比日班工人強,他們當然要向夜班工人戰。他們加緊工作,那晚他們下班之後,留下一個頗具成脅性的大“10”字。情況顯然逐漸好轉。
不久之後,這家產量一直落後的工廠,終於比其他的工廠生產的更多。
轉變的原因何在?用史考勃他自己的話來說明就是,要使工作圓滿完成,就必須激起競爭,激起超越他人的欲望。
超越他人的欲望!挑戰!這是振奮人們精神的一項絕對可靠的方法。
3.絕路激將法
軍事家都懂得一個道理,人到了沒有退路的時候往往特別勇敢。中國曆史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而獲全勝的戰例不勝枚舉。如果企業領導人懂得這個道理,在出現危機時,激勵員工背水一戰,也可以大獲全勝。
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一個企業領導人若想一個臨死的企業“活”起來,就要想辦法讓員工們知道自身企業處於“絕地”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