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激起下屬的好鬥心,讓他有更大的決心(2 / 2)

4.對比激將法

這是要借用與第三者的對比反差來激發人的自尊心、好勝心和進取心。用對比法激人,選擇對比的對象很重要。一般來說,最好選擇被激對象是比較熟悉的人,過去情況與他差不多,各方條件現在則相差很大,而且對比的反差越大,效果越好。

5.煽情激將法

這種方法需要用具體的有感染力的描述,用富有煽動性的語言激起人們心中的激情、熱情。所用的可以是嚴酷的現實,也可以使輕鬆的遠景,完全由自己選擇。

6.巧妙激將法

這可以根據年輕人真強好勝的特點,也可以利用老年人自尊心強的特點,你越說他不中用,他越不服老,越能表現出勇敢。所以,當別人指責他放棄責任、隱退不出,嘲笑他不負責任、膽怯後退時,他身上的能量就激發出來了。

在運用激將法時,要主義以下幾個方麵:

要使下屬有責任感。你若對下屬說:“這件工作拜托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地完成它、大家都拭目以待。”如此,他們會深受感動,並且努力振作,全心投注於工作中。

要能激起下屬的英雄氣概。你與下屬商討:“這個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真傷腦筋。你有沒有什麼好的點子?”此時,下屬多半會說:“如果這麼辦,應該可以!”你就可以趨勢追擊,把任務交給他去處理。

要能喚起下屬自尊心,假如領導對下屬提出:這件工作太難了,我看算了!然後詢問他的意見,此時若對方是一位自尊心強的人,相信他會拍胸脯保證說:“什麼?那種工作我完全可以幹好。”

這些方法都是為激起下屬的意誌力而使其聽命於上司的策略。可以認同對方的立場、想法,並且給予高度的評價,這與激將法育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用人過程中,采用“間之以是非而觀其誌”,要注意分寸。容易使人泄氣。所以,采用這一識人方法時出發點一定要正確。不是為了整人去挑撥是非,而是為了選拔人才,用是變非,變非是去激被考察的誌向變化,觀其在是非曲折中能否承受這樣的考驗。如果受了一點委屈,被誤解就破瓶子破摔,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才的。應該有大將風度,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曆史上有許多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他們也曾經運用了激將發,使自己的將士而凱旋而歸的喜訊。如:

戰國時,秦國統一六國的時候,閻王不甘心敗給秦國,燕王想派人去刺殺秦始皇。思來想去還是選擇民間俠士荊軻,此人勇猛過人,而且相當自負。燕王非常清楚,此次行動不是凶多吉少,而是有去無回。於是燕王就利用荊軻的自負弱點,為他廣為宣揚,說此人如何高尚,如何俠義,總之都是說的他的好話。最後在民間形成很好地口碑,然後再聚眾宴請他,當者百姓的麵請求他去刺殺秦王。就是因為激將法而使這位勇士長眠於他鄉。這就是讚美與激將的魅力。如果把它運用大棚管理中,就是人們常說的“激勵法”。作為領導,首先應該明白自己員工的心理,其次,學會讚美下屬。要做到發自肺腑的稱讚。當員工做出成績來,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

還有就是南宋時期,嶽飛與金兵打仗,雙方對陣。金兵太子金彈子出戰,此人凶猛異常,連勝數陣。嶽飛的大兒子嶽雲請求出戰,但嶽飛擔心他年少無知,犯下輕敵的錯誤,就說:“金彈子勇力過人,非比尋常,還是為父親自出戰吧。”這句話惹怒了嶽雲,立下軍令狀,不殺金彈子,不回營。結果經過苦戰,一錘子打死金彈子,得勝回營。嶽飛巧用激將法,使兒子心中產生必勝的信念,這樣才能足夠的重視對手,使出渾身解數。有些員工,確實有能力,但不是不夠自信,而是自負,認為什麼事都難不倒他們。對於這樣的員工,領導仍然可以用“激將法”來打擊他的自負,讓他考慮到問題的後果,才能足夠重視,勝算的可能才會更大。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為爭一口氣的人們總是不惜犧牲一切。管理者在確定目標後,最重要的事就是激發部下的鬥誌。但激將不是激化矛盾,必須有好的動機和可以把握的結果。淮陰無賴侮辱韓信膽小,揚言要麼你殺了我,要麼你從我胯下鑽過去。還好他遇到的是韓信,要是遇到項羽、劉邦隨便哪一個,其命休矣。一流的激將術首先應該是善意的,如果損人利己,終有暴露的一天。很多時候,激將之所以奏效,不是對方不明就裏,而是受到施計人的激情和良苦用心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