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你的觀點是正確的,卻怎麼也說服不了對方?不少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吧?其實光有正確的觀點並不一定能成功,重要的是要增強說服力,那樣才能使人心悅誠服的接受你的觀點。
領導管人,通常要麵臨的問題或困難,不是別的,而是怎樣說服下屬。這是一種藝術,也是成功管人的根本。我們跟對方交談時最感困難的事,莫過於能否正確地把自己的意圖傳達給對方。要想正確地傳達意圖,表達思想,就要進行不斷地分析,排除正確溝通的障礙。
因此,增加說服的能力上司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摘掉有色眼鏡
有人認為隻要用詞正確就能正確地傳情達意,傾吐自己的真實情感,避免誤解,僅有這種想法是不夠的。
誰都免不了或多或少地受觀念的支配,凡事都不可能用絕對客觀、絕對公正的眼光來看待。當聽別人說話時,不可能完全接受聽來的東西,就像戴著有色眼睛看風景,或深或淺地要加上自己的顏色。如果不考慮到傾聽者的立場、觀念,就容易在傳達和接受之間產生扭曲,以至於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另外,個人經驗的不同也是正確溝通的一個障礙。雖然沃恩在說話時竭力想使自己的話客觀些,但還是免不了受自己過去經驗的影響,當別人說話時,更免不了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和接受。
因此,要說服對方,首先就得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鏡,以說服對象的立場、觀點、感受等作為出發點,循循善誘,從而說服對方。
2.切莫先入為主
說服對方的另一個有效方式就是消除先入為主的觀念。隻有共同關心的話題,或對方親身經曆的,或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才能消除溝通雙方的意識差別,縮短彼此距離,使聽著對談話產生親切感,從而積極、坦誠地與你交流。
現在很多人對開會聽報告不感興趣,領導講話時台下的人總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或閉目養神,等報告完了才來了精神。聽眾為什麼會這樣,領導要找找自身的原因。如果要消除聽眾傾聽時的無聊情緒,就必須在開場白的時候抓住聽眾的心,以聽眾關心的、感興趣的事情為弦,時時加以撥動。激發聽眾的參與之心,對消除先入為主有著巨大的作用。
3.消除傾聽者的戒備之心
毫無疑問,對傾聽者若不加分析,交流就會遇到重重阻力。要想方設法打消對方的戒備或偏見,也可以是當地用忠告。忠告在說話中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這方麵的技巧很難把握,運用不好會產生負麵效果。忠告的目的主要在於指出對方的缺點或考慮不周的地方,並期望糾正它。這真是再難不過了。
4.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人們常說:“事實勝於雄辯。”也就是說,事實最具有說服力。事實和數據是客觀事物的具體的表現,比任何的描述和個人感受都更有說服力,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信心。采用具體例證以使傾聽者接受和同意,在描述時必須尊重事實真相,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要想得到傾聽者的共鳴、共識,一定要利用傾聽者熟悉的事物或切身體驗。傾聽者本身的生活經曆,或非常熟悉的事例,是最逼真的,也最容易引起對方的共鳴。
5步步為營,分階段實施
將需要說服他人的問題,分解為幾個不同部分,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對象,化整為零,分為不同階段實施說服。
6.間接說服效力大
通過職位和聲望更高的人,或者說服對象的朋友來進行說服。從他的角度來幫助分析利弊比較容易接受。也可以通過影響說服對象的環境,造成一種壓力,實施間接的影響,以促使他采取行動。同時與組織內外有影響的人物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關係,可以利用他們的威望來支持你的觀點。
7.充分了解對方。既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又要做到靈活變通,那首先就要了解對方。弄清楚自己的目的,才能讓你保住底線;了解對方的能力和特點,不會因為提出過高要求招來反感。
8.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談話。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往往會比其他地方表現好。因此,盡量不要在別人家裏或辦公室與人爭執,以免沒有開口,就輸了“氣場”。
9.表現出和對方同一戰線。“我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碰到這種事,也會這樣做。”這種換位思考的技巧在交談中非常有用。
總之,領導要說服下屬,需要具有敏銳的思維,精細的眼光,多角度的分析和誠懇親切的態度,隻有在這些方麵駕輕就熟,自然而然,才能夠順利迅速地打動對方,說服對方。
第三章 要認清手中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