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家紡織廠激勵員工的方式也很新穎獨特。這家工廠老板原本想給女工買價錢較貴的椅子,作為對女工的獎勵,放在她工作台旁休息之用。後來,老板突發奇想,想出了一個新招:如果有人超過了每小時的生產定額,則在一個月裏她將贏得椅子。獎勵椅子的方式也很新奇:老板將椅子搬到辦公室,請贏得了椅子的員工進來坐椅子。然後,在大家的掌聲中,老板將坐在椅子上的她推回車間。
現在很多企業都以多種形式的表揚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事實上,企業都要用了“榮譽激勵”的方式,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績效。
所謂榮譽激勵,就是根據人希望得到社會或集體尊重的心理需要,對於那些為社會、為集體、為企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給予一定的榮譽,並將這種榮譽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既可以使榮譽獲得者經常以此鞭策自己,又可以為其他人樹立學習的榜樣和奮鬥的目標。因此,榮譽的激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能使企業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對全體員工能夠起到激勵與鼓舞雙重作用。
人作為社會關係的總和,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也在認識和改造自己同時,人作為萬物之靈,又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任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認可。欣賞能夠增添動力,激發活力。得到他人欣賞,就是得到了一種肯定和激勵,得到了一種慰籍和力量。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人誇獎和肯定。渴望誇獎是每個人內心裏的一種最基本的願望。我們多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點得到別人的認同,哪怕這種渴望在別人看來似乎帶有虛榮的成分。”
事實確實是如此。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在稱讚聲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是人類的普遍需求。回憶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曆,誰沒有熱切地渴望過想得到他人的讚美?
天底下所有的人在付出心力之後,都不希望別人無動於衷,而是至少對自己的付出有一點感激或肯定。不論是經理還是普通職員,是父母還是子女,是教練還是運動員,盡管每個人表麵上看起來好像都很獨立很自足,可是骨子裏,我們誰都需要別人的肯定,來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你的下屬也不例外。他們都想要得到領導的欣賞,需要得到別人包括團隊同事的肯定;需要別人知道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的優點。
據某家網站的一項企業員工調查顯示:約一半以上的員工認為自己完成的工作沒有得到上司的首肯;三分之二的員工認為自己對改進質量的建議沒有得到上司的重視。為什麼有這麼多比例的員工會認為自己沒有被企以認可呢?
主要原因有三,(l)管理者通常認為員工的工作是分內必須做的事,是拿著報酬應該做的,沒有必要額外感謝。(2)管理者認為對員工的稱讚會促使員工自以為是。(3)很多管理者因為要麵子,認為主動感謝員工的行為有損於管理人員的威嚴。
但優秀的管理者不會有這些想法,他們懂得,下屬取得成績時,最想就是上司對他的一句表揚與鼓勵。當感受到自己的表現受到肯定和重視時,他會表現得更加出色。他覺得一切都是自己主動的,自己的繼續努力也是主動的。此時的工作在他眼中會是一片燦爛與美好。
管理大師洛克菲勒曾經說過:“要想充分發揮人的才能,方法就是讚美和鼓勵。世間最足以毀滅一個人熱情與雄心的,莫過於責備和批評。”
讚美是貼近人的本性的管人方法,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讚美是一種遠大於投入的投資。給人以讚美,甚至不需要做物質上的付出,但得到超出想像的回報。沒有一位員工願意做一個平庸的人,每個人都希望力爭上遊。因此,管理者要善於使用讚美塑造和鼓勵你的員工,使得幹勁十足。
所以,當你想讓你的下屬把工作幹得更好,最好不要老是站在管理者的嚴肅地地位來嚴肅地教訓他;留心他的工作,找到一點點值得稱讚之處時,就緊抓住它來促進你的鼓勵。做這些事情並不需要多高的成本,甚至根本就不需花分文錢,但對員工的影響卻是無價的,而你也一定會得到滿意的收獲。讚揚和鼓舞作為上司是引導下屬的一項重要技巧,甚至連拿破侖也震驚於讚揚所發出的效力。凡是有作為的上司,無不善於運用這種手段激發下屬的工作熱情和鬥誌,使其為實現特定的目標而奮鬥。
第六章 做個讓下屬崇拜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