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基本物質得到了解決。人們逐漸從物質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上。作為領導,要做好管理工作,就要以人為本,研究人的心理、行為、需求。老板的作用就是在於運用自己調動資源的權利,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共同的目標。現在很多企業的老板都為了掙錢而把責任拋之腦後。我們都還記得2008年時候三聚氰胺的事件吧!就是因為當時三鹿集團為了節約成本,而不負責任的生產出偽劣產品。令那些無辜的生命受到牽連,企業存在於社會的目的是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而不能把利益最大化了。企業的第一任務就是承擔著社會的責任,其次才是盈利。誰要是不遵守遊戲規則,誰就要被淘汰。像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我們就不能一一說明了,因為萬科集團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歌德說,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各種變化,如生活條件變化、家庭關係變化、職業變化、地位變化、或者受挫、遭難,或者傷殘,甚至大災大難,但是不論什麼情況,都應始終堅持正義原則,忠於自己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人的行為隻有當它出於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時,才具有道德價值,其價值就在於它為了社會進步和他人利益而做出了犧牲,無私地堅持了正義的原則。
霍金士是美國亨氏食品公司的創辦人,美國純正食品的倡導者。在他的經商生涯中,始終保持著一顆強烈的社會責任心。
霍金士開始經營食品加工業時,美國的《純正食品法》還沒有製定,有許多食品製造商在食品裏亂加防腐劑,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按理說,為了保證食品儲藏時間,霍金士的亨氏食品公司也可以這樣做,可是有著強烈責任心的他卻沒有。他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說:賺錢也要講商業道德。尤其是做食品這一行,不能為了賺錢而不顧消費者的健康。為消費者供應優質的食品是我們的社會職責,不能一味在價格上做文章,在原料上做手腳。
霍金士反對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劑的行為招到了同行的非議和圍攻,這幾乎使公司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但霍金士沒有被打垮,他說:凡要在食品中事情傳出去,正是為領導增加光彩。如果領導拒絕直言規勸而不可采納,又怎麼能夠禁止事情不傳出去?誇大的言辭,沒有效驗,不必采用。真實的話語,說在理上,不必拒絕。言辭笨拙,但見效迅速,不一定是愚昧的。說話甜美,但重在財利,不一定是聰明的。這些結論都是經過對實際事物的考察和對最終的結果的思索而得來的,它們的用處也沒有別的,隻是為了善這個目的。
作為領導,如果隻願看到奴顏婢膝的下屬,隻願聽到歌功頌德、唯唯諾諾的言辭,手下沒有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才,沒有一條忤逆冒犯的意見,沒有一句舉過直諫的言辭,就會走向危險,敗亡指日可待!要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過錯,希望別人能指出這些過錯,就必須聽取不同的意見。陸贄說:領導以補過為中心,以求過為最急,以改過為大善,以聞過為明智。進言的人為數很多,表明領導能夠與大家和睦相處。進言的人言辭直切,顯示領導能夠包容群言。進言的人狂傲無禮,說明領導能夠寬恕別人。進言的人泄露真情,彰顯領導能夠從諫如流,這便是領導與進言者相互補益的途徑。進言的人會得到表揚和嘉獎,領導也達到了穩定局勢的目的。進言的人會博得諍言勸導的名聲,領導也會贏得采納眾議的名聲。領導唯恐正直的言論還不夠殷切,許多事情還未聽到。能夠如此,領導采納建言的德性便光大了。
能采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就是廣開言路。言路寬廣,領導就能得知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錯誤,進而彌補過失,改正錯誤。眾人樂於直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使眾人的心態,眾人的意見,眾人的思想,都一點一滴地呈現在領導的麵前,領導就可以綜合分析,擇優而用,得到一個合理的、周全的、精妙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責任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企業至高無上的生存法則,也是老板自己本身的責任。作為社會的企業和個人中,都應該做好應對各種社會危機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社會責任是最直接、最持久的體現便是嚴格遵守行業中的規範,為顧客和員工負責任。那些在關鍵時刻敢於承擔責任的人讓人們看起來很傻。因為承擔責任是非常危險,而且也是付出最多的。在關鍵時刻那些聰明的人根本找不到的。曾經有位經濟學家說,理性的人們都是趨利弊害的。所以,在現實中,隻有敢於付出理性的人,才能付出能量,才能承擔責任,才能獲得成就自我的可能性。因此,責任勝於能力,機會總會垂青敢承擔責任的人,有責任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有責任,才能讓員工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