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我愛我家(2 / 3)

(2)在教師指導下,對父母的情緒變化做個調查,了解他們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最不高興的事又是什麼?

(3)組織自編自演小話劇:

由學生自己扮演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找個善於表演的同學扮演學生自己,選一天或選一個生活的片斷表演出來。

(4)然後,請大家評論,談感想。

第二課我幫家人做家務

李華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現在他已養成幫家人做家務的良好習慣。他是在班主任老師講做家務對自己、對家人有很多重要性後才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他每天都堅持為家裏掃地,而且自己製定了一個小計劃,把學習、休息、玩耍、做家務很好地結合起來。他的學習成績也很好,父母誇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其實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獨立性增強了,有時父母偶爾不在家,他也能自己照顧自己了。

一、為什麼要養成做家務的良好習慣

1.少年兒童通過做家務可以增強自己自立、自理、自律的能力,為將來走入社會做好準備。

2.少年兒童通過做家務還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

3.少年兒童做家務的直接益處就是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可以加強與家人的溝通。

4.少年兒童通過做家務可以使自己明白勞動和享受之間的必然聯係。

二、如何養成自己做家務的良好習慣

1首先要認識到做家務對自己人生經驗增長、生活能力提高以及與家人之間的感情交流都有重要意義。

2自己要嚐試從小的、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做起,比如掃地、擦玻璃等。

3一段時間後,對自己做家務的情況進行評價,看都有哪些收獲以及存在哪些問題。

4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因為學習任務較重,所以一定學會給自己製訂一個學習、休息、玩耍、做家務的計劃,並堅持執行。

三、我想幹家務,媽媽不讓怎麼辦

明明寫完作業,去找隔壁的小夥伴玩兒,發現巧巧正在刷碗,就好奇地問:“巧巧,你媽讓你刷的?”

“嗯,這是我的勞動任務,幹得好還有獎勵呢!”

“什麼獎啊?快說給我聽聽!”

巧巧笑著回答:“小紅旗呀!你看,我的作息時間表上貼著好幾麵呢!”

明明羨慕極了。想想自己,想學習一些勞動本領,媽媽總是不讓。

你想幹家務,想學一些勞動本領,真是棒極了!這說明你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你的想法是對的,一定要堅持。關鍵是要“幹”起來,還要想辦法說服媽媽!

其實,媽媽不讓你幹家務並無惡意,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覺得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怕幹活兒分散你的精力;二是心疼你年齡小,初學乍練,萬一有個不小心,受到傷害怎麼辦?針對媽媽的心理,你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學習時一心一意,空閑時從一點一滴做起。

要想做好家務活兒,讓媽媽放心,你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能”不是生下來就會的,而是後天培養的,我們把掌握技能的本事稱作“能力”。能力的發展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是有階段性的。從小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和鍛煉,可為今後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你願意做家務活兒,就說明你具有希望提高能力的願望,是值得提倡的。

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媽媽了解你的願望,並同意你做家務活兒呢?不妨試試下麵的方法:既能幫媽媽幹家務,又不遭到反對,最好的辦法就是趁媽媽不在家,自己大幹一場,給她來個意外的驚喜。想想看,她見你幹得那麼出色、那麼懂事,還會反對你做家務嗎?

一、做家務活動中的應該和不應該

應該不應該

(1)應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動。

(2)應該認真做好每一件活動。

(3)應該堅持不懈,養成做家務的良好習慣。

(1)不應該做有危險性的家務活動。

(2)做家務活動不應該敷衍了事,馬馬虎虎。

(3)不應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