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專業和職業(2)(2 / 2)

工作能帶來收入,地位和名聲,但不能給你帶來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以外能培養一種可以長期堅持的興趣,那麼,在壓力大的時候,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排遣方式。通過自己的興趣認識新的朋友圈,談不一樣的話題,了解不一樣的人生,發現不一樣的世界,不需要那麼功利,也不需要那麼費心,所有的投入都是你自己的心甘情願,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多了很多快樂。

發展和職業不一樣的興趣對職業也會有幫助。

愛因斯坦是大物理學家,他的業餘愛好是拉小提琴。很多人的興趣都和藝術、體育、文學相關,這些領域的興趣往往能激活人的右腦,培養人的創造性思維,使人能在工作中有更好、更有深度的思考。

進入職場後,興趣也許可以成為你組織活動的特長,也許可以成為結交人脈的最佳名片。興趣的交往往往少了很多功利心,反而能幫你帶來更多的機遇。

有時候把興趣玩出名堂,興趣也可以變成職業。

有個男孩很喜歡玩肥皂泡,長大後,他在業餘時間就去做肥皂泡魔法師,每天接到很多邀請去各種場合表演玩肥皂泡。他的興趣給自己帶來了機遇,也給別人帶來了快樂。

但是,我希望大家培養的興趣不是想著把它變成功利性的武器,而是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有本書很好玩,叫《黑客與畫家》,去看看,會讓你產生很多不同的思考。

實操訓練

你的興趣是什麼?

這個世界上的人很多,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長都不同,有的人喜歡動,有的人喜歡靜,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宅居。不管是哪種人,都可以培養在某個方向的興趣。

一個人的興趣發展和他的個性還有某個方麵的特長相關。我建議大家思考一下,你們在文學、音樂、美術、建築、手工、收藏、運動、遊戲、極客等領域能否找到一個愛好?

現在,把你想培養的興趣寫下來,去搜索有無類似的愛好者網站或者社區,加入他們,一起去玩,說不定這些愛好能讓你成為某個領域的行家呢!

@小巴_1990是河南省南陽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範類)的大三學生,學校似乎不太有名,據說這個專業畢業後最對口的崗位是初、高中的政治老師。

小巴剛踏進大學時心裏很失落,眼前的學校與自己想象中的大學差遠了,專業也不好。但他堅持隔一段時間就給自己寫一篇總結文字,然後發在QQ空間和微博。沒想到這個習慣卻給他帶來一個新的圈子。

小巴第一次在微博上發長文是因為幫一個同學修改迎新晚會PPT。作品在一天做好並得到對方認可,於是他想:“我能不能以心得總結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製作思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於是他寫了一篇文章,《搞定五大問題幫你一天做好一個PPT》發新浪微博,發微博時順便@了PPT圈的幾位高手,沒想到竟然得到@秋葉語錄老師的鼓勵:“非常好的製作總結,做PPT不在多,在於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快。”

這次經曆激發了他寫長微博的興趣。

2012年元旦,小巴到賣場做臨促——賣筆記本電腦。做臨促通常被認為是打醬油的,小巴並不是這樣想,他非常用心和其他三位店員創下了一天賣掉筆記本電腦36台的最高銷售紀錄。回到學校,他馬上從賣場、廠家、常促、臨促這四個角度談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沒想到竟然獲得微博大V@數據化管理的轉發評論鼓勵,隨後電信全國市場部經理粉了他的微博,鼓勵他嚐試手機的銷售。

這些經曆與小巴的專業似乎都不相關,他的同學也很不解,覺得他是做無用功,對找工作有什麼幫助呢?

寒假時,秋葉老師建議小巴:你其實適合做管理,為什麼不發揮自己的優勢呢?

在秋葉老師的推薦下,小巴開始看“管理聖經”《哈佛商業評論》雜誌中的100篇經典文章,並嚐試通過自己的理解將大篇的文字轉化成讀書筆記、思維導圖、PPT等形式分享到網上。沒想到第一篇文章轉發量竟然破千條,更讓人驚喜的是,@哈佛商業評論官方微博竟然轉發了小巴的作品,並私信聯係他:“請告知您的相關信息,我們將為您寄送最新一期的雜誌。”

再後來,《哈佛商業評論》前主編@陳雪頻邀請小巴到他的創業公司“智慧雲傳媒公司”做暑假實習生。要知道,陳總公司招聘的實習生都是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名校的本科生、碩士生。

一個不知名的二本學校的普通學生,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吊絲逆襲,這個故事對你有啟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