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社交(2)(1 / 3)

生活中常常有人敏感多疑,不僅影響到人際關係和情緒,更有可能讓我們遺憾地失去了一些發展的機會。其實,別人的一些態度多是別人的情緒反映,每個人都經曆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或許與你原本並無多大關係,過分敏感多疑,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外投射的反應。隻要我們學會欣賞自己,寬容自己,欣賞他人,寬容他人。這樣,你就能與人友好溝通,不被猜疑蒙上眼睛,突破自我發展的障礙,當你培養出必備的社交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將顯得從容。

自卑到想去坐牢

症狀表現

有些自卑的人在認知上不欣賞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貶低自己,以至於麵對別人的肯定和讚揚時也可能不知所措,不能坦然接受。他們行為退縮,因為害怕犯錯誤或遭遇失敗而不敢做事,與人交往時顯得被動,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融入新的團體,意誌薄弱,遇到挫折容易灰心喪氣,麵對困難時輕易放棄。

心理案例

小張說他想去坐牢,如果監獄生活真的像書上寫的那樣:有飯吃、有書讀、有犯友做伴,有獄警關心,他就真的想去。他覺得這比自己現在的生活強多了:一日一餐、無心工作、孤獨苦悶、絕望痛苦。

小張在一家企業上班,他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甚至連吃飯都不和大家一起去食堂,直到餓得饑腸轆轆,才硬著頭皮出去買點東西吃。與人交往時,他心裏特別緊張,不敢看人,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走路也懷疑別人在看著他、議論他,後來,就連有人坐到他旁邊,心都“砰砰”地跳。

從小小張父母就不讓小張幹這幹那,長大了卻要小張是個男子漢。家又窮,人又體弱無力,工作上又有些不如別人,社交又沒信心,這叫他怎麼挺得住?小張的朋友屈指可數,他內心極度自卑,嚴重的時候幾乎喪失社會功能,無法和別人交流,因為交流就意味著痛苦。小張沒有本領麵對別人真誠的目光,無法接受別人善意的幫助。小張用冷漠來掩飾慌張,用拒絕來換得所謂的“自尊”,小張用孤獨的痛來逃避交流的苦,他總覺得自己孤苦伶仃、麵目可憎、言語無味、感情脆弱、意誌消沉。這樣沒有意義的生活是難以忍受的,他甚至想到過死,一把剃須刀就足夠了!小張曾經那麼深深地理解三毛,可他始終不能說服自己走三毛的路。三毛走了,可她留下的是震撼心靈的美,而小張自己呢?如果小張死了就永遠隻能是個弱者了。小張一直在尋找一種解脫,窮思極慮,幻想能坐“安樂牢”。

心理診治

人的自我封閉和他怎樣看自己有關。不敢與人交往,是怕別人看不起,怕自己在他人麵前表現得不夠好。其實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自身的價值。每個人都有不如人的地方,但並非一無是處。應該想到,遠離人群後雖然減少了與人交往的煩惱,但這隻能保護心病,使自己越來越害怕與人交往,而且,孤獨、前途渺茫等感覺又隨之而來,成為新的苦惱。

多接受陽光與運動對於有這種焦慮的人有積極的作用。多活動活動身體,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作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或多或少改善一個人的心情。好的生活習慣,規律與安定的生活是他們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以愉悅的心情麵對每一天,凡事都要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期以增加個人生命的彩度與亮度。

完全允許自己表情不自然地繼續與人交談,就是鎮定自若。而持續以這樣的心理態度去反應的結果就是越來越自如的社交和越來越少的表情不自然的發生。而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扼殺不好的表情和內心的恐懼,就會永遠被它們死死糾纏。想到我必須完全擺脫和扼殺掉內心的害羞和恐懼,才能去社交去工作,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這些情況隻有用正確的心理反應方式不斷在實踐中去體會前進才能最終徹底蛻變,沒有任何其他途徑。

在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困難,不要求自己立刻就做得非常絕對,會有一個過程,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甚至是磕磕絆絆的過程,但是永遠不要偏離航道,永遠不要再回到錯誤的道路上。深刻理解和把握“接納就能蛻變”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