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做個心理健康的人(2)(3 / 3)

近年來,歐美各國音樂治療已被廣泛使用,許多醫院、養老院和康複機構,都采用音樂治療。臨床實踐證明,讓產婦聽音樂,能解除產婦煩躁不安的心情,有利於分娩。英國劍橋大學的口腔治療室還用音樂代替麻醉藥,成功地為200多個病人拔去病牙。在治療憂鬱型和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中,音樂更是被廣泛運用。

把所有的不快說出來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的不滿、憤慨和惱怒等負麵情緒被硬壓下去以後,盡管表麵上看起來泰然自若,仿佛已經風平浪靜,實際上他的內心深處依舊波濤起伏,由負麵情緒帶來的緊張和不安絕沒有擺脫掉,因為人的意誌或許可以控製情緒變動的外在表現(諸如麵部表情、姿勢舉止、語言談吐等),卻對機體內部的應激反應(因情緒變動引起的,諸如心率加快、呼吸加速、血糖升高、血壓上升、胃液和汗液分泌增加等)無能為力。如果應激反應比較小,持續時間比較短,又沒有積聚下來的話,對人體健康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一旦反應強烈,而且長期持續地存在,勢必使人體內髒器的正常功能受到損害,從而增大了高血壓、心髒病、消化道潰瘍等疾病再現的可能性。

由此,醫學心理學專家認為,擺脫負麵情緒,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把自己的煩惱和痛苦統統“說出來”,這種“說出來”具體有三種形式:

(1)在自己最尊敬、最信賴的人麵前敞開心扉“說出來”。推心置腹的交談雖然絲毫沒有改變自己的處境,卻可以起到“淨化”心理的作用。在交談對方的勸說、安慰下,胸中的抑鬱哀傷得到化解,精神創傷慢慢熨平了,從而真正恢複了心理平衡。

(2)自言自語地“說出來”。有些心理學家建議,生活中人們不妨經常和有意識地放開聲音向自己訴說。他們認為,自己的聲調有一種使人鎮靜的作用,可以調整頭腦中紊亂的思緒。一旦思緒理清,理智占據上風,就會覺得絕大多數的煩惱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

(3)采用寫日記方法“說出來”。把不愉快的、苦惱的事情以及自己對此的看法和想法寫下來,就等於向無聲的朋友傾吐心聲。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寫一個生活中最感憂慮和煩惱的事情,會使身心更健康。血液化驗的結果也表明,善於用文字的形式,吐露自己的憂慮和煩惱,對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大有益處。美國心理學教授詹姆斯博士在研究中發現,常寫日記還能降低血壓、增強免疫係統的功能。他說,如果你決定開始寫日記,應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每天寫日記20分鍾左右。由於日記不是寫給別人看的,你可以忠實地寫出你的心事,不要隱瞞,既要寫出正麵的也要寫出負麵的。他認為,當你把煩惱寫成日記後,你的煩惱隨之排解,心身會變得輕鬆起來。因此,寫日記的過程就是幫助我們了解與分析自己的煩惱的過程。詹姆斯博士曾叫一組人連續寫日記一周,記下情緒——對他們有影響的重要事項。結果在寫日記之後的兩個月內,他們去看醫生的次數減少了一半。日記能幫助我們換一個新的角度看自己,使我們正視那些煩惱的事情,如同在鏡子中看我們臉上的不幹淨的地方一樣,用不著別人提醒“該洗臉了”!詹姆斯博士認為:“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會成為我抵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因為寫日記可以把危險的壓力發泄掉,進而加強你的免疫係統,改善你的健康。”

生活中影響睡眠的惡習

1.途中瞌睡型

睡眠狀態:晚上熬夜,好在公司與家距離甚遠,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坐公車,隻要一坐下來就瞌睡,一路睡向公司。自以為聰明得不得了,沒影響工作,又不耽誤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