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釋放個性,找到自我擅長的那半畝田(3)(1 / 3)

1998年11月4日,經驗豐富、行事老道的政治家,綽號"帶頭人"的明尼蘇達司法部長漢弗萊(前美國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的兒子)和聖保羅市市長諾曼·科爾曼驚奇地發現,他們的對手傑西·文圖拉(綽號"本體")在州長競選中擊敗了他們,並且馬上就要入主州長官邸了。這位競選前普遍不被大眾和媒體看好的第三候選人,被廣大選民所熟知的更多的是他火暴的脾氣和做過職業摔跤手的經曆,他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崇高的追求而知名。但正是這位競選時沒有多少資源可以利用的候選人,卻贏得了37%的選票--這足以使他在僅有三位候選人參加、競爭異常殘酷的州長競選中獲勝。到底是什麼使得傑西·文圖拉認為他有信心可以擊敗民主黨和共和黨這兩位德高望重、老謀深算的候選人呢?

如果曾經有人問你"是什麼使你認為自己可以成功?",你也許會從傑西·文圖拉居於下風時絕地反擊的勝利中能獲得某種滿足。我們經常被別人問及這個問題,而提問者則通常是一直以來保護我們和培養了我們的人。他們的疑問一般情況下是出於對我們的幸福的發自內心的關心,但有時候則更多的是關心他們自己--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無所謂,因為兩種情況的負麵影響是一樣的。

我記得讀書的時候,非常喜歡籃球運動,並且申請加入學校籃球隊。當時除了我父親,我身邊沒有一個人不反複地問我:你為什麼要打籃球,要知道你個子並不高,其實你換也許踢足球不錯,你為什麼覺得你一定能成功呢,等等。而我的父親,感謝他的在天之靈保佑我,他從未表達過這樣的疑慮,隻是笑著告訴我,"兒子,照著你想的去做,隻要下定決心一切都能成功。"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勵,但是至於他是否在私下對我有過懷疑,或者擔心我可能遭遇失敗要麵對別人的冷嘲熱諷,我無從知曉,不過我很高興我當時沒有這樣想,我也全然不知道。後來我順利加入了校籃球隊,成為一名中鋒。我想很多人都過類似的經曆,當你決定去做某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旁邊就會有人問你為什麼這麼做,或者給你各種阻撓。如果恰好你足夠幸運,沒有接受他們的支配,無論他們對你產生過多大的疑慮,你都能獲得成功。自我意象是最寶貴的財富,它完全屬於你,並且會時刻提醒你:無論做任何事,隻要你下定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做成。在事情決定的一開始,也許你是興致勃勃,準備展露拳腳大幹一場的,但是遭到了家人、朋友的懷疑和批評,並且不幸地是你接受了他們的支配,那麼最終事情沒有做成,還增加了對自己的懷疑--認為自己所有決心都是毫無意義的。

你的每一個聲音都有意義

心理學專家納撒尼爾·布蘭登博士1994年在自己的圖書《自尊的六大支柱》中,將自尊定義為"我們為自己掙來的名聲"。

愛因斯坦4歲學會走路,7歲才識字,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笨蛋",長大後還因為對數學的一竅不通而被同事嘲笑,後來又被當成"空想家"。如果現在有個這樣的孩子,很可能被診斷為弱智和兒童多動症,需要長期治療。但是這並沒有阻礙他走向成功。為什麼這樣一個被人看做"腦子不靈光"或者"有前科"的人卻洗心革麵,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過上了充實的生活呢?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類似經曆,而且大部分人我相信都沒有愛因斯坦受到的非議多。無論在哪裏,他們的壞名聲都比他本人的影響還大,這成為他們非常現實的阻礙,甚至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些"壞名聲"已經深深地引入大腦,成為他們對自己的評價,能否將這些評價和非議置之不理,直接影響了他能否堅持下去。就像我們看到一個罪犯的時候,往往會看看他的過往,有沒有"前科",要知道犯過罪的人再次犯罪的比例非常大,但好在並不是100%。有些人確實犯過罪,但是他們能夠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縱使他們在監獄裏度過了一段時間,這段監獄生活並沒有使他對自己的評價更壞,而是引發對自身的思考,從中走出來,拋棄過去,重塑未來。別人的想法我們不能控製,別人的非議也不能掩蓋我們過去犯的錯誤,因為不了解甚至會對我們犯的錯有更深的誤解,如果不能忽略這些誤解和看法,它們會加深我們的錯誤,甚至阻礙我們未來走向成功。所以,除了通過時間和行動來證明自己,我們毫無退路。不過我們根本不用接受他人的成見,要知道這世上最了解我們的,無非是我們自己了。他們的成見未必合理、客觀。如果用一些錯誤的想法阻礙了我們自己,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過好今天,無愧於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