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成功型性格所具有的要素與特征(3)(2 / 3)

自我排斥的影響

如果麵對外界的排斥,我們很多人都會感覺無法承受。譬如一個推銷員,他的工作過程中要麵對很多拒絕和否定。所以我們看到那些垂頭喪氣、覺得自己事事不順的推銷員往往是初出茅廬剛涉足這個領域的年輕人--對於他們,來自外界的排斥要比想象中多太多。不隻推銷員,演員、歌唱家、作家、演講家、運動員等等職業,都要麵對公眾和媒體的批評或者否定,他們都可能接受不了巨大的壓力而放棄或者失敗。不過,自我排斥的影響要比來自外界的批評和排斥影響大得多。每個時代和環境賦予人們不同的標準,人們通常自我排斥和自我否定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如果女人排斥自己,大多是因為她們達不到當前身材流行的三圍尺寸和標準。20世紀20年代,許多女性由於胸部飽滿而自慚形穢。男性化的體形風靡一時,而飽滿的胸部讓人諱莫如深。之後,流行趨勢的方向開始顛倒,如今,許多年輕姑娘由於沒有40英寸的渾圓胸部而徒增苦惱。在20世紀20年代,女士們經常去整形醫院對一生說:"請將我胸部的尺寸減少一些,讓我變得像某某人。"到了60年代,這種懇求變成"請將我胸部的尺寸增大一些,讓我變得像某某人"。這種把"某某人"作為榜樣或者標杆的情況太多了,但是她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渴望和某某人在某一方麵完全一致或者要比某某人還要做得好的時候,其實是在犯錯。這種錯誤導致的後果非常嚴重。簡單地說就是矯枉過正,許多追求苗條身材的女孩子強迫自己少進食,或幹脆不進食,傷了身體,甚至得了厭食症而死亡。天才歌唱家卡倫·卡朋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顯然這隻是無數自我排斥造成的悲劇之一。人們常常以別人作為標杆,對比自身並且樂此不疲。自我排斥和自我貶低就是這樣來的。他們喜歡暗暗較勁,不希望輸給某個同事、朋友或者鄰居。甚至有的人認為自己下巴太尖、太胖、皮膚不太好、牙齒稀疏等等原因,就斷定自己"一無是處",完完全全的否定自己。但是我們不應該自我排斥,應該努力地嚐試自我接受,縱使也許我們某個方麵確實不如別人。自我接受,就意味著承認自己是一個綜合的、唯一的存在。既有他人不能比擬的強大力量,也有無法超越別人的弱點、既博學又無知、既美好又有一些不值一提的小缺點--事實上,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如此。也許你現在因為不如艾瑪的腰圍小而悶悶不樂、自我排斥,但是你不知道隔壁的艾瑪也正在羨慕你一頭漂亮的金發……這種事例太多了,當每個人脫下外衣,顯露出靈魂,你會發現,他們遭遇的挫折和困苦一點也不比你少,任何人都不足以成為你攻擊和排斥自己的理由。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的,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我們當中每個人也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獨特之處,通過自己獨有的方式去爭取自我接受,哪怕隻有一點點,那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快樂和成就,也不會留下遺憾。

想要自我提高,就必須通過自我引導的合理方式來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意味著完完全全做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最特別的,你就是你。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而是為自己感到羞愧,拒絕自己、排斥自己、憎恨自己,甚至拿本來很美好的自己來與那些虛幻的偶像相比,那麼它就不會成為你最大的財富、最忠誠的盟友,同樣也不能從它身上獲得巨大的潛能和力量。

逆商的意義

很多年來,智商一直是學術界和思想界討論的焦點。事實上它的作用是預先確定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能夠走多遠。但是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判斷一個人未來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其實不是智商,而是自我意象的狀態。退一步講,智商在成年以後,還是可以提高的。也就是說它的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

1967年來,一位名叫保羅·斯托爾茨博士的管理顧問一直在研究人怎樣應對逆境。它是自我的一部分,或者說體現了自我意象的形成,是可以通過科學的眼光來衡量的。人們麵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麵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就是逆傷。斯托爾茨博士說,隨著人步入社會時麵臨越來越多的困境,擁有高逆傷顯得非常重要。他通過調查,來確定人們每天要麵對的負麵事件有多少。這些事件包括航班推遲、在公共場所出醜、某個老客戶突然撕毀合同不再合作等等。這些負麵事件的數量是逐年遞增的。通過研究,斯托爾茨博士說高逆商的人往往具有三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