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驅散情空迷霧:情感心理(3 / 3)

馬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18歲的女孩。我心中有許多苦惱的心事想和您說。最痛苦的是有一件醜事一直壓在我的心中,壓得我真是太難受了。我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可是我的經曆是一般女孩都沒有過的。小時候,我爸爸最疼我。我跟爸爸在一個屋子裏睡,就我們兩個人。我不知道那是我幾歲的時候的一天半夜裏,爸爸吻了我,我當時睡得迷迷糊糊的,也就沒有拒絕爸爸。後來的情形,我就不知道了,也許我睡著了。後來,好像過了半年左右的時間,爸爸又一次那樣對我,而且還摸了我的乳房。我當時想反抗,可又沒有反抗,因為爸爸最疼我了,我也就順從了爸爸。可是從那以後,爸爸在沒人的時候,經常那樣對我,而且有一次還……我不肯讓爸爸碰我身體最重要的部位,我不想爸爸讓我提前作女人,不然,我還怎樣活下去?我是不情願的,可是我又無能為力,我真的無法再說下去了……馬老師,我該怎麼辦?求您幫幫我,不要讓我再這樣痛苦下去了。我想把快樂留給將來,不想現在給爸爸……馬老師,您救救我!您告訴我該怎麼辦?

一個痛苦的女孩

危險,女孩的處境很危險!雖然已經很晚,可我的睡意全消。我重又開機,給女孩立即複信——

痛苦的女孩:

你好!很感激你對馬老師的信賴。

知道了你的處境,馬老師對你深深地同情和擔憂,一個不幸的女孩啊,而且可能麵臨更大的危險!全國各地的來信很多很多,馬老師還是先給你回信,馬老師真怕你遇到更大的麻煩和不幸。但是,由於你的問題的特殊性,由於替你著想,由於馬老師怕這封信出什麼意外給你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馬老師這裏先告訴你一句最重要的話:一定不能再有絲毫遷就,一定堅決說“不”!一定!由於有些情況比如家庭情況你沒說具體,加上信中不好一切明說,馬老師也不好多講。馬老師建議你在周六晚撥通馬老師的心理谘詢專線,或者,你可以前來當麵谘詢,以便給你更具體的幫助。如果你相信馬老師,就請你及時和馬老師聯係。馬老師一定幫你度過危機。

記住,眼下你最需要做得就是,一定不能再有絲毫遷就,一定堅決說“不”!一定!

心理谘詢師馬誌國

不久,女孩撥通了我的心理谘詢專線,約定了前來求詢的時間。

坐在我麵前的時候,女孩話沒出口淚先流,伴著淚水講述了她難言的故事——

我媽媽沒有文化,又是急脾氣,小時候媽媽也不給零花錢。所以,從小我就不喜歡的和媽媽在一起。從小爸爸就很疼我,很寵我,對我很溫存,要零花錢給我很隨便,我也愛和爸爸在一起。有時候爸爸和媽媽爭吵,我總是偏向爸爸。那句“世上隻有媽媽好”,在我心裏一直是改成“世上隻有爸爸好”的。大約我十來歲的時候,一天晚上,爸爸說去另一個屋子睡。我就撒嬌地一定要和爸爸在一起。於是,就發生了信中說的那樣的事情。此後,這樣的情形就經常發生了。而且每次事情過後,爸爸都給我零花錢。有時候,就是白天,家裏隻要還剩我們兩個人,爸爸也會把我抱在懷裏,親吻擁抱。但是那時我還小,沒有特別的感覺。

再後來,我長大了,我們父女經常像戀人在一起一樣的親近纏綿,所有該發生的都發生了,甚至爸爸還強烈地要求和我發生性關係,但是我堅定地守住了最後一道防線。一次,媽媽去了舅舅家裏。晚上我放學回家,看到家裏又剩下我和爸爸兩個人,我知道又該發生曾經發生的故事了,我有幾分害怕,又有幾分說不清的渴望。果然,晚飯後爸爸又和我擁抱在一起,我說這樣不好,可是無力掙脫。他撫摸著我的臉龐,撫摸著我的雙臂,撫摸著我的乳房,撫摸著我的身體的各個部位。我好像被一股電流擊倒,全身酥軟,不能自持,順從地依偎在他的懷裏。雖然我心裏想著,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但是,不知是一種什麼力量讓我癱軟地不能動彈,一任他的撫弄溫存。慢慢地我感覺他的手移到了我的兩腿之間,慢慢地滑到了我的下身,一股更強大的電流衝擊著我,我無力地輕輕地呻吟著,我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時候,他猛然緊緊地抱住我,有力地壓在我的身上,我沒有拒絕他。忽然,我感到他已經把我的內褲退掉,他已經觸到了我的最隱秘的部位。我猛然驚醒,奮力坐起來:不要,不要,不要這樣!我連連地說,隨後我哭了。他開始安慰我。我們一夜相安無事。我慶幸自己守住了最後的一道防線。

一次,在爸爸和我親近溫存的時候,他問我,這樣是不是很好,很願意這樣?我問他,你呢?他說很好,他說他愛我。我說,不是可以和媽媽這樣嗎?為什麼還要和我?他說,你和你媽媽不一樣,我更喜歡你,更願意和你這樣在一起。我說,我很不願意。他說,是真心的嗎?我說,是真心的。此後,爸爸好久沒有再那樣待我。

可是後來又舊病複發,一次又一次……

給您寫信是在最近一次爸爸又這樣對我之後的一天。他酒後沒完沒了地說我,又是學習,又是生活,又是交友,沒完沒了,沒完沒了。於是,我感覺很不平衡,我都付出了那麼多的犧牲,你怎麼還對我這樣?今後會怎樣?於是就越想越難受,越想越感到這樣不行。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我插話道:“你有過和別的男孩的感情故事嗎?”

“爸爸對我說,不能和外麵的男孩交往,不能像有些男孩女孩一樣談情說愛,要我隻和他那樣,不能和別人在發生那樣的關係。”女孩說,“但是,我有過一次。那是和一位體育老師。但是後來我知道我們是不可能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我逐漸平靜下來。我和男孩子的確沒有過什麼感情……”

麵對女孩茫然無助的眼神,我的心很痛。心理谘詢師不是道德家,簡單的道德評判也不是心理谘詢的主旨,心理谘詢是為了幫求詢者看清當事人的心路曆程尋求心理自救。但這段故事的確潛藏著很大的危險。因為這是一場人的原始本能衝破了社會規範、違背人倫常規的變態的父女畸戀,是一場邊緣性的(即沒有發生性交)亂倫。

研究發現,亂倫是性對象取向的偏移和倒錯。就狹義的即有血緣關係的亂倫而言,先天的素質性的是極少數,占總人口的百萬分之一二,大多數是後天的情境性的,占總人口的萬分之一二,有的認為在萬分之五左右。其實,這樣的數字並不很確切,人們能夠了解的情況比實際的情況要少得多。因為這種行為比同性戀更不願公開。

人的性本能原本指向性是很隨意的。人類開始的婚姻就是雜婚,沒有什麼界限,不論什麼血緣的。是後來世世代代的生活讓人知道了性關係應該有所禁忌。於是,親子之間的性行為在社會規範中被嚴格地禁止了。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類的理性的產物。於是,人的可能指向親子的性本能的神經聯係被抑製了。於是,在常態下親子之間不會有性的衝動和欲望。但是,被抑製的先天的本能的神經聯係並非徹底消失了,在一定條件下它還會被激活。於是,就有了與人類社會規範相悖的“亂倫”行為。此時,人的原始本能一旦衝破了理性的約束,人就會成了怪物,成了惡魔。

精神分析學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人的意識活動是人格力量相互作用的一種產物。“本我”是人格中與生俱來的最原始的潛意識結構,貯存了包括性的本能欲望;而“自我”既可感受內心環境,又可感受外部世界,是人格的主宰,它可以判斷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哪些欲望可以得到滿足,哪些欲望要封鎖在潛意識中;而“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也就是常說的良心和理性,它是人格結構中的最高監督和懲罰體係。心理常態下,“自我”和“超我”忠於職守,認真履行“監督”職責,人的內心世界中本我、自我、超我相互製約,處於動態平衡之中,人的內心得以安寧。但當處於異常情境和心態下,人的心理平衡機製遭到破壞,意識能力降低,自我、超我的力量削弱,無法認真履行“監察官”的職責,而“本我”裏被封鎖的包括性在內的欲望強烈地尋求釋放,自我、超我無法阻擋本我的衝擊,於是以前被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性能量便成了一匹野馬。

那麼,讓這對父女陷入畸戀的異常情境和心態是什麼?

就發生亂倫的家庭方麵的情境誘因說,單親家庭、夫妻長期性失諧、居住條件差以及過分親密,常常誘發亂倫。就這段故事說,後麵三個誘因似乎都存在。首先很可能存在夫妻性失諧。女孩的媽媽可能有影響夫妻生活的身體因素,父親便在女兒身上尋求出路了。媽媽心裏可能明白這些,但她有意無意默認了爸爸對女兒的亂倫舉動。此外也存在居住條件以及過分親密的問題。

但這隻是外因,重要的是異常心態。

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透視,從父親方麵說,父女畸戀多源於父親的“洛莉塔情結”和“戀女情結”。《洛莉塔》是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巴科夫於俄國革命後1919年逃亡美國後寫成的一部小說的名字。這部作品是以一個中年男子執著地追求一位少年美女,並以愛情的破滅為主題的。後來,心理學便借用來有了概念,主要是指中老年男性在潛意識中具有的一種被壓抑著的對年輕女性的性愛心理。洛莉塔情結的實質是戀女情結的變形。男人的戀女情結是女孩的戀父情結的一種對應的心態,指父親潛意識裏對女兒的性愛心理。因有李爾王獨愛其女的古希臘傳說,所以又稱“李爾情結”。通常,戀女情結常常以變相的形態表現出來,即壓抑了對女兒的性愛,以與女兒同齡的少女作為一種替代性的角色,表現為對年輕女性的性愛心理。這便是通常一些中老年男性愛戀年輕女性的潛意識根源。但是在很少的情況下,戀女情結也會直接表現出來。顯然,這位父親的戀女情結是較重的,因而沒有轉化為洛莉塔情結,而直接表現為對女兒的愛戀。從女兒方麵說,不少女孩都有親父疏母、愛父嫌母的“戀父情結”。這個女孩的戀父情結是比較明顯的。這樣父女雙向互動的結果便形成了“父女互戀情結”。導致女孩和父親的早期親密關係的正是這樣的情結,不能說是性。一個幾歲的幼女不可能對父親有什麼性愛欲望,父親對幼女的親密也難說是性的驅動。但是,父女互戀情結不能及時化解就會導致父女畸戀。隨著女孩的長大,父女的親密接觸便具有了性的意義。先是女孩的軀體激發了父親的性本能,繼之是父親的親昵誘發了女孩的性體驗。特別是女孩進入青春期後,沒有及時消退的戀父情結導致了“牛犢戀”,即向往年長異性的性心理。這不僅從她和父親的關係中可以看到,還可以從他對體育老師的感情中看到。這時候的父女互戀情結,已經演化成相互需要的兩性的情愛以致性愛,釀成了一段有違人倫的父女畸戀。顯然,父女雙方都懷著自責自罪,隻是給零花錢和接受零花錢實在不足以補償心理的失衡。

盡管我們這樣進行心理的解讀,盡管我們承認父女畸戀是一種性變態,是心理病,但這種行為一樣要受到道德的審判。在這場父女畸戀中,當然主要責任在父親,可女孩不是完全沒有責任的,她不是純粹被迫的。但是,女孩又分明感到這樣下去是可怕的,於是,心體驗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於是,陷入惶恐不安之中,於是,開始了自救的行動:向心理谘詢師發出了求助的信號。

怎樣才能幫助他們終止這樣的畸形的父女戀情?

因為前來求詢的是女孩,因為女孩自身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我隻能最大限度地幫助女孩自救了。於是,我講了上麵的道理,之後請她先談談自己今後的打算怎麼辦。

“我隻有等畢業了,自己到很遠很遠的一個地方去上班,躲開這個家,才能逃避。”女孩說。

“你逃避的是什麼呢?你逃避的是自己的心。這進一步表明你在這段故事中不是完全被動的角色。所以,盡管你確實現在就要回避和父親的接觸,但根本辦法不是逃避。”我說,“你說那次你父親聽到你表示很不願意的心情後,他很久沒有再那樣待你,這是因為你的話讓他的‘父親’角色心理又占了上峰,壓抑了他作為男人的性別角色心理,也就是‘自我’和‘超我’恢複履行對‘本我’的監督職責,讓他重又用父女關係審視你們的交往,而不再僅僅用男女的關係來審視你們的交往。父親角色在心中複活以後,父親的良知讓他不忍傷害女兒。這給你什麼啟示呢?”

“今後,要看我自己能不能堅決說‘不’了。”女孩領悟地說。

“對,關鍵的就看你自己了。”我肯定地說,“你已經長大,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女孩。一個成熟的女性的身軀和成熟男性的親密接觸是讓人難以理性把握的。任何的肌膚之親都會喚起你們父女內心的原始的性本能的衝動。也許,以前你們還總算把握住了不超越最後一道防線。在以後你發育的越來越成熟的日子裏,就難於守住最後的防線了。果真如此,那將是怎樣地可怕的結局?你不難想像你們這種畸形的父女戀情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必將毀掉你的未來,毀掉你們整個家庭。所以,為了你的美好的未來,你一定堅決地說‘不’。如果說過去你父親的良知跑掉了,那麼你堅定地拒絕,就會讓他的良知複活,在拯救自己的同時,也拯救了你的父親,拯救了你們整個的家庭。這樣說來,似乎把整個的責任都壓在了你身上,似乎是過於沉重了,可是……”

“您不用說了,我一定能夠堅決說‘不’,一定能,您放心吧!您會聽到好消息的!”女孩的堅毅的神情讓我心中有幾分釋然。

讓我的心不能徹底釋然的是,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我沒有得到反饋信息。我知道心理谘詢師常常難於完全把握事態發展,我常常為此感到遺憾。但願女孩的難言故事的尾聲不再難言。我心中時時默念著。

就在我忙完一部書稿草擬本文的一個周六晚,我的心理谘詢專線忽然傳來一個似乎熟悉的女孩的聲音:“馬老師,我是得到過您救助的那個女孩,現在終於可以告訴您好消息了:堅決說‘不’,已經讓我跳出了漩渦,我現在考進了一所中專,開始了住校的生活。我想,以後我們父女會讓親情相連的。現在我好輕鬆,從沒有過的輕鬆……”

哦,真是一個善於自救的女孩!一個女孩得救了,一個家庭得救了。我和女孩一樣,心中好輕鬆,好輕鬆。

故事結束了,我的思緒不止。在現實生活中,親子畸戀(包括父女畸戀或母女畸戀)大多是境遇性的,道德的規範和境遇的限製比較容易促使“亂倫柵欄”恢複履行職能,當事人往往可以較好地主動控製。在親子畸戀中,往往親代一方是主動方,子代一方是被動方。這樣看似乎是從主動方入手解決更好。但是,一般此類問題多是子代來求助的。再者,血緣關係的親子畸戀,極少完全一方強迫另一方的情況,通常是子代由開始的被動而逐漸不再完全被動而逐漸變得有主動成分。所以,心理幫助首先主要是對被動方的心理支持,恢複亂倫柵欄的職能,提高其倫理觀念和防衛能力。一是被動方堅決說“不”,這是關鍵。二是被動方與主動方隔離分居。三是求得第三方(即母親或父親的)支持。四是及時地求得心理谘詢工作者的幫助。當然,作為主動方更應采取現實措施積極自救。

同時我們應看到,平時注意異性家長和子女的接觸方式和程度,是預防誘發親子畸戀的根本措施。異性家長與子女避免過分親昵,鼓勵子女和同齡夥伴交往,都有助於子女及時化解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促進子女性別角色心理的健康和成熟。

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演繹奇異的愛

@@@溫情的愛

一年前,23歲的倩影還是一個純情女孩。倩影是獨女,幾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她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美院畢業後分配在一所山區中學作美術教師。

純情的女孩不愁嫁。不久,好心人牽線搭橋,成熟沉穩、樸實忠厚的成為走進了倩影的生活。成為大倩影幾歲,在家中是長兄,由於幫父母供小妹讀書,沒有較早地考慮自己的婚事,現在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自從和成為相識,倩影找到了心靈的依托。成為最大的特點就是知道疼人,對比自己小幾歲的倩影,更是嗬護有加,關懷備至。

第一次得到男人嗬護的倩影,感受到了心靈的慰藉,她感覺自己是個幸福的人。和成為相識半年後的一個晚上,倩影依偎在成為的溫暖的懷抱裏,她傾訴著自己的心聲:“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扔下我們母女而去了,母親給了我無限的愛,但是我的心一直總是空落落的,好像不能靠岸的一葉小舟。在你的懷裏,我的心才有了安寧和溫馨。”成為給倩影輕輕抹去兩腮的熱淚,愛憐地說:“你就是我的好妹妹,我會好好照顧你,讓你安寧幸福。”倩影靜靜地閉上了眼睛,成為給倩影一個溫情的吻。倩影似乎有一絲缺憾,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他知道這個男人是可靠的。

一年後,鮮花盛開的日子,倩影成了成為的新娘。

有了自己的家,倩影有了更實在的溫馨和幸福,他的心靈之舟有了一個停泊的寧靜的港灣,小倆口日子過的安寧而又甜蜜。

@@@激情的愛

在這個溫馨的小家中,有一個常常光顧的客人,他是倩影的同事,同一單位的音樂教師京頤。

京頤和倩影同齡,比倩影晚一年分配到這個學校,一直在同一個教研室辦公。京頤的父母都是音樂工作者,也許是家庭環境的熏陶,讓他走進了音樂的天地。京頤滿身的青春朝氣和藝術氣質給人強烈地感染。也許是音樂與美術的相通,倩影和京頤成了好朋友。由於倩影此時與成為正值戀愛的季節,倩影和京頤無所顧忌地自由自在地交往著。京頤身上的藝術細胞不斷地放射著迷人的光彩,讓倩影的心靈多了一份充盈。工作之餘的休閑時光裏,京頤的坐在鋼琴前,他手指下流淌出的美妙的旋律,總是把倩影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天地。倩影也感到在這個單位裏,隻有京頤最能讀懂她的畫。不久,兩個人約定再次進修學習,於是閑暇時間就多了許多共度時光。兩個年輕人就像兩個孩子,快活的生活著,坦然地交往著。

成為知道京頤和倩影的友好關係。成為愛倩影,把倩影的好朋友京頤看成是一個小弟弟。所以,京頤成了成為家中的常客。

那是婚後的一天,倩影為了應考下班後正在臨摹一張裸體畫,剛好被教導主任發現。教導主任眼神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絲不滿。隨後,校長找倩影談話了。雖說沒有直接批評,但倩影能分明感受到一種壓力。倩影向成為訴說心中的苦惱。成為是個善良的人,他喜歡息事寧人,就勸慰說:“如果有什麼不好,咱就不畫。”倩影知道成為的善意,但是她沒有獲得被理解的感覺。自然,京頤又成了倩影傾訴的對象。人的文化生活氛圍對人的心靈就是有那麼大的影響。京頤和倩影的確多一份心靈的相通。在京頤這裏倩影感到被理解的快慰和激動。

人的心態竟是這樣捉摸不定,伴隨著快慰和激動,倩影感覺京頤能讀懂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點心動,心中忽然萌動了一種對京頤的異樣的感覺。這些都是和疼愛自己的丈夫在一起時不曾有過的感覺。

互動,是人的心靈交流的一個法則,京頤也感受到了對倩影的心動。不久的一天,京頤明確地中斷了與別人介紹的交往了兩個月的女友的關係。倩影感到震驚,問京頤為什麼,京頤沒有作出任何解釋。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感情在悄無聲息中變化。倩影意識到感情的天平正悄然向京頤這方麵傾斜。她在審判著自己的心:成為不愛你嗎?你對成為沒有愛嗎?你為什麼不能管住自己的心?

一個晴朗的周末的早晨,倩影要去寫生。丈夫正好加班,便讓京頤相伴。他們帶好了用具,早早地奔向離學校不遠的後山。在大山的懷抱中,他們心曠神怡地忘記了一切,當然也忘記了天空正在凝聚起烏雲。午後,倩影的畫筆還在不停地畫著,隻聽雷聲傳來,他們才意識到大雨將臨。看來跑回學校是來不及了。這時,他們才開始尋覓避雨的地方。雨點已經打在身上了,他們才發現一個小山洞。他們嬉笑著跑進山洞的時候,全身已經淋濕了。一個小小的山洞,讓兩個年輕人的肌膚貼在了一起,彼此能夠聽到怦怦的心跳。忽然,笑聲沒有了,兩個人的眼睛靜靜地相互注視著。還沒有退去笑容的臉上,兩雙眼睛交流著一種動人心魄的光,直入彼此的心靈深處。猛然又一次雷聲大作,兩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倩影感到了一種從沒有過的渴望,強烈的渴望的湧動,然而,一個長長的吻直到陣雨過後晴空萬裏的時候。

倩影回到家中,丈夫還沒有回來。坐在沙發中,她什麼也不想做,她隻是靜靜地癡癡地想啊想,她回味著剛才的一幕,回味著尚未消退的感覺,她弄不清自己的心是怎麼了,她隻知道和京頤在一起體驗到的激情是和丈夫在一起從來沒有過的。她說不清這到底是為什麼,也不敢對丈夫言說,她隻是默默地進行著強烈的道德批判。

但是,道德批判沒有壓抑住自己的心,倩影和京頤情愛之火燃燒了起來,已經難於熄滅。

@@@愛的戰火

事情終於傳到了成為的耳朵裏,他不相信別人的傳言,他知道自己的妻子不是水性楊花的女人。

但是,倩影自責得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親口和成為訴說了心中感情的煎熬。這是一個靜靜的夜晚,倩影對成為深懷愧疚地說:“我知道你對我十分的疼愛,我對不起你,我不說出來心裏快受了了,今天我要毫不保留地說給你,任由你的懲罰。我感覺我們之間好像不是愛,在京頤身邊我才能找到那種愛的激情。可是我心中還有你,放不下你……”聞聽此言,成為誠實善良的心仿佛天塌地陷了一般,哪裏還顧得上再給倩影什麼疼愛和嗬護,哪裏還顧得上倩影的迷惑怎解?成為雖然不會肆虐,但他也暴怒了:“那麼,你到底愛我們哪一個?”

“我,我真的說不清,我不是好女人,我……”倩影泣不成聲了。

善良並不等於軟弱。成為決定,要去和京頤決鬥。

成為自從和女友分手,心靈就開始了煎熬。他知道,他不能欺騙自己。可是道德的戒尺時時激打著他的心:你在奪人所愛!你要受到懲罰!當成為闖進京頤的房間的時候,京頤準備好要打要罵要怎麼樣任由成為。但是,他沒有回避對倩影的感情,他明確地說,他知道自己做了“第三者”,但是最初他不是有意的,現在他真的愛倩影。他說為了倩影不想決鬥,但是……

正當此時,倩影哭著跑到了這裏。麵對兩個仇敵一樣的男人,她泣血哭訴:這都是我的錯!

我們都是凡人,麵對生活的困境我們的心往往同樣會陷入困境。在陷入情緒化之中我們往往很難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途徑。於是,對同一個女人都有真愛的兩個男人最終還是決定,讓決鬥來作出判決。

一場愛的戰火隨時爆發!

@@@愛的奇跡

事情竟然如此地出人意料。明天就是決鬥的日子了,今天倩影卻生病住院了。讓兩個男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倩影患有腦瘤,病情危急,需要手術。

一個青天霹靂!驚雷陣醒了兩個男人,麵對病床上的倩影,他們胸中的滿腔怒火熄滅了,他們心中的狂濤巨浪平和了,他們的頭腦恢複了理智,他們不約而同作出了又一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治好他們心愛的女人的病。

兩個你死我活的敵手,不用任何的溝通轉瞬成了成了最好的盟友。他們為病床上的同一個女人竭盡著自己的全部的所能。

十分慶幸的是倩影的腦瘤診斷為良性的。但是醫生也也有話在先:必須長期的治療和精心養護。在治療過程中,成為感到京頤對倩影的疼愛關心比自己一點不差,而且比自己還多一層感情。這層感情是什麼?成為深深地反思自己和倩影的感情。他感到自己和倩影之間是有著真愛的,但與京頤和倩影之間相比缺少的是那種男女之間特有的激情和心動。倩影是愛自己的,但好像一個女孩對父兄的感情,對京頤更像戀人的愛。他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知道倩影不是壞女人。他的善良和寬厚告訴他,應該讓病床上的倩影多一份心靈的愉悅和滿足。

於是,在倩影病情已經平穩的一個晚上,成為和京頤靜靜地坐在了一起:“我知道你更能讓倩影心靈愉悅起來,從明天開始,你就多陪陪倩影在床前,由我來做好一切外麵的事情。”望著成為誠懇的目光,京頤握住了成為厚實的雙手。

愛是可以創造奇跡的。不久,倩影走下了病床,她痊愈了!醫生說這是前所未有的臨床病例。麵對兩個男人的愛,她隻能用幸福的淚水來訴說,是他們的最真摯的愛拯救了她的生命。

也許有人說,此時兩個男人相互的謙讓才可以顯現男人的大度。但那樣能夠給倩影幸福嗎?不,那是對倩影人格的一種傷害!倩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不是一個隨便可以轉讓的財產。

京頤的態度十分明確:愛的選擇權利在倩影,一切由倩影!

麵對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兩個男人,倩影如何能夠選擇?她該怎樣選擇?

成為到底是個成熟的男人,他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思量已久的話:我愛倩影,但我看出來,倩影對我更像對一個大哥哥。讓我就做倩影的哥哥吧!

倩影撲進成為的懷中,從未有過地痛快地哭訴著對成為的真情,對父兄一般的真情。

故事的尾聲是美麗的,倩影與京頤品嚐到愛情的果實的時候,成為也重新擁抱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新娘。

@@@心理解讀

人們喜歡拿道德來評說愛,但愛常常不是用一個道德可以解說清楚的。當我們用心理學的眼光來審視上麵的愛的故事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倩影對京頤的感情存在著明顯的戀父情結。

在性心理發展過程中,女孩在童年或多或少或隱或現都有過一個戀父情結,是性心理發展的必然環節,成人後一般都會自然化解,對婚戀不構成影響。有人戀父情結過度,對婚戀的影響通常表現為難於接受父親之外的異性。令人費解的是倩影的戀父情結的表現有點怪,怪就怪在倩影從小失去了父親何以存在戀父情結?戀父情結何以沒有影響而是促進了她對成為的接納?這是因為,倩影從小失去父親,這使她的童年沒有實際地經曆“戀父”這一性心理發展環節。但這並不等於她沒有戀父情結的存在,隻是被壓抑到了潛意識中。她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戀父情結始終沒有得到化解,從而讓她心靈深處一直懷著對父兄之愛的潛在渴望,懷著補償戀父情結的潛在渴望。就是說她的潛意識中無時無刻不在渴望戀父情結得到補償。成為出現在倩影生活中,由於生活經曆以及由此而來的人格特征,正好讓他扮演了滿足倩影的戀父情結的替代性的角色。這一角色激活了倩影被壓抑已久的補償戀父情結的需要,倩影在成為的身上獲得了戀父情結的補償。可以說,倩影與成為的愛是真誠的,卻是錯位的,他們的之間發生的是一段錯把親情當愛情的故事。後來,與京頤的交往中,倩影心中的本源的兩性之愛被激活了,她體驗到了這種與親情不同的感情,使她心中的愛情開始了新的定位。可以這樣說,倩影在成為那裏補上了性心理發展中戀父情結這一課後,才在京頤這裏找到了成熟的兩性之愛。這,便是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愛的故事的心理解讀。

由於人們行為感情的動因常常是潛意識的心理活動,所以人們常常難於讀懂自己的心。但是,隻要我們的愛少一些狹隘,多一些博大,愛的故事就會多一份美麗。願故事的主人公的博大的愛給他們釀造更美好的生活。

“網戀情結”:你“戀”的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段網戀故事——

如同所有的網上之戀始於偶然一樣,我跟“華爾茲”在聊天室偶然相遇了。如果是在大街上走著,突然看到一個男人——我斷定是個男人在獨舞“華爾茲”,誰也會投過一些目光,這目光除了好奇,更多的是懷疑,懷疑這個男人大腦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可在網上看到了這麼個名字又是另一回事,這大概就是網絡的魅力之一吧一一為每個人都提供了一個隨心所欲的空間。我當時突然感到眼前一亮,很驚訝他怎麼和自己有點不謀而合,因為我的網名叫“狐步舞”。

我們聊起來了,我打趣地問他是不是經常邊走邊自個跳華爾茲,他說倒是一直想這麼幹,可就是不敢,所以來到網上邊走邊舞,隻有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空間才能實現他的心願。生活中他是個穩健的男人,而且年近四十。我便也告訴他,我雖然也叫“狐步舞”,可沒他想像的那樣能歌善舞充滿魅力。我還告訴他,自己也是個年過三十的女人。於是,我們的交談開始有點尷尬,這個年紀的人上網聊天似乎有點不正常,潛意識似乎都想要解釋些什麼。他便開始說上網主要為查資料,閑暇之餘就順便進了聊天室散散心。我說我也很少來聊天室,來了也隻是看看,感受一下小男生小女生們的青春活力。

聊天別別扭扭地擱淺在那兒,我們仿佛看到了網各那些“破洞”般的空白,這空白裏隱藏著一個已婚男人和一個已婚女人的某種心理需求。

“你是不是喜歡跳舞?”他問。

“我不會跳舞,我喜歡看人家一對對地翩翩起舞。”

“那你一定是個充滿幻想的人。而且生活得也不怎麼如意吧。”他說,成熟男性果然有雙洞察世事的眼睛。“你也一樣吧,要不該和妻子多聊聊。”我反唇相譏。我們最後還是互留了電子信箱的號碼。

幾天之後,我們在網上聊的話題多了,自然包括各自的家庭。一位作家說過:“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是我們的不幸卻很相同,像兩隻受傷的狼在夜色中一起舔著傷口,淩晨兩點才在一聲聲的晚安中告別……後來,我們甚至聊過通宵,有一個話題我們是永遠不觸及的,那就是不問對方的“那一口子”為什麼還沒歸家?

和丈夫以外的另一個男人在夜深人寂時私語,我無法說清自己在感謝“華爾茲”那一束束虛擬的玫瑰時的表現是不是有些放蕩……

“我不是那種人,我希望你不要把我看作……”我有些吞吞吐吐。

“我沒說你是那種人,也沒把你看作什麼。”他倒直截了當。

我們都哈哈大笑了,似乎都感覺到如釋重負。聊天的話題頓時輕鬆了起來,我們談得很有分寸卻很深入。

好幾天沒開電腦,上網收信居然一下子收到了二十幾封——全是“華爾茲”的來信。一封封讀完後,我突然有了流淚的衝動。幾天沒有我的消息,“華爾茲”像個剛墜入情網的小男生一樣瘋狂了。他表露了他的感情,說並不想幹擾我的家庭生活,隻希望我能接受他的敬慕。我和“華爾茲”又聊了一個通宵,不得不承認“華爾茲”是個優秀的男人,並不是個網上的“花花公於”,他其實很真誠。我想我們都是茫茫人世裏不安份的那類人,物質生活再好,也還是要尋求一些靈魂上的東西,尋找一種情感上的寄托……

兩個多月下來,我也不知和“華爾茲”算不算是網上情人,我每天都能收到電子賀卡和郵件,一天不上網和他聊聊就心中悵然若失。

不過,我隱穩感到對“華爾茲”產生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依戀是對丈夫的一種背叛。其實,丈夫已經發現我又另外設了一個免費電子信箱,還加了個人密碼,他沒追問我為什麼,這讓我很傷心,我寧願他大吵大鬧而不是故作紳士風度,可他卻是一副什麼也沒發生的樣子。不過打這以後,丈夫陪我的時間明顯地多了起來,慢慢地我們的心又貼近了許多……

我想應該感謝“華爾茲”這個理智穩健的男人,如果碰到的是另一個人的話……但最終我還是把他的名字從“好友名單”裏給刪掉了。隻要上網了,在網上遲早會“愛”上點什麼的,也會渴望發生點什麼的。我想,明白了自己身邊其實就有個最好的丈夫,明白了網戀不過戀的是網絡,也算不枉那一段“網戀”的經曆……

網絡時代釀造網絡故事,我們該怎樣看待這樣的網戀故事?

有人說,如今已是網絡時代了,你還等什麼?於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情萬情網上開”,“網戀情結”便成了如今所謂“前衛”的人們的一種生活的新景觀,網戀話題便也來到了現代人的茶餘飯後。

網戀何以誘人?因為,網戀就是與現實生活中的戀情的“味道”不同。一是情境的虛擬性。在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幾乎無一例外地沒有不可以虛擬的事情,而這個虛擬的世界又是那樣的多變離奇。以致有這樣的故事:兩個網上戀人“戀”到難舍難分的地步,才知道雙方彼此彼此,都是“多情郎”。二是地域的廣延性。現實生活的戀情總是受到地域的局限,網上戀情則可以海闊天空,整個世界都由你隨意馳騁,不必問“你從哪裏來”,即使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情話盡管說,情人就坐在你對麵。三是身份的隱秘性。沒人知道遭遇網戀的“小精靈”、“華爾茲”到底是個什麼角色。就是那些大腕捫,不是也有原本幾乎“老大爺”了的先生在網上成了“美少女”故事嗎?單是那名字就甜的讓你發暈。四是對象的模糊性。與你自己的身份的隱秘性相應,你看網戀對象也是比“霧裏看花”還“霧裏看花”,真是朦朧又朦朧。就是在這朦朧中,網戀中人找到了那種“心跳的感覺”。五是進退的隨意性。現實中你敢“戀”過就跑,也多半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網戀可就不同了,剛才還“戀”得死去活來,轉眼你就溜了,連“拜拜”都省了。

你看,網戀的味道豈不很有“特色”?正是這特色的味道前所未有地使人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最好滿足。

人的心理需要是個怪東西。人幾乎是本能地期望自己的生活有最大的自由度,天馬行空,自由馳騁,無拘無束。要自由,當然就要自主。期望生活聽從自己任意指點,能夠依照自己的主張“為所欲為”,也是人的天性。人對生活的追求本質上又是多元的,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魚和熊掌,總是哪個都想要,所以才有那麼多關於“選擇”與“放棄”的勸勉人生的文章。人們對新異性的刺激總是敏感而關注,求新求變又是人的一個天性。人還有傾訴和表達的需求。越是所謂封閉的人,越有強烈的表達的需要。人們在渴望滿足上述需要的同時,又希望最大地獲得心靈安全,最小地承受心理壓力。可是,現實生活哪能對人如此“厚愛”,一麵讓你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心理需求,一麵又讓你最小限度地承受心理壓力?如此好事哪裏去找?

現在好了,網絡給你開辟了一個新世界:網戀,你可以自由自在,為所欲為,也可以變換花樣,盡情表達,還可以既擁抱家中的愛人,又心儀網上的情人。於是,男人網戀,女人網戀,少年網戀,成人網戀,未婚者網戀,已婚者網戀……一個個網戀故事就這樣演繹出來了。

網戀故事確有通往婚姻殿堂的美麗結局,但網戀情結多是海市蜃樓。因為,網戀,網戀,其實多“戀”的是“網”,主要是網絡本身滿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那麼好,網戀讓你獲得了心理滿足之後,還是從虛擬的空間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吧。不少網戀中人就是這樣走出網戀情結的。因為我們到底是現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