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透視交往迷途:人際心理(2 / 3)

她和朋友之間實際也是遵循既要情義也要功利的交往策略的。二十幾年的朋友,彼此有情義在,這位女士也的確是很重情義的,這自不必說。但同時也有功利在。當年,女士幫助朋友的功利意義是顯見的。現在,女士請朋友幫忙也是有明確的功利目的的。就是說事實上絕非單是一個感情的事,絕非如女士說的“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女士抱怨“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居然不肯伸出手來”,不正是“功利色彩”嗎?此其一。

女士和朋友的交往中,也是遵循互利原則的,也是互相滿足自己的需要的。當年,女士克服困難幫助朋友渡過難關,在滿足對方實際生活方麵需要的同時,其實也滿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就是女士自己說的“盡朋友之情”,這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道德感的滿足。這確實是高層次的交往動機,但說到底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種需要。在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奉獻也是為了追求一種自我道德的滿足。況且女士並不是隻是奉獻,也期望著一種對等的回報。不然,何談“被愚弄”?此其二。

既然女士與朋友的交往也是互利的,也是既要感情又要功利的,那麼,也就離不開需求平衡利益均等這一必要條件。女士當年幫助了朋友,從女士方麵說,對朋友後來的不辭而別有所抱怨是有道理的,因為不符合需求平衡利益均等。從朋友方麵說,應該說也沒忘這番情義。她出國歸來總要買些禮物送給這位女士正說明這一點。還可以這樣推測,朋友如果沒有後來的去了國外,也許還會有其它方式的回報,她也知道還沒有達到需求平衡利益均等。但是,當女士向朋友提出幫忙讓孩子出國學習的時候,盡管女士可能僅僅是請朋友打聽打聽,這種對回報的要求也許並不是錢,但是,在經商的朋友眼裏,未必不是錢,因為她曾經受過女士的實際的恩惠,絕不單單是感情,而且現在她有錢。再說,她清楚出國的事一旦定下來,那是需要一大筆錢的。也確實難保女士不向她借。當她意識到對方有可能用她的錢而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的時候,她便會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模式來進行價值評判了。她就可能認為不值得做如此大的付出。再進一步說,或者她也許對女士有更不好的揣測。於是,她感覺到的是不平衡,不均等。於是,她隻好拖著不見對方,直到不辭而別。此其三。

再說,朋友所以那樣做,也許還另有難言的隱情或十分巧合的情況。此其四。

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朋友沒有友情,其實,說直了往往是自己的某種需要沒有獲得滿足,而這種需要又往往是非常功利的。

所以,我們不必一味追求所謂的“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輕率地抱怨別人沒有“友情”,“感到自己被愚弄”,我們隻需要坦率地承認:

——互利,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基本原則;

——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常規策略;

——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必要條件。

當然,聖人除外。問題就在於我們多是凡人。就是做聖人,也該是自己先做聖人,而不該指望別人先做聖人。所以,當朋友之間的交往出現障礙時,我們還是先看看自己在人際交往上哪裏出了毛病才是。您說呢?

開放你自己,真心朋友就會走進你的心

又是一個周六晚,我的心理谘詢專線照常開通。一個年輕的小夥兒講述著他自己的故事和困惑:

我今年24歲,畢業後剛剛參加工作。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生活中習慣封閉自己,不願意在別人麵前坦露自己。因而,在交際方麵特別不行,工作中也給我帶來不良影響,別人也有些議論。弄得我與人交往,特別是陌生人、領導或年輕的女性交往,總是說話緊張,很不自然……我看過一本書,我好像是得了社交恐怖症。您說我該怎麼辦?

“你現在和我通話感覺怎麼樣?緊張嗎?”我試圖讓他體驗到他的交流很正常。

“這是我第一次撥打心理谘詢電話,也有些緊張……”

“在我聽來挺好的,即使有點緊張也很正常啊。馬老師感覺你根本不是什麼社交恐怖症。20多歲的年輕人,剛剛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不自然一點也不奇怪。其實,別的年輕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過和你一樣的感覺。隻是人們彼此看到的多是別人的外在的東西,內心的東西彼此不了解。於是,人就常常以為是自己出了問題。”我用了一些具體事例說明了上麵的看法,而後明確告訴他,“你的問題關鍵就是一個自我封閉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