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透視交往迷途:人際心理(3 / 3)

小夥子表示理解,不再為社交恐怖症擔憂,轉而又問:“我也知道封閉自己不好,封閉給我帶來了很多痛苦,從上大學直到現在,我幾乎沒有交心的朋友。都說要開放自己,我也希望有彼此能夠敞開的朋友。那次,在外地上學時我遇到了一個朋友,我們談話敞開的比較多,我談到了從來沒和人談過的一些心事。當時感覺挺好。可是,過後,我總有一種被他看穿了的感覺,見到他就有些緊張,後來就不再交往了。您說,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需要開放自己?應該開放到什麼程度?”

“你嚐到了自我封閉的滋味不好受,你想改變自己,嚐試開放自己,這很好啊!”我表示讚許。而後分析說: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人把生活分為能被別人知道的公開的生活和不能被別人知道的隱藏的生活兩部分,用形象的說法就是“前台生活”和“後台生活”。心理學家勒溫則把人際交往生活分為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他用兩個同心圓來表示,外圓表示外部空間,是和一般人交往的領域,相當於“前合生活”;內圓表示內部空間,是和個別人交往的領域,相當於“後台生活”。不錯,在和一般人交往的領域人們很容易“演戲”,不願拉開帷幕開放自己的“後台”。但,在和個別人交往的領域,人們則會自然地適度地開放自己的“後台”。就是說,不同的人際交往領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勒溫還發現,人的外部空間與內部空間的大小也因人而異。屬於自我開放型的人,相對來講內部空間小,隱藏的東西少,後台生活較多地或較容易向他人開放;屬於自我封閉型的人,相對來說內部空間大,隱藏的東西多,後台生活較少或較難向他人開放。這又說明,不同個性的人又有各自不同的交往模式。

看來,你過來在生活中就扮演了一個自我封閉型的人。自我封閉型的人對別人開放的少一些,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個自我封閉型的人,在和個別人交往的領域(即內部空間),也運用在和一般人交往的領域(即外部空間)的交往模式,就走進了自我封閉過度的交往誤區。你現在的痛苦的根源正在於此。

你不用擔心開放了自己,別人會“看穿了”你。別人對你有所了解,就容易產生一種親近感,就願意與你有較深的交往。這無疑是你渴望的一份幸福。反之,你一點也不讓別人了解你,別人對你一點把握也沒有,你就像一個深深地黑洞讓人難測。你說,誰還敢去靠近半步?生活是個大舞台,但生活又不該是演戲,因為人際之間如果僅僅是演員和觀眾,如果彼此隻看到各自的“前台”,那生活就真是苦海無邊了。在芸芸眾生茫茫人海中,你與那麼多人要進行交往,如果從來沒有或很少有人對你開放他的“後台”,你也從來沒有或很少對別人開放自己的“後台”,那這種不幸真是苦不堪言的。正是這種不堪的痛苦讓你撥通了今天的電話。你看是嗎?

“您說的太透徹了!”年輕人深有領悟地說,“可是,您說怎樣可以找到自己可以交心的朋友呢?”

“人際交往有自身的規律,一是人際交往是互動的,二是人際交往應該是主動的。”我說,“這給我們的啟示是:隻有撥響自己心中的琴弦,你才能有知音。你希望有交心的朋友,你就先向別人開放自己的生活後台。自然,開放自己,要有合適的對象和場合。這無需多說。想強調一下的是,就具體的對象和場合而言,開放自己不應僅是‘是否’的選擇,還有個‘深淺’的選擇。由於互動規律,這種開放的深淺程度幾乎是可以自行調節的,就是說你會很自然地調節與不同的朋友的不同的開放程度。由於人際交往是互動的,你對別人開放了自己,對方也會對你開放自己,這樣,你就會發現有更多的知心朋友。”

“可是,由於習慣,我與別人交往總是有點怕,就更難說成為知心朋友?”

“這很簡單,人的性格的改變不是單靠想像,重要的是行動,一個小小的行動常常就會改變了人生。馬老師的建議是:命令自己,每天麵帶微笑地對人多說一句話。由此,你就會一步步地走過人際交往障礙,開放了自己,就迎來了你的真心朋友。就這麼簡單,怎麼樣,小夥子,你有勇氣去做嗎?”

“謝謝您,我一定這樣去做!”

從有力的話語中,我聽出了他不再困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