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此類心理的人隻是想在網絡上體驗一下交友甚至是好玩的感覺,他們既無心真誠地愛對方,也無意對自己的言行負任何責任。他們隻想在網上瀟灑樂一回,而從不將此事當真。因此他們心裏很清楚,所謂的“網戀”就是玩玩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投入。也許在現實生活中張口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太難,但在網上可以向不知真實姓名和真實性別的“戀人”千百次地敲出“我愛你”。這種體驗既可過癮又有安全感,因為隻要一關機便可全身而退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不少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網戀”進行欺詐犯罪活動,騙財騙色,使不少缺乏社會經驗的網戀者深受其害,這點應引起人們足夠的警惕和重視。
4.實用型的現實網戀
由於網絡具有先進的便捷性,因此有實用型心理的網戀者便希望通過網絡尋找自己的終身伴侶。他們很認真地將“網戀”作為一種現實的手段,並會主動向網上的戀人說明自己的條件和要求,因為他們不想浪費時間。此類網戀者通常沉浸在“網戀”中的時間比較短,他們更注實際,常常會要求對方下線見麵談。不過,由於網絡特有的虛幻性和美化性功能,許多具有實用型心理的人往往在現實中會大失所望。他們心中侃侃而談、風度翩翩的網上戀人,實際上可能相貌平平或是有各種不盡如人意之處,理想與現實的較大落差常使他們乘興而來,掃興而歸。其實,既然一開始就抱著現實態度尋找終身伴侶,那麼審視的目光不妨也現實一些,這樣才能少些失望。
5.精神型的柏拉圖式網戀
此類網戀者傾向精神追求,唯美,思想獨特,他們將精神享受看得較重,遠遠超過了對物質的要求。他們所尋覓的是柏拉圖式的網上戀情,即雙方隻是保持網絡上的“戀情”,而不準備在現實生活中有任何接觸。他們與前麵提到的“浪漫網戀”有所不同,他們對精神情感的體驗要求較高,態度也相對較認真。他們除了在網上相戀之外,彼此不通電話、不寫信、不見麵、不知道對方的名字,甚至不知道對方的性別;他們不求現實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接觸,卻願在熾熱的網戀中相伴到天涯。在他們看來,柏拉圖式的精神相戀是人類最聖潔的感情,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物質條件,是人們內心深處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但是,現實畢竟是現實,這類網戀者的癡情投入常常難得瀟灑走到頭。因此,人的感情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隻要這類網戀中的其中一方在精神和心理需求上有了新的要求,柏拉圖網戀的平衡式就會被打破。現實中,“情意綿綿網上戀,驀然回首是同性”並非罕見,而“無言的結局”常常是這類網戀最真實的寫照。
三、網絡性成癮
網絡性成癮,指沉迷於成人話題的聊天室和網絡色情文學。
有關機構最近公布一項調查顯示,上網的大學生中80%以上訪問過色情網站,經常光顧者占12%。資料顯示,網絡色情是導致許多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專家稱:“色情網站鼓勵和暗示網民通過非正常途徑獲得滿足,而這種滿足又是現實無法滿足的,長此下去,他們將沉迷於幻覺,極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的報道則說在一個學校的600多名的高中生中有性關係的已經達到了14%的比例,而且這些發生了性關係的男生和女生受到的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來自色情刊物、書籍,再就是網絡上的一些色情網站。
四、其他上網成癮的表現
(一)信息收集成癮
網上信息收集成癮:總是不能自製地在網上搜索或下載過多的對現實生活沒有多大意義的資料或數據。
強迫性地瀏覽網頁以查找和收集信息,平均兩分鍾要把所有的郵箱都檢查一遍,並以堆積和傳播這些信息為樂趣。
(二)計算機成癮
對計算機知識特別感興趣,沉溺於電腦程序,對那些新鮮的軟件有強烈的興趣,迷戀網絡技術包括黑客技術,熱衷於自建和發布個人網頁或網站等。計算機成癮症患者不顧家庭和朋友,渴望更多時間和計算機待在一起,自己無力控製使用計算機的時間,給工作和學習帶來很多麻煩。
(三)其他強迫行為
如不可抑製地參與網上討論、BBS發表文章、購物、拍賣等活動。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的症狀是不一樣的,其身心所受的影響也是大不相同的。實際上網絡成癮者多是以上幾個類型的混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