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最經典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教師講、學生聽,它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新型的網絡教學模式則能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通信網,通過教學網絡進行交互式教學。網絡教學可以實時傳送聲音、圖像、電子課件和教師板書,使身處兩地的師生可進行雙向視聽、問答,可以融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影像於一體,實現遠程跨時空交互,使師生之間、學員之間協作學習、共同探究,充分共享教育資源。網絡所在之處就是一個大教室,加入網絡者就是學員,真正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學所欲學”,能充分滿足個性化的學習要求。
二、網絡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21世紀是一個信息萬變的時代,信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作為教師,他們的重要任務是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最有利的信息環境,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實際能力。這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達不到這方麵的要求,學生將無法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與競爭的需要,就會被信息社會所淘汰。從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缺乏信息方麵的知識與能力就相當於信息社會的“文盲”。
當然,這種能力的獲得需要大量的實踐。作為教師應該將它滲透到每一節課的課程設計中去。網絡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置身於網絡世界這個無邊無際的信息海洋,改變了傳統的由老師向學生灌輸現成知識體係的模式,而代之以教會學生自己學習,使學生能夠自己不斷地去獲得知識,更新自己頭腦中的知識體係。許多教育人士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教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培養學習能力比教給學生的知識更重要。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郎格朗在他的報告《學會生存》中曾強調:“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三、值得探索的幾種網絡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的模式應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探索。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講授型模式
這種模式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延伸。這種模式除了教師、學生不在同一地點上課之外,學生可在同一時間聆聽教師講授以及師生間有一些簡單的交互,這與傳統教學模式有類似之處。這種教學模式一般需要采用視頻會議係統來實現。這種會議係統,可以在Internet中實時地傳輸視音頻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配有攝像機、話筒、電子白板、投影儀的授課教室中講課,學生在配有同樣設備的遠程學習教室中聆聽教師的授課,教師講課形式與課堂授課形式一樣,在電子白板上板書,通過投影係統觀察遠端教室中的學生表情,通過視頻控製係統接收學生的反饋信息等等。目前,在Internet上的視頻會議係統已經有成形產品。許多大學的遠程教學站都采用這種係統。如上海交通大學寧波遠程教學站就是如此。該係統基於電信的專用線路,通信帶寬可以得到穩定的保障,可達到雙方或多方實時交互,即要求能夠實現實時傳送音頻和視頻。缺點是缺乏實質性交互,由於課堂授課時間有限,一個教師同時要麵對眾多的學生,絕大多數學生是無法與教師進行真正的交互的,總體的交互水平較低,而且費用也很貴。這種方式缺乏在課堂上麵對教師的那種氛圍。因此這種方式適合於那些接受繼續教育的人士,顯然根據目前的條件來說,對於中學生並不十分合適。
2.輔導型模式
這種模式在網絡上很容易實現。我們可以利用Internet的WWW服務、電子郵件服務、或者是通過基於Internet的CAI軟件就可以實現。教師將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測等教學材料,編製成HTML文件,存放在WEB服務器上,學生通過瀏覽這些頁麵來達到學習的目的;我們的學生(同時也包括我們自己要學習計算機方麵的最新知識),很多時候就是靠這種方式學習的。比如說我們學習動畫製作,就可以上Internet查找到相關的電子教程,這些教程一般還附有大量的實例,然後亦步亦趨很快就能進入狀態。
另外,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將教師課堂授課的實際情況拍攝下來,經過適當剪輯後,可製作成流媒體的課件,供學生在線點播,學生無需在指定時間與指定教室中學習,就可以隨時隨地得到教師課堂授課。學生如果聽一次還不能理解老師授課的內容或者不能理解透徹的話,就可以隨時打開流媒體課件,聽老師再講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