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學生戒除網癮的學校對策(8)(1 / 3)

當前中國許多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足,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和青少年自身共同的看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不斷增多的心理行為問題乃至精神障礙和自殺現象)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已成為一個新的社會熱點問題。這一問題已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學業進步、人格完善的障礙,影響到青少年對社會的適應。沒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意味著難以適應日趨複雜的現代社會,就意味著被淘汰。不僅僅如此,健康的心理也是一個人健康、愉快、成功和幸福的基本條件。

(二)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

進入21世紀,競爭已成為人們爭相談論的中心話題。所有競爭中最為激烈的首推人才的競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注重人的高素質及其多元化發展。素質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興的現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對於心理素質及其相關領域的重視。

麵對一個競爭日益加劇的世界,中國青少年是否具有優良的心理素質不僅僅關係到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係到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

競爭不斷加劇,使得心理負荷不斷增加,客觀上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水平在決定人的生活質量方麵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美國心理衛生專家艾森伯格教授認為:“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證後,心理衛生在決定人們生活質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麵年輕一代由於心理準備不足,害怕競爭,害怕失敗,現實中青少年的心理素質的現狀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之間反差甚大。而目前的社會還缺乏足夠的為青少年緩衝精神壓力、排解心理不適的機製和機構,亟待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行動,隻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率先行動起來,才能帶動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行動。

21世紀向青年人提出的素質要求有以下六個方麵:合格的政治素質;科學的思想素質;全麵的文化、科學素質;良好的道德素質;健康的身心素質;較強的工作能力素質。這些基本的素質,既是青年自身成長的目標,又是社會對青年進行教育的目標。而作為核心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

健康的身心素質包括健康的生理體質,也包括心理方麵的堅強的意誌,謙和寬容的氣質,達觀的胸懷,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及控製個人情緒的抑製力。社會的發展進步,物質條件的日益改善,增強了人們的體質,同時也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對人們精神生活的關照不夠,就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心理脆弱,不但常常引發社會不安,而且還大量地引發人們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心理方麵的素質實質上是科學思想素質的基礎層麵,它處於不穩定的、活躍的、較低層麵的感性認識階段。這個層麵的意識對提升人的科學思想素質關係極大,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極大。增強人們心理素質的根本途徑,隻能是實踐磨煉。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基礎,心理的健康發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課題。我們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1.心理素質的培養,要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

隻有教師對學生富有愛心、耐心、細心、樂教敬業,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按照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組織教學,將心理教育有意識地寓於德、智、體、美、勞等教育之中,才能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麵發展。

2.要重視培養成就動機,“動機+智商=成功”

現在不少大學生缺乏“巔峰體驗”,原因是沒有全力以赴去做某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心理學家麥克裏蘭提出“成就需要理論”,其要點為:具有高度成就動機的人是可以培養的。有了它,就擁有三種最重要的東西: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

3.在動機培養的基礎上優勢誘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理

幫助每個學生確定自己的發展優勢,激勵每個學生去獲得成功,從而樹立自信心理,這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礎。運用優勢誘導,牢牢掌握每個學生的發展優勢,在通過對優勢的有效強化樹立信心的同時,引導學生去彌補弱勢,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人人有成功感,個個躍躍欲試。

4.學會人際關係的處理,善於角色分工,學會合作、學會負責

一份關於大學生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指出:人際交往能力和專業成績相比,如果前者不是更加重要的話,至少是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