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3 / 3)

“他和祖母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沒有取得過好成績。”

對他來說,學校並不適合。他對學校生活也缺乏準備。進入學校可以測試他的合作能力,但過去也沒有對他進行過這方麵的訓練。對孩子來說,最能培養這種合作精神的人是媽媽。

“一年半前,他爸爸再婚了,於是這孩子就跟他爸爸和繼母生活在一起。”

毋庸置疑,這種情境是存在問題的。如果有繼母或繼父進入了孩子的生活,就會產生問題了,也可以說問題就更多了。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來說,繼父母問題由來已久,直至今日也未能得到改進。這一問題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擾,就算繼父母對他們非常好,他們也同樣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並不意味著繼父母的問題沒有解決的辦法,而是說,對待這個問題需要用某種特殊的方式。繼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感激看作自己應得的權利,而是應該盡力去贏得這種感激。在這兩位祖母的參與下,這個問題情境變得更加複雜了,繼母和孩子的問題也更加嚴重了。

“繼母最初來到這個家庭的時候,也曾試圖與這個孩子和諧相處。為了討這個孩子的歡心,她做她能做的一切。這個孩子的哥哥同樣也是一個總是製造麻煩的人。”

家裏還有另一個好鬥者。我們不難想象,這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隻會讓他們的爭鬥欲望變得更加強烈。

“這孩子對父親害怕、順從,但對母親卻不會。母親因此經常會求助於父親。”

這其實就是承認,媽媽不能教育這個孩子。所以,教育的責任便轉移到了爸爸的身上。當媽媽不停地把孩子做什麼、沒做什麼都告訴孩子爸爸的時候,當她以“我會告訴你爸爸”的說法威脅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她沒有能力管理和教育他們,她會放棄這個任務。這樣一來,孩子便尋找機會對她傲慢無禮。這個媽媽的這些舉動,也表現出她的一種自卑情結。

“孩子如果聽話的話,媽媽就帶他去商店,給他買東西。”

這位媽媽的處境也很艱難,其原因在於她的生活中總有祖母的陰影,因為孩子總認為更重要的是祖母。

“祖母並不經常來看他。”

一個偶爾才來造訪數小時的人很容易讓孩子的教育陷入混亂,並給孩子的媽媽留下許多麻煩。

“家裏的所有人似乎都不再喜歡這個孩子了。”

似乎沒有人再喜歡這個孩子了。甚至曾經對他寵愛有加的祖母,現在也不喜歡他了。

“爸爸會用鞭子打這個孩子。”

鞭打其實並沒有效。孩子喜歡受到讚揚,如果有人讚揚了他,他會感到高興和滿足。然而,他不知道怎樣才能正確地獲得讚揚。他渴望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老師的讚揚。

“如果別人讚揚了他,他就會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其實,每一個想成為關注焦點的孩子都是如此。

“老師不喜歡他,因為他總是愁眉苦臉。”

這是他所可以運用的最佳方法。因為這個孩子非常好鬥。

“這個孩子還尿床。”

這也是孩子想成為關注焦點的表現。然而,他是通過間接的方式試圖獲得這種關注的。為了爭取媽媽的關注,他會采用什麼間接的方式呢?通過尿床讓媽媽深夜起來,通過半夜啼哭,通過在床上玩耍而不睡覺,通過早上不起床,通過有害的飲食習慣。總之,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總能找到讓媽媽為他操心的方法。他所使用的武器中就包括尿床和語言缺陷這兩種。

“媽媽夜間要喚醒他好幾次,才能讓他改掉尿床的壞習慣。”

媽媽夜間還要數次起來叫醒他,關注他。這樣,他才感覺自己受到了關注。

“他並不受其他孩子的歡迎,因為他總有一種支配他人的欲望。那些弱小的孩子卻試圖模仿他。”

這是一個脆弱、缺乏自信的孩子,從不想讓自己在生活中勇敢一點。他之所以會被那些弱小的孩子模仿,是因為這些孩子實際上也是通過這種方法來獲得關注。

“另一方麵,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當他的作業被評為全班最佳時,有些孩子也願意相信他取得了進步。”

當他取得進步時,別的孩子也會為他感到高興。這說明教師的教育方法得當,懂得怎樣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這個孩子喜歡在街頭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

當他認為自己可以成功和征服別人時,他會樂意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