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我們的快樂都去哪兒了(1)(1 / 3)

一切從改變情緒開始

在快節奏生活的時代,人們的心情就像高速公路上來往的車輛一樣瞬息萬變,不管你是在朝為官還是在野為民,不管你是腰纏萬貫的大款,還是不名一文的寒士,伴你一生的不是功名利祿、青春容顏,而是心情。心情可以左右你的一生。

心情用心理學術語來說,就是情緒。情緒是人說人懂的話題,也一直縈繞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可到底什麼是情緒呢?這是一句話難以說清道明的。

人們為高興而開懷,為悲傷而難過,這都是情緒。它給人們帶來許多感受:使人們精神煥發,也使人們萎靡不振;讓人們時而冷靜,時而衝動;讓人們理智地去思考,也讓人們失去控製地暴跳如雷;讓人們有時覺得生活充滿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時又感覺生活是那麼無味而沉悶、抑鬱和痛苦。它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產生著奇妙的效果。人們會看見球迷們為一場扣人心弦的比賽而狂熱、興奮和緊張,痛失親人和朋友的人則痛苦、悲傷和難過,而獲得榮譽和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則得意、驕傲、輕鬆愉快。

當人們受到挫折和經曆打擊、遭遇委屈時,會悲觀、失望、沮喪等。麵臨危險,人們會害怕和恐懼;麵對不友好的挑釁和威脅,人們會憤怒;工作不順心的時候,人們會不滿;當期望變成失望的時候,人們會覺得有失落感;前途渺茫時,人們會憂鬱,而麵對緊迫的工作和眾多的壓力,人們會焦慮不安……這些促使人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的都是人們常說的情緒。這些情緒的變化和活動也是人人都具有的。

在人類曆史上,很少有人研究情緒。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和學者才開始對這個題目感興趣。研究情緒的專家們,至今對“情緒”的概念沒有一致的定義。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暫且接受以下的定義:“情緒是內心的感受經由身體表現出來的狀態。”有醫學研究認為,情緒和情感是我們身體的一種生物反應。

任何生活中的變動,大到超越了人能力所能處理的大事情,小到擾亂人內心平衡狀態的小事件,都會是情緒的來源。這些可以預測或不可預測的刺激性事件,都會給我們帶來或大或小的情緒。那麼,具體來說情緒的來源有哪些呢?

1. 重要的生活變動

生活方麵突然的變動是造成“情緒”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些變動是人們較難有效加以處理的,所以有時候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或疾病。例如,突然中了200萬元特等獎是令人興奮的,但隨之而來的諸如換一部新車、計劃一次旅行等令人愉快的事件,因為會造成人們日常生活的重大變動,也會使人們必須麵對新的生活需求以及新的環境要求。又如,親人的突然亡故、夫妻離異、牢獄之災、單相思或者受傷、失業、退休等等,都會引起情緒的波動。

2. 生活中的小困擾

人們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充滿了各種不同的小挫折。例如,人們正在使用電腦時遇上停電,使辛苦建立的資料不翼而飛。又如,某人穿著一身漂亮新衣參加年終酒會,卻不小心沾上一點醬油等。這些小困擾累積起來,會不會成為破壞健康情緒的來源呢?答案是肯定的。

3. 災變事件

災變不僅對傷殘的受害者來說是重大的情緒事件,對現場目擊者、前往救援的人、該地區醫院的工作人員、受害者的親友及從各種傳播媒體聽聞這個事件的人來說,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情緒。

4. 長期的社會性情緒來源

會造成情緒的社會事件,莫過於生活空間過度擁擠、經濟衰退、社會治安、環境汙染等。精神病院的住院人數、嬰兒死亡率、自殺率、酗酒致死及心血管方麵的患病率都有顯著升高等情況都說明了情緒危害的嚴重性。這些問題不僅是科學技術上的問題,也是心理上的問題。要解決這些事件所造成的情緒問題,單靠個人微薄的力量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借助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人有九類基本情緒:快樂、溫情、驚奇、悲傷、厭惡、憤怒、恐懼、輕蔑、羞愧。快樂和溫情是正麵的;驚奇是中性的;其餘六類情緒都是負麵的。由於負麵情緒占絕對多數,因此不知不覺就會進入不良情緒狀態。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塑造陽光心態,把快樂和溫情這兩個好情緒調動出來,使大家經常處於積極的情緒當中。比如說,你現在不高興了,你就想辦法讓自己高興起來,就像從衣服口袋裏把它掏出來一樣。想讓哪個情緒出來,就能自如地把它調動出來。能做到這一點的是超人,你不是超人,但會努力去做。因為心情具有兩極性,好的心情產生向上的力量,使你喜悅、生氣勃勃,沉著、冷靜,締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