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我們的快樂都去哪兒了(1)(3 / 3)

1. 情緒影響人的心理動機

情緒能夠影響人的心理動機,可以激勵人的行為,改變人的行為效率。積極的情緒可以提高行為效率,加強心理動機;消極的情緒則會阻礙降低行為效率,減弱心理動機。一定的情緒興奮度能使身心處於最佳活動狀態,發揮最高的行為效率。這個最佳興奮度因人而異。

2. 情緒影響人的智力活動

情緒對記憶和思維活動有明顯的影響。例如,人們往往更容易記住那些自己喜歡的事物,而對不喜歡的東西記起來則比較吃力;人在高興時思維會很敏捷,思路也很開闊,而悲觀抑鬱時會感到思維遲鈍。

3. 情緒影響人際信息交流

情緒不僅僅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它還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遞,而成為人際信息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手段。

人的情緒通常伴有一定的外部表現,主要有麵部表情、身體動作和言語聲調變化三種形式。比如,人們高興時眉開眼笑,手舞足蹈,講起話來神采飛揚;發怒時橫眉立目,握緊拳頭,大聲吼叫;悲哀、悔恨、失望時則語言哽咽、頓足捶胸、垂頭喪氣……

德國心理學家發現,人的思維和情緒存在各種聯係。其中最主要的是:情緒越好,學習效果越佳。實驗表明,情緒高漲、輕鬆、愉快的學生比情緒低落、憂鬱、憤懣的學生,學習成績要至少高20%左右。特別是在那些需要想象力的功課上,情緒的影響更為突出。這是因為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心窗打開,可以吸收較多的信息,而且腦筋動得快,聯想豐富。

印度的教經《吠陀》素以浩繁著稱,共四大卷,僅其中第三卷就有十五萬三千多個單詞。而教門卻能使學僧熟記《吠陀》。是什麼妙法使學僧產生驚人的記憶力呢?據說,是“瑜伽術”。它使學僧處於輕鬆愉快的心理狀態中,產生了超強的記憶力。

心理學裏有諸多值得玩味的有趣實驗,下麵即為其中之一。水平相同的兩班學生解答同樣的試題,無論成績如何,對其中一班學生讚賞地說:“這樣的難題,能答這麼好,真難得呀!”這班學生感到很高興。而對另一班學生嚴加責備:“這種題目都答不好,你們無可救藥了!”他們垂頭喪氣。然後,以同樣的試題考查,結果受表揚的那一班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而受責備的班的成績一塌糊塗。

從這項實驗中可以看出,情緒對人的學習成績多麼重要。消極的心情必然導致學習和考試的失敗。

一般來說,情緒高漲,有利於人們工作學習水平的發揮。是不是情緒越高漲,成績會越好呢?並非如此。

國外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

停止供應食物給黑猩猩一段時間,然後觀察它們使用工具獲取食物的成功率。結果表明,停止供應食物的時間在6小時以內,或者超過24小時,黑猩猩的成功率都很低。成功率最高是在停止供應食物6~24小時這段時間。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家做出如下解釋:黑猩猩不太餓時,獲取食物的內驅力就不強,結果它們解決問題時的注意力不集中,經常由於其他幹擾而中斷動作;黑猩猩餓極了時,由於獲取食物內驅力過強,而忽略了取得食物的各種必要步驟,也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隻有在饑餓適度時,由於內驅力強度適中,它們在解決問題時注意力集中,行動靈活,所以成功率很高。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到,情緒的強弱與解決問題之間存在著一種曲線關係,情緒低落和情緒過於高漲時都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隻有當情緒既積極振奮又不乏鎮定從容的情況,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有人可能會對此提出異議,動物怎能跟人相比,人除了受情緒支配外,還要受理智支配,上麵的實驗結果不能推廣到人類中去。

無獨有偶,心理學家在人群中做過類似的試驗。

美國心理學家赫布曾就情緒喚醒水平和操作效率的關係進行過調查。統計分析結果是:人剛剛從睡眠中醒過來時,操作效率很低,中等水平時效率最高,高水平的情緒喚醒反而導致效率的下降。其理由也跟黑猩猩試驗相似,因為人們麵臨的任務是相當複雜的,有一些特殊的專業問題需要靈活的反應和敏捷的思維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情緒喚醒水平太低固然不利於操作,情緒水平太高會使中樞神經係統反應過於活躍,在同一時刻應對過多方麵的反應,結果反而阻礙了對工作本身有關的最佳反應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