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扼殺孩子的童真(2)(1 / 3)

最初,孩子隻是觀望大人的一舉一動。漸漸地,他們會模仿大人的語言和姿勢,嚐試自己去撥打和接聽電話。殊不知,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孩子最初的知識大部分是從模仿中獲得的,而孩子的部分性格也是在模仿中形成的,這也正是為什麼教育工作者會不斷提醒家長在孩子麵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生活中的言與行,並給孩子以正麵影響的原因所在,事實上,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對於孩子而言,雖說他們還不知道接聽電話的過程和禮節,也常常會鬧出許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但是這種新奇的語言上的交流方式像是有魔力一般深深吸引孩子去嚐試。

事實上,在孩子每一次努力嚐試的過程中,恰恰開啟了他們探索語言之門的鑰匙,無形中培養孩子認識數字的能力,此外,這種活動還能開發孩子的記憶力,鍛煉他們的交流能力。

因此,作為家長,無論何時都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去接納孩子、以一種理解的心去看待孩子。而打電話又是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交流的一種常見方式,所以,家長就更不應該忽視它對培養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孩子對電話表現出濃厚興趣的時候,家長更要滿足孩子對電話的好奇心,並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

換種方式愛孩子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具體到“打電話”這件事,父母又該如何引導,從而給孩子的“模仿”多一份幫助呢?

1.提供良好的“模仿環境”,樹立最佳的模仿對象

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天起,他就開始模仿身邊的人,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又與他的生長發育和認知能力有很大關係,所以,為父為母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模仿環境”,並成為他們最佳的模仿對象。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你好”、“謝謝”、“再見”不離口,那麼你自己必須先這樣做。因此,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父母必須對自己的言行加以控製,把最希望孩子學習到的行為展示出來,把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控製住。

2.向孩子傳授基本的電話用語

為了讓孩子的電話交談更加順暢,家長還可以給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向孩子傳授一些基本的電話用語。比如,接電話時一定要禮貌地問對方“喂,您好,請問您找誰?”當孩子基本掌握了撥打和接聽電話的禮儀時,家長還可以試著讓孩子撥打和接聽電話。

3.鼓勵孩子參與你的對話

當家長正在打電話,而孩子湊過來認真觀察,甚至伸著小手要電話時,你不妨試著讓孩子參與進來,並鼓勵他對著電話說話,讓孩子感受這部神秘機器所發的神奇語言。當孩子拿起電話聽筒,按電話鍵時,家長可以借此機會給他講這是什麼,為什麼會有“爸爸”的聲音,並教他怎樣撥號、接聽,等等。

4.引導孩子認識數字

引導孩子打電話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留給孩子一個電話號碼,讓孩子自己打一會兒。開始的時候,電話號碼要盡量簡單一些,最好是固定電話的前幾位數字。同時,家長還要細致觀察,根據孩子掌握的情況逐漸增加電話號碼的難度,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記憶。

行為4:愛玩馬桶的小丫頭——滿足孩子的探索欲

涵涵從小就是個風風火火的小丫頭,為了她的安全,一家人可是操了不少的心。最近,涵涵爸媽漸漸發現,這個剛滿3歲的孩子,又多了一個不安全的行為——喜歡玩馬桶。

一開始,涵涵隻是對馬桶的衝水按鈕感興趣,每每看到大人用手按過後,她也模仿著大人的樣子不停地按下去,聽著“嘩啦”的水聲,小丫頭會站在那裏嗬嗬地笑個不停。開始的時候,爸爸媽媽還不停地阻止涵涵,告訴她不要浪費水,但是她哪裏肯聽,邊玩邊樂嗬嗬地說:“真好玩,真好玩!”爸媽看勸阻沒什麼用,幹脆就不管她了,讓她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