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 3)

可說這教主一世梟雄,當真是“能屈能伸”,如今換了皮囊,扮起黃口小兒來竟也惟妙惟肖!然而隻卻苦了林府上下。

屋裏眾丫頭媳婦們眼見著瞞不過,隻得一五一十說了。賈氏在裏麵聽說,隻氣得不行,恨聲說道,“偏隻生了這麼兩個冤家,隻從搖車裏出來,便沒有一日和睦的!想如今我還在這裏坐著,他們便如此,隻哪一日我閉了眼,更還不知道要怎樣呢!”說著,更氣得流下淚來。

且說屋裏此時還坐著十幾個管事的媳婦,眾人聽這話不好,連忙紛紛又勸。有那年長的媳婦便說,“隻怪太太卻沒瞧見過我們家裏那些猴崽子們,但凡要是瞧見了,再不說這話的!隻除了那還不會爬的,餘下的哪一天不從早鬧到晚?大的不願領著小的,小的要哭,小的奪了大的玩意兒,大的要哭,挨了打要哭、挨了罵要哭,隻這一天睜了眼睛,便沒個消停;那家裏小子多的就更是不得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隻他娘老子們整日忙得腳不沾地,誰去管他們鬧個死活,家家如此,隻熬過幾年大一點就好了,到時候,哥哥也認識了弟弟,弟弟也識得了哥哥,姐妹們就更是金貴,便沒有鬧的了。太太兒女雙全,到時才合該享福呢!”

這裏賈氏聽了這話,心中倒熨帖了些,因叫丫頭將幼子抱到屋裏來。然而教主此時隻待借機脫身,哪裏再肯進屋?隻紮掙著要回去。

眾丫頭婆子拗不過他,隻得另尋了個由頭兒稟明賈氏,說要回去。恰巧黛玉此時見庶弟鬧了起來,也自後悔,因哭了兩聲,又將晨起服下的湯藥又吐了出來。賈氏這裏忙得手忙腳亂,也顧不得庶子,教主一行於是便借機走了。

晚一時,林海回來,問起幼子一日行止坐臥。春綺等人不敢隱瞞,因而事無巨細,皆說了個明明白白。林海手中拿了一西洋機括人偶,一麵聽著,一麵逗弄幼子,及至聽到春綺說起探望嫡母一事,手下一頓,乃慢聲說道,“明哥兒還未大好,他母親那裏這幾日也用著藥,又人多事忙,明日起便不要抱他過去了;他要玩什麼,你們隻陪著他就罷了,莫使他亂跑。”眾人連忙一一應了。

兩日後,林如海又親自挑選了十幾個身家清白的下人送到兒子院裏來,並將春綺、夏韻兩個都撥給了教主,隻裏外打掃的小丫頭們一時沒有好的,便從外麵買進來了六個。

這裏教主聽她們自報名號,不禁暗暗發笑,心道難怪這大戶人家丫頭站出來便是“春、夏、秋、冬”地排成一排,原來這賣兒賣女的窮苦人家卻是從來不為女孩兒正經起名字的。如今麵前這六個丫頭,僅是叫“大丫兒”的就有兩個,此外二妞兒三妮兒,便更是隨便。隻有心要改,又怕顯出行跡,使人生疑,於是便先紅桃、綠杏兒的隨便起了一堆名字替換,過了兩天又重新福兒、順兒的瞎叫了一氣。

果然最後他父親先受不住,一日借著教他識字背詩的機會,便挑詩中那些淺顯易懂的詞句,規規矩矩給定了名字——丹桔、翠柳、紫雲、青嵐,隻又恐小兒哭鬧,餘下兩個長得珠圓玉潤的就隨了教主的叫法,一個喚作福兒,一個喚作祿兒。教主雖是風雅之人,奈何情勢非常,也隻得這樣“花紅柳綠”地將就了。

自此,教主便在這林府順風順水起來。每日早晚修煉,慢慢引氣入體,雖外表看來無甚變化,但其體質卻一日好過一日。因當日一劑虎狼藥引起經脈損傷,不出幾日亦已痊愈,於是麵色更加紅潤,兼之眉目討喜,嘴巴乖巧,是以闔府上下無不愛如珍寶。然隻依舊為其親姊黛玉所不喜,稱之“一無是處,隻會討巧賣乖”。未知端的,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