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2)

隻可惜教主這難得的知音命中注定壽元不長,同他紅顏薄命的便宜母親一樣,是個短命鬼!——如今教主功法未成,倒是也無意與這一方世界的閻王明目張膽唱對台戲,隻想著林海壽終正寢時自己使些手段保下他元魂,時機大好時再另尋個肉身轉世修煉也就罷了。

未想教主這裏安分守己地打定了徐徐圖之的主意,旁人卻是等不及,因著林海做著這天下人人眼紅的鹽官兒,因而時不時地便有人上門來要取這鹽政老爺的性命。

當然,巡鹽禦史衙門內外守備森然,要想取禦史大人性命亦非易事,刺客幾次三番無功而返之後,見禦史府愈見守衛得如鐵桶一般,來得便也不那麼勤快了。教主本還遺憾自己這肉身太過年幼以致於無緣親曆這生死一線的大戲,不想沒過多久,這“遺憾”便了了。

話說這一日,教主本是照慣例正獨自一人隱在花園假山之中修煉,卻忽然聽見外麵傳來金石相碰打鬥之聲,恍恍惚惚正心道“不知何人打攪本座修煉,合該一人一掌皆數拍死”,誰知收功向外一望,卻是不禁大吃一驚——原來竟是林海手持匕首,親自披掛上陣與人纏鬥在一起了!

此時已近夜半時分,教主修行被擾、方從玄而又玄的意境裏出來,一時還有些糊塗,卻不知道林海因何亦在此時來到園中,不過定睛之後再往旁邊一望,教主便想明白了——隻見不遠處,一個小廝聲息全無地倒在地上,懷中卻還抱著一張古琴……如此便不做他想,必是林海夜半無眠,身為文人墨客的“騷興”大發,這才跑到花園裏來作死了!

教主最見不得他這便宜父親冒酸氣,偏林海讀書讀得太多,時不時的就要泛酸,因而此時雖境況凶險非常,教主也隻坐著未動,心道,“且還得讓他吃些教訓才好,否則日後等老子長大了,卻還要每日陪他吟詩作對,那可真是要煩死了!”

可憐林海卻不知道旁邊假山裏藏著一個見死不救按兵不動的“親兒子”,方才他一時心煩意亂,這才遣退了閑雜人等,一個人帶著心腹小廝來後花園且靜一靜心,誰知還未走到湖邊涼亭便遭了暗算。

幸而林如海雖是文人入仕,但因祖上也是列侯出身,又曾做過皇子伴讀,因此年少時也被逼著練了些防身的拳腳,且隨身又一直帶著匕首,這時方才能勉強抵擋一陣。

隻可惜終究學藝不精,過不上三招五式,便被刺客逼到了死角。

左右皆是茂密花木,身後是無處躲避的假山,援兵不至,林海心道今晚必做了刺客刀下亡魂,索性便不再躲,把眼一閉、心一橫,大喊一聲,“吾命休矣!”,隻等著身首異處,命歸陰曹……

未想半晌過去,那鋼刀始終不到身上來,乍膽睜眼一看,卻哪裏還有猙獰的刺客?——隻有自家小兒穿著月白的小衣手持一柄木劍立於身邊花蔭之下,猶鬼似魅一般一動不動;而那方才還要取己性命的刺客,卻已然撲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眼見是活不成了。

同教主方才一樣,林海亦並不知曉幼子為何這個時候還會在這園裏,隻是此時此地也不好細究原因。

他原本便驚魂未定,又力竭不能言語,及至瞥見幼子手中那把木劍,驚得說不出話來——那木劍原還是林海親自贈與幼子的玩物,原身長得什麼樣子林海自是清楚,當初為惟妙惟肖,劍身特意請匠人刷成銀色,然而現如今上麵卻是滿滿附上了一層紅漿,隻順著劍尖兒滴答滴答的蜿蜒流下來,卻似落紅點點,清冷的月光映在血滴上麵,說不出的詭異豔麗。

林海環顧四周,並未在這園中見到什麼高人俠士的身影,地上已死的刺客身並也無其它傷痕,隻在後心留著一個不及一寸大小的窟窿,咕咚咕咚還在冒血,再看手持木劍的幼子,林海心中猛然掀起驚濤駭浪,正待詢問,卻聽院門外腳步紛雜,卻是護院、衙役、捕快們已然陸續快到院中來了。

不及細想,林海隻得暫且壓下心中疑竇,將教主手中木劍扔到山石縫隙中藏好,又令教主不得出聲,這才從靴筒中抽出方才一直無暇抽出的防身匕首,插在刺客屍身之上。

不一時,衙役們蜂擁而至,一麵將林海父子護衛起來,一麵派人四處搜查刺客有無同黨。半個時辰之後,四處人馬紛紛回稟,並未見有其他刺客潛入,林海心中稍安,令人將花園封閉,著專人把守,方抱起教主回到正房。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