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總有一些善良的人會被蛇一樣的惡人欺騙、陷害。這些善良的人之所以上當受騙,是因為他們的警惕性不高,總以善心待人。古代寓言中那個救了狼性命的東郭先生和暖活了凍僵的蛇的農夫,就屬於這種人。
有的領導,明知自己的某一位下屬是個壞人,背叛過自己,卻帶著僥幸心理相信他能痛改前非,以致不加提防,再一次吃虧上當。這種人無疑是愚人。
另有一種老板,能夠認準陷害過他的惡人,對之拒於千裏之外,不會再受其害。但是,對於另一樣式的惡人他卻認識不清。盡管有人一再警告,但他沒有親自領教過這種惡人的厲害,因而不加提防,直到遭受傷害,才痛心疾首,恨之人骨。就像《紅樓夢》中貪淫的賈瑞看風月寶鑒一樣,隻掛記美色不相信骷髏,這種人,相信自己的親身體驗而不相信別人,隻接受自己的經驗教訓而不善於吸取他人的教訓,這種人也屬於愚類。
被蛇咬過一次後,重要的是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增強警覺性,提高洞察力,對於一時認識不清的人盡量小心對待,在使用不了解的人之前一定要經過嚴格的考察,遇事多聽別人的意見,不可貿然委以重任。
壓根就沒被惡人陷害過的老板,寥寥無幾。把惡人操縱於股掌之上,這才是商海的弄潮兒,用人的高手,管理上的精英。這種老板一開始就善於觀察學習,注意認清好人和壞人。善於掌握壞人的活動規律,善於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學會和掌握獵獲惡人、馴服他、操縱他和防止被他陷害的全套本領,隨意擺布他,這是駕馭惡人的最高境界。因為辦公司,有時還少不了運用以惡製惡的手段。
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你手下難免會有幾個蠻橫的人,這些放肆的人對你是非常危險的。他們總是像總領導一樣,到處施威,他發表意見並不是要幫助別人,麵是想駕馭別人。對於這種人一定要設法讓其屈服於你的權威之下。
據說托爾斯泰教學生打獵時,先教他們如何馭馬。如果馬走斜道而不肯回來,你便把韁繩向它偏的那邊拉,讓馬轉個圈回到正麵來,所以那匹馬始終都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斜著行還是騎馬者拉它朝那邊走。當你促使馬朝著你想要去的方向走時,你便是馬的主人了。
這對於騎馬者是一個很好的指導,因為騎馬者總是不免要做一個專橫者。但千萬可別使自己成為一匹讓人牽著鼻子走的馬。
9.無形中顯示你的威嚴
領導跟員工在一起時,要適當表現自己的“身份”。在辦公室裏與員工相處,別人應該一眼就能瞧出,誰是員工,誰是領導。如果你不能表現出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就可能正好相反,那麼,你這個領導就是失敗的。
顯然你不必過於矜持,但要讓你的員工起碼意識到,你是領導。這樣,即使是活潑、輕佻的職員也不至於去拍你的肩膀,或拿你的缺點肆意開玩笑。他在你麵前會小心謹慎,會看你的臉色行事,當你們一起離開辦公室時,他會恭恭敬敬地把門打開,讓你先行。
領導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在無形中打造成員工對你的尊敬之意,這會為你的用人活動開創有利條件。要讓員工處處時時,至少在表麵上尊重你的意見,當他們執行任務有困難時,會與你商量,而不會自作主張,自行其事。
領導要注意自己的講話方式。在辦公室裏跟員工講話,要親切自然,不能讓員工過於緊張,以便更好地讓對方領會自己的意思。但是在公開場合講話,譬如麵對許多員工演講,做報告,要威嚴有力,有震懾力。
但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領導講話都要一是一,二是二,堅決果斷,切忌含糊不清。
跟員工交談,即使員工處於主動地位,領導聽取對方談話,也切忌唯唯諾諾,被對方所左右。如果對方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左可以明確給予否定,如果意識到員工意見的確是對公司有利的,也不要急於表態。
多思考少說話,也可以以“讓我仔細考慮-下”或“容我們研究,商量一下”來結束談話。這樣,在回去之後,員工不會沾沾自喜,而會更加謹慎,領導也可以利用時間從容考慮是取是舍,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領導的權威,比草率決定為好。
行為是無聲的語言。許多員工與領導直接交談、交往的機會不是很多,他們了解你往往是通過遠遠地看你的一舉一動,或通過其他一些材料。當你顯示自己的身份時,你是將辦公室的門敞開還是緊閉,當你走出辦公室時如何與員工打招呼,你如何接電話,如何回複來信等,每一個細節都會映人員工的腦海。每一個細節,都是向員工們傳達了你自身的一份信息。
行為有時比語言更重要,領導的身份權威,很多往往不是由語言,而是由行為動作表現出來的,聰明的領導尤其如此。當領導具備了震懾下屬的“強力”時,就能夠更有效地控製他們了。
10.製度規定必須可行
領導為了更好地實施管理,約束員工,往往會製訂許多規章製度。這本無可厚非。因為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但是也應該注意到,有許多規章製度訂得大而空,既不利於執行,更不便於考核,結果使得這些規章製度形同虛設。
反觀有的公司,他們的規章製度可謂簡潔明了,普通員工的崗位責任製要求一般隻有四五條,班組長也隻是多那麼一兩條。但他們的廠區幹淨整潔,生產秩序井然,沒有人浮於事的感覺。因為他們的規章製度雖少,但執行起來非常嚴格,非常認真,不像有些領導,公司的規章製度一籮筐,違反製度的情況又屢見不鮮。糾其原因,在於沒有正確理解製度的含義。
在形式主義的影響下,製訂製度時常常不考慮到底能不能實行,洋洋灑灑十幾條,有的純粹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訂。如有些公司訂有遲到早退扣獎金的製度,可執行起來卻大打折扣,原因無非是幹部或有來頭的人遲到早退無人敢管,所以對普通員工也睜一眼閉一眼了。這樣長期下來,就削弱了管理的權威,製度對員工沒有一點約束力,被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像這種紙上談兵的製度不訂也罷。
訂製度時一定要考慮它的可操作性,凡是能夠做得到的才訂。製度不在多少,而在於保證它的貫徹執行,要堅持從小事上抓起。因為任何先進的管理都是從小事上抓起的。現代管理理論並不深奧,它的某些原則有時簡單到你不敢相信的地步。其中之一就是從基礎抓起,從小事上抓起,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無數漂亮的小事聚沙成塔,久而久之就能養成一種嚴謹、認真、踏實的作風,就能培養出一種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公司精神,這才是小事之所以重要的關鍵所在。
為了保證製度切實可行,領導在製訂製度時一定要注意:要和員工商量,廣泛征求員工的意見,使製度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隻有大家認可的製度,大家才能自覺遵守,而處理違歸者才會順利。千萬不要幾個領導一碰頭就算行了;不要貪多求全,以做到為原則,有一條訂一條,有兩條訂兩條;要便於考核。比如這樣一條紀律:上班時間不準聊天串辦公室。它執行起來就有些難度,而且也不便於考核。因為,串辦公室和因工作關係交談很難區分,不聊天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問句你好、天氣怎樣是不是也算聊天呢?像這樣的製度最好不訂,免得流於形式。但是“上班時間不能遊戲”這種規章製度訂得就非常好,非常有必要。認真執行、嚴格考核這一條製度,就能避免中午打撲克延時,下班沒到點就開始打乒乓球、下棋的現象出現了。盡管這些標準看似不高,但隻要堅持從這些小事上抓起,持之以恒,一定會使公司逐步走上現代管理的正軌。
許多真正懂得管理真諦的領導,都非常重視小事,重視細節,製訂了許多看似瑣碎的規章製度,似乎給人以吹毛求疵之嫌。但是如果小事不管、不做好,就破壞了管理的基礎,管理的大廈就難以鞏固,更談不上建立嚴謹的作風和良好的公司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