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栽培心腹(1 / 3)

領導提拔人才應當不拘一格,如果是金子,就該讓他發光;如果是人才,就該使他才盡其用。聰明的領導欲求上進,除了力求充實自己的能力、學識之外,更應隨時培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才,努力將他訓練成有用的人,日後可以得到他的幫助。

1.摸透下屬的心

一個團體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作為領導,你想過沒有:這些性情各異的人為什麼會聚集在你的周圍,聽你指揮,為你效勞?

俗話說:“澆樹要澆根,帶人要帶心。”領導必須摸清下屬的內心願望和需求,並予以適當的滿足,才能讓下屬追隨你,從而達到培植心腹的目的。

要讓下屬做你的“股肱之臣”,就要摸透下屬的想法:

(1)幹同樣的活兒,拿同樣的錢。大多數下屬都希望他們工作能得到公平的報酬,即同樣的工作得同樣的報酬。下屬不滿的是別人幹同類或同樣的工作,卻拿更多的錢。他們希望自己的收人符合正常的水平。偏離準則是令人惱火的,很容易引起下屬的不滿。

(2)被看成是一個“人物”。下屬希望自己在夥伴的眼裏顯得很重要。他們希望自己的出色工作能得到承認。鼓勵幾句、拍拍肩膀或增加工資都能有助於滿足這種雷要。

(3)步步高升的機會。多數下屬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晉升的機會。向上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前途的工作會使下屬產生不滿,最終可能導致他們辭職。

除了有提升的機會外,下屬還希望工作有保障,對於身為一家之主並有沉重家庭負擔的雇員來說,情況更是這樣。

(4)被你的“大家庭”所接受。下屬謀求社會的承認和同事的認可,如果得不到這些,他們的士氣就可能低落,使工作效率降低。下屬不僅需要感到自己歸屬於雇員群體,而且還需要感到自己歸屬於公司這個整體,是公司整體的一部分。

所有下屬都希望領導賞識他們,甚至需要他們一起來討論工作,討論可能出現的變動或某種新的工作方法,不是通過小道消息而是直接從領導那裏得到信息,有助於使下屬感到他們是公司整體的一部分。

(5)領導別是“窩囊廢”。所有的下屬都需要信賴他們的領導,他們願意為那些了解他們的職責、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行為公正無私的領導工作,而不希望碰上一個“窩囊廢”來當他們的領導。

不同的下屬對這些需要和願望的側重有所不同。所為領導,你應該清楚這些個人需要,認識到下屬對這類需要有不同的側重。對一位下屬來說,晉升的機會或許最為重要,而對另一位來說,工作保障可能是第一重要的。

鑒別個人的需求並非易事,下屬嘴上說想要什麼,與他們實際上想要什麼可能是兩回事。例如,他們可能聲稱對工資不滿意,但他們真正的需要卻可能是想要得到其他雇員的承認。

領導要了解下屬的需求,並盡可能去創造條件予以滿足。為此而努力的領導是體察民情、善解人意的領導,這樣的領導自會得到下屬的擁戴,他會與下屬相處得很好,下屬也會與他同舟共濟,成為他的“心腹”。

2.一個好漢三個幫

領導對於這樣的事情一定見過很多:許多人幹工作,隻會千方百計地要求領導提拔他,卻忽略了打好自己的基礎,即使有一天他平步青雲,但一旦失去領導的提攜,或公司本身出現什麼意外,他便會立即氣餒,再也無法振作。

除了力求充實自己的能力、學識之外,聰明的領導更應隨時培植地位比他低的人才,努力將他訓練成有用的人,日後可以得到他的幫助。

地位高的人,往往是最知道如何借助別人力量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取得成功,身居高位。當遇到困難,非自己能夠解決時,他知道如何獲得援手。他自己決不做過於繁重的工作,因為知道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他隻做那些事關全局或別人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

領導平日所接觸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地位和能力比自己低的人,或在許多事情上必須聽從你的命令的人;另一種是地位和能力比你高的人,許多事情你都必須聽從他的指示。通常社會上多數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眼睛永遠望著天,也就是隻注意上麵的領導,而往往忽視下屬的存在。問題在於,這樣一來,你能得到下屬的真心幫助嗎?他們願意為你效勞嗎?你的同事肯協助你嗎?他們代你操勞時,是否心甘情願?看見你有困難時,下屬是否支持你?要知道,惟有能夠獲得下屬自動援手的領導,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領導。

如果別人都不願接近你,怕你要求他們的幫助,當你向人請求幫助時,他們便尋找種種借口拒絕,那麼,你就非立即改變待人接物的方法不可。

一般來說,不要隨便施用壓力強迫別人工作,應該運用巧妙的方法,使他們願意為你工作。

一個專門喜歡依仗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發號施令、強迫他人做事的人,並不能真正成為一個領導。一個聰明的領導會永遠關心下屬,時時為下屬的健康、家境、幸福等著想,他會通過這種方式,換取下屬對他的信任和尊重,使下屬把他當作可信賴的長者,對他敬愛有加。

作為領導,必須記住這樣一項原則:你要獲得別人的幫助,使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與你同舟共濟,就必須先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你對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越多,未來的回報也就會愈大。因此,領導平日裏要注意栽培下屬、培植心腹。你的心腹越多、支持你的人越多,你的工作便越容易開展,你越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同時,有心腹的支持和幫助,你的領導地位也會更牢固些。要知道,“一個好漢三個幫”,對領導來說,這種“幫助”很大程度上來自自己的心腹。

3.化平庸為卓越

不是所有的卓越人才都會忠心不二,他們不斷向上爬的結果,便是公司員工流動率上升。如果你將精力全部放在欣賞這些員工上麵,其他表現平庸的下屬就會變得可有可無。卓越人才不會在一個機構中待得太久,他們一旦發覺前途並不明朗時,即會萌生離去的念頭。

平時將一切希望寄於卓越人才身上,待他們離去後,公司便會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麵;要等待另一卓越人才的出現,再去重新收拾局麵,這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裏,隻會使公司先機盡失。

害怕員工在接受培訓後,即會帶著你的心血和經驗,轉投別家公司,於是寧願得過且過地將工作完成,這是一種消極的經營方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社會,這種方式自然應該淘汰。

將一個資質平庸的下屬,培養成卓越人才,談何容易,不是每位領導都有這份雅量和耐性。

世上往往就是有這種雅量的領導,隻要有恒心,就會有所收獲。以下幾點可供領導參考:

(1)在下屬中選擇認真穩重的人。一邊工作、一邊吃零食的下屬稍嫌缺少專注和穩重,隻有那些工作時連私人電話都不願接的下屬,才可作為首選。

(2)選擇脾氣怪的下屬。有些下屬不大合群,卻也不被人討厭;這些下屬獨來獨往,有著為一般人所不易接受的習慣;雖然他表現平庸,但卻很難猜透他是否已盡全力;當你試著跟他談抱負、理想時,也許可以了解他對工作是否熱誠。此外,了解他的人生觀是否積極,通常有積極的人生觀才會有積極的工作,今天不想明天事的人最好別委以重任。

(3)在學習上給他壓擔子。一個星期起碼要讓他在工作時間中,抽出半天時間學習新知識,看他的態度如何,如果他一臉疲憊,並表現出厭煩情緒的話,就放棄培訓他吧;如果他能孜孜不倦地學習新知,那就要注意培養。

(4)帶他出席高層會議。要他細心聆聽各人的意見,加以分析,並鼓勵他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會上發言,私下裏要向高層領導坦言有意培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