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虛實詭譎(2 / 3)

由小見大,透視員工的重要特質是領導挖掘潛人才的看家本領。

恰科就是“小心拾起大頭針”而被發現的。早在讀書時,恰科就立誌要當個銀行家。大學畢業後,他鼓起勇氣來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氣的銀行碰運氣。結果很不理想,吃了一個“閉門羹”。然而這位年輕人雄心勃勃,並不氣餒。又先後走進幾家銀行去求職,可是連連被拒之門外。幾個月後,恰科再一次去了開始到過的那家最好的銀行,並且有幸見到了董事長,但是又遭拒絕。他慢慢地從銀行大門出來,突然發現腳邊有一枚大頭針。想到進進出出的人可能會被地上的這枚針所傷,小夥子馬上彎腰將其拾了起來,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旁邊的垃圾桶裏。回到家後,奔波了一天的恰科感到疲勞。32次了,可連一次試一試的機會都沒有遇上。盡管命運對自己這麼不公,可第二天恰科還是準備又去碰運氣。在他離開住所關門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信箱裏有一封信。拆開信封一看,天呐!原來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銀行發出的錄取函。這真是喜從天降,小夥子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原來,恰科昨天在銀行大門外拾大頭針的一幕被董事長看見了。他認為精細小心正是銀行職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於是改變了原先的想法,決定錄用這個年輕人。正因為恰科辦事負責認真,對一枚針也不粗心大意,所以能在工作中創造輝煌,日後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這些事例都說明了同一道理,領導要獨具慧眼,善於由顯見隱,從貌似平常的事物中發現下屬的不凡的特質;學會由小見大,從一些細小的事情裏,透視出人才的重要特質。

4.識同辨異發現真才

某些公司或單位急需人才,領導常把目光投向公司或單位之外,總想通過公開招聘引進人才,但其結果是常常不盡如人意。事實上,選拔人才完全不必舍近求遠,人的潛力是巨大的,在公司裏,有許多有才華的員工被無謂地浪費掉。作為領導,如果你對本公司的下屬或公司的員工進行考察、挖掘,並委以重任的話,那麼,你就會發現,人才就在眼前,本地的和尚也會念經。可是,領導應當怎樣挖掘人才的呢?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識同辨異,在同一工作崗位上發現他們的能力差別,在同一類型人才中發現他們各自的差異,優選出具有優良特質的部下。

在美國曾有一位博士畢業的年輕人躊躇滿誌地一心想找一個高級管理職位,可是一來他沒有工作經驗,二來由於求職要求太高,而屢屢碰壁。經過多次碰壁之後他恍然大悟,馬上想出了求職新招。把博士、碩士等學位證書統統藏了起來,隻憑一份高中畢業證書應聘一家自己一直向往的公司的打字員的工作。他馬上被錄用了。很快,老板就發現他跟別的打字員不一樣,竟然能夠看出程序中的錯誤,有心想提拔他。這時,他才拿出了學士學位證書。老板很滿意,馬上改聘他為程序員。慢慢地,老板又發現這個程序員和其他程序員也不一樣,對於程序係統和管理等等都有著比別人高出一籌的獨到見解,認為他才堪重任,提拔他當了某個項目的負責人。這時他不僅圓滿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擔的項目任務,而且又拿出了碩士學位文憑。老板又驚又喜,經過幾次考察之後,覺得他專業功底深厚,能力出眾,決定提拔他當公司的技術負責人。這時候他再拿出了博士學位文憑。這下,老板沒有再讓他多等待,而是毫不猶豫地馬上提拔重用了他,讓他一舉升任公司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成為本公司的管理人才。

這個故事蘊含著許多道理,雖然與博士出眾的才能有關,但更與老板眼睛向內,著力培養和提拔本公司員工的思想有關。從本公司選人才會避免走許多彎路,但能否優選出出色的人才,關鍵要看主管領導甄才選才的本領。主管領導在關注員工的工作業績的同時,要區分下屬的個性類型,在具有同等個性類型時,還要識別他們之間的不同點,這些差異雖然小,但不能被忽視,否則會產生不同的後果。

對於人才的標準,領導都能達成共識。比如說,工作主動積極,具有遠大的誌向,具有創新精神,具有頑強的工作作風。但是,在真正選擇人才時,領導很快發現,人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這些美好的品質很難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有的人具有工作所需要的某種優點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這使領導感到很為難。所以,領導選人在克服“求全”觀念的同時,要學會識同辨異。通過對具有同一品質的不同人進行比較,以發現他們之間的重要差異。比如,同樣都是幹事積極,勁頭十足,有些人是在瞎胡鬧,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實什麼成果也沒有,而有些人則卓有成效,一件一件的事情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成果斐然。也同樣都是能言善道,有些人隻是在空口說白話,雖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是隻要真把什麼事情交給他,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而另一些人則說話算數,說到做到,辦起事情來非常可靠。所以,領導不要求才心切,發現某人有一技之長,便不問其他,委以重任。首先要能分清這些人,通過比較辨別,了解他們的優點和不足。

5.明辨賢臣與小人

對一個想成就大業的領導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尋找能夠幫助你大展宏圖的賢臣。賢臣忠心耿耿輔佐明主成就大業的故事不勝枚數,諸葛亮為劉備製定奇謀方略,薦賢舉能,羅致人才,壯大劉備陣營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其次,領導要學會觀人察質的本領,識別出身邊的小人。小人興風作浪,挑撥離間,陷害忠良,倒行逆施已成為千夫指。小人很厲害,以至在我國一直延續著農曆正月裏踩“小人”吃“小人”的習俗。“遠小人,近賢臣”是領導應當遵循的用人準則,如果領導不分賢人與小人,而“親小人,去賢臣”,不知要製造多少事端。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領導要充分警惕,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到頭來,領導自己必然要遭其暗算。那麼,怎樣從下屬中區分出賢人與小人,下麵總結了賢人與小人的各自特點,以供參考。

賢人的特點是:胸懷韜略,埋頭幹事,常常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在實績考核中嶄露頭角;賢人忘我,一心為團隊,不計報酬,不爭名奪利,沽名釣譽;賢人襟懷坦蕩,心地純良,吃虧忍讓,不會無端發難,素有“君子之心”;賢人對人多奉行中庸之道,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堅韌沉默;賢人喜歡平淡,他們並不是不聰明,而是在聰明之外,加上“勁氣內斂”,所以顯的大智若愚,而聰明的人,容易“各執一端而自炫”。

小人的特點是:小人易生惹是非,常捕風捉影,說三道四,顛倒黑白,造謠惑眾,歪曲事實真相;小人慣用騙術,曲意奉承,欺上瞞下,兩麵三刀,狐假虎威,討好上級;挑撥離間,借機發難,暗箭傷人,使該親近的人疏遠,該疏遠的人反而親近,造成人際關係的扭曲;小人善多變,其絕招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為了私欲,隨機應變,見風使舵,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變色龍;拉幫結夥,常常收買人心,稱兄道弟,為謀取私利而糾結成一幫勢力,惟利是圖是他的處事原則;詭計多端,陷害能人,常在冠冕堂皇的詞句之下害人,小人很注意利用人才不可避免的短處和錯誤,借機發難,大做文章,故意誇大其辭,捏造事實,製造流言蜚語,借打擊別人,抬高自己;魚翁得利,惟恐天下不亂,局勢一亂,混水摸魚,從中漁利。特別是他眼見領導對能人不滿意時,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機會,激化矛盾使得主管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無法專心做事,便趁火打劫,滿足他的升職、加薪的願望。

從古至今,人們對小人的痛恨有增無減,領導應該從中看出一點道理。領導要防小人、近賢人,最重要的是要頭腦清醒、心明眼亮,辨別出小人與賢人,這樣就不會輕信小人,小人也就無法興風作浪。

6.甄別中識破真假

人世間有許多假象,人身上也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看似優點,實則致命之缺點。用人者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善於察言觀行,透過現象看本質,巧識似是而非的人,甄別發現真假人才,才能選好用好具有真才實學之人,而不會魚目混珠。

(1)華而不實的人。華而不實者,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乍一接觸,很容易給人留下良好印象,並當作一個知識豐富、表達力強、善交往、能拓展業務的人才看待。但是,領導不要被外表所迷惑,須要分辨他是不是華而不實的人。華而不實的人,善於說談,談古論今頭頭是道,而且能將許多時髦理論掛在嘴上,迷惑許多辨別力差、知識不豐富的人。考察這種人,談話要多一些具體的問題,給予具體的任務,讓他找出對策,試辦具體的業務,如果此人談話、做事避實就虛,圓滑應對,說明此人是華而不實者,當副手尚可,決不能獨當一麵。

(2)貌似博學多才者。有人通學過各門各類的知識,泛泛而談,也還有些道理,似乎是博學多才的人。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博雜不純,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領導對於憑著某種證書應聘者,應該考察是通學還是博學多才的人。通學者,善於吸收別人的精華,自己沒有什麼獨到見解和思想,對於知識的掌握還局限在理解階段。博學多才的人,博學精通,見多識廣,但往往不漏聲色,甘於在平淡中顯神奇;雖然聰明絕頂、博學多才,卻不過於炫耀自己。更善於把握來自對方的信息,思考目前的各種情況,立即領會對方的意圖;眼光犀利,善於洞察先機,迅速把握有利時機,隨機應變;用詞準確,辭能達意,溝通能力良好,善於搞好各種人際關係,思維靈活,不拘泥於一格,善於創新,構思新的框架。一言以蔽之,真正的博學多才的人,並不想急於表現自己,而是洞察對方,相機行事。

(3)貌似專家的人。不懂裝懂的人,生活中著實不少,有人為愛麵子,為了迎合討好某人,或為了職位,就不懂裝懂。可怕的是,在公司占據重要職位的人不懂裝懂,就會給公司帶來許多損失,尤其是技術上問題解決不了還會誤了大事。有些領導求賢若渴,把學者、名人當做專家聘來,後來也大失所望。有些學者由於研究對象不同,盡管發表了許多文章,出版了不少專著,學術成果顯著,但未必就是專家。領導要聘某些學者為專家時,一定要注意考查他所研究的問題和你們的主業是否相符,是否能夠做到理論聯係實際,解決實際問題。有些名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作為領導,要考察受聘者名氣的來曆,凡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名氣,則比較可靠,而對突然冒出來的名人,則需要進行進一步辨明,以避免聘來被媒體炒作出來的所謂“名人”。

(4)貌似創新者。有一些人,尤其是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抱著滿腦子的幻想、以一種不循規蹈矩、敢想敢幹的精神步入社會。這些人多少有一點才幹,雖然有闖勁,但過於自負,常常會捅個大窟窿,令人頭痛。對於常常提出新設想的人,領導一定要考察此人是不是具有過於自負,好大喜功,急於求成的缺點。如果有這些特點,就是貌似創新者。這樣的人自以為天下老子最能幹,隻有自己是正確的,別人不是錯誤的,就是有毛病的。他們異想天開、一意孤行,如果支持他們的主張,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領導千萬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