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人才難覓,這是領導經常掛在嘴邊的感歎。市場上具備條件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現實工作的需要,高層次人才進一步向效益好的單位聚攏,得益於這些單位有一個吸引人才的環境和機製,但是,獵頭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聰明的領導,在延攬人才方麵,既要有智慧,又要學會獵頭公司那一套。
1.魅力吸引法
在自由選擇的條件下,領導物色人才,人才也同樣在物色領導。劉備在聘請諸葛亮的時候,分析了諸葛亮的條件,認為可用時才聘請了他;同樣,諸葛亮也分析了劉備的條件,認為和他在一起有成就一番事業的可能,才同意出山。不僅領導要考慮人才能否發揮作用,人才也要考慮領導的素質如何,有無魅力,與他一道工作將是否有所作為,然後才能決定去留。
有了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領導,要想得到優秀的人才,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吸引有所作為的人才與之共同奮鬥。所以,人們能常把通過自身魅力將人才吸引到自己身邊的做法稱之為“魅力吸引法”。那麼領導自身魅力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
(1)道德高尚。由於領導大都掌握一定權力,所以要耍一耍權威大概是沒有什麼困難的。但是一般來說,單憑權力隻能吸附那些趨炎附勢之徒,而廣大賢才並不“買賬”。賢才對那些隻憑權力的領導雖然也能夠服從,但對領導個人卻總是敬而遠之的。他們對於領導,固然不能無視他手中的權力,但是更看重他的思想和人格。因此,隻有那些本身道德高尚,有較高聲望的領導,才能成為眾望所歸的幹部,大家才願意跟著他幹工作。
(2)大度容人。胸中天地寬,常有度人船。作為領導大度容人,首先要容人小過,容人小短。“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對於他人的小過,需要有點“糊塗”。“寬小過,總大綱”,“以綱行律己,不以綱行取人”,這些都是值得汲取的經驗之談。相反吹毛求疵,求全責備,這樣是最容易失掉人心的。另外,領導大度容人還要善於容納異己。容人的要害之點在於“容異”,就是能容納不同意見的人。領導隻有做到對人寬宏大度,容人以德,才能感人肺腑,令人尊重,也才能吸引大批賢才。
(3)學識淵博。領導的魅力不是領導權力帶來的,而是憑其本身學識才幹贏得的。沒有學識才幹,有了權力也不會產生多大魅力。比如,共產國際曾一度把王明及其追隨者推到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最高領導崗位,但由於他們根本不了解中國革命的實際,不懂軍事指揮藝術,在政治路線、軍事路線、戰略戰術上都死搬教條,使根據地越打越小,紅軍越打越少,很快失去了紅軍將士的信賴感和領導資格。由此看來,一個領導隻有具備所管業務的具體知識和領導工作的規律等方麵學識才幹,才能贏得人們的信任和擁戴,賢才才有可能向你靠攏。
(4)禮賢下士。所謂“禮賢下士”,意為降低身份,敬重人才,延攬群士。我國曆史上有許多尊賢思才、禮賢下士的軼事掌故,至今仍被人們傳為美談佳話,周公姬旦“一出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魏文帝“思賢甚於饑渴”,他對陳群“待以交友之禮”。這些有作為的帝王將相之所以獲得了大批治國安邦的賢才能士,使之在政治舞台上能夠大展宏圖,正是由於禮賢下士的結果。實踐證明,隻要領導放下架子,求才若渴,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實踐中樹立禮賢下士的形象,你的身邊就會吸引大批人才。
2.獵取人才四法寶
有一家外國公司主管介紹他挑選人才的經驗時說:“多年來,我們聘用過各種各樣的人才,有商務管理碩士,有律師,有會計師,有退役的運動員,還有一些從其他公司跳槽的人員。有些人做的是與自己的專業對口的工作,有些人做的卻是他們從未預料到的。”
很多外國公司招攬人才的經驗是:
(1)當心熟麵孔。如果說在雇傭雇員方麵有什麼教訓的話,那就是當心熟麵孔。千萬不要因為某人僅僅在你的行業裏很有聲譽就去雇傭他,最後你可能感到他所熟悉的是自己的行當,而不是你的業務。有一家公司曾雇傭奧運會滑雪金牌得主來開展業務,但效果並不理想快他們發現並不一定非得有一個懂得滑雪的人推銷公司的滑雪產品,他們所需要的是具有高超推銷技巧的推銷員,這種情形就像你如果要推銷一種新牌香皂,是聘請發明肥皂的化學家來推銷呢,還是聘請一個神通廣大的推銷專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