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問:“為什麼?”
B說:“如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麵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麵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
第九節 激人上道,哪壺不開提哪壺
利用一些略帶貶損意義的、不太公正的話給對方罩上一頂“帽子”,就會激起對方的一種極力維護自我良好形象的欲望,從而用語言或行動{L-End}表示自己不是這樣,自動地去改變原來的立場和態度。麵對自以為是、欲顯示其優勢的對方,與其正麵施行攻擊,不如冷落他,將其擱置一邊,讓他的優勢和鋒芒受到抑製,從而使他情緒失控。以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某化工廠要建一幢大樓。許多工程承包商競相承包,但經過篩選後隻剩下甲、乙兩個承包商。雙方勢均力敵,都想贏得承包權。究竟包給哪一方?廠家不好決定,隻好約請雙方各來三個人參與公開招標。於是雙方積極備戰、厲兵秣馬。甲隊探知乙隊三人中有兩人才識平平,而另外一人是技術員,他不僅具有豐富的建築知識和施工經驗,而且口才一流還相當自負。要取勝這樣一個人,正麵和他交鋒顯然不妥,於是甲隊采取了一些策略。雙方一見麵,甲隊三人都熱情地向乙隊中那兩人致意和問候,而對那位原欲顯示其鋒芒的技術員則刻意忽視、冷落。
果然,這一舉動令那位技術人員十分不快。接著他們又恭敬地對那兩人說:“二位的大名,我們是久仰了。知道你們在業界都是獨當一麵、多才多藝的大能人,今天二位來參加,我們真有點誠惶誠恐,還希望二位高抬貴手啊!”
站在一邊的那位技術員,聽了這些話,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心中的怒氣直往上冒。
當招標開始,甲隊又搶先謙恭地對那二人說:“我們早就想聽聽二位的高見,今天正是一個好機會,還是請二位先指教吧。”
不等二位開口,那位憤怒到極點的技術員呼地一下站了起來,說:“好,你們有本事!你們談!”隨即拂袖而去。
剩下那兩位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是好。
廠方代{L-End}表見此,說道:“這樣的技術員,我們怎麼能信賴呢?”
於是廠方同甲隊簽訂了承包協定。協定剛一簽定,那位技術員便氣喘籲籲地跑了回來,連呼:“我們上當了!”然而,一切都晚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當人的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傷害性刺激時,往往會引起人的激情爆發。激情是一種強烈而短暫的爆發式情感狀態,一旦激情爆發,人的意識範圍就變得狹窄,難以全麵地、客觀地分析情況,從而引發過激行為、導致不良後果,那位技術員的{L-End}表現正是如此。
第十節 靠山與貴人,靠自己去創造
你即使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如果沒有人賞識你,那你也隻能默默無聞。因此我們平時就要努力朝“創造貴人”的方向改變自己,這樣,必能“逢凶化吉”,而不致孤立無援。
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岩日後能飛黃騰達,是以有了左宗棠這個“靠山”為轉折點的。胡雪岩依靠王有齡的勢力生意越做越大,一片坦途。王有齡死後,他不得不尋找更有價值的人物,這時,他將目光投向了閩浙總督左宗棠身上。
胡雪岩求見左宗棠,一進去,就跪地向左宗棠說道:“浙江候補道胡雪岩參見大人!”
左宗棠麵無{L-End}表情地說道:“我聞名已久了。”這句話誰聽著都覺得刺耳,誰都懂得它的諷刺意味。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壓住心中的不滿,他知道左宗棠素來是個吃捧的人,抓住這一弱點,他恭賀左宗棠收複杭州,功勞蓋世,又向左宗棠道謝,使杭州黎民百姓過上了安定日子。胡雪岩一邊恭維一邊注視著左宗棠,他見左宗棠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讓人覺察的微笑。胡雪岩見左宗棠態度已有鬆動,急忙摸出兩萬兩銀票,說這銀票是當年購糧的餘款,現在把它歸還國家。
他解釋說,這巨款本應屬於國家,現在他想請求左帥為王有齡報仇雪恨,左宗棠欣然答應,並叫管財政的軍官收下了這筆巨款。兩萬銀票對於每月軍費開支十餘萬的左宗棠來說雖然杯水車薪,但畢竟可解燃眉之急。胡雪岩清楚地知道左宗棠想要的是什麼,所以不失時機地掏出銀子,讓自己得到了左宗棠的好感。收下胡雪岩的銀票後,胡雪岩對王有齡的忠心使左宗棠非常佩服,立即叫人上茶,和胡雪岩閑聊。胡雪岩大讚左帥治軍有方,孤軍作戰,勞苦功高。
胡雪岩說話有分有寸,當誇則誇,要言不繁,讓人聽起來既不覺得言過其實,又沒有諂媚討好的嫌疑。左宗棠聽得眉飛色舞,滿臉堆笑。胡雪岩拋磚引玉,話鋒一轉,又指責曾國藩隻顧自己打算,搶奪地盤,卑鄙無義;氣憤地譴責李鴻章不去乘勝追擊占領唾手可得的常州,而把立功的肥缺讓給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做人情。胡雪岩有根有據的指斥引起了左宗棠的共鳴,左宗棠在心中對胡雪岩更有好感了。
過後,胡雪岩迅速到上海籌集了上萬石大米運回杭州,一部分救濟城裏的災民,另一部分送到了軍營。這萬石大米真是雪中送炭,不僅救了杭州,而且對左宗棠肅清境內的太平軍也助了一臂之力。左宗棠捋著花白的胡須,連日緊皺的雙眉舒展了,他高興不已,內心總覺得過意不去。糧食的問題得到解決,但軍餉還沒有著落。左宗棠見胡雪岩如此機靈,於是請胡雪岩為他想法籌集軍費。胡雪岩一聽每月籌集二十萬的軍費,感到非常棘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便把自己的想法全盤告訴了左宗棠。原來,太平天國起義十年來,不少太平軍將士都積累了很多錢財,如今太平軍敗局已定,由於這些太平軍不敢公開活動,惟恐遭到逮捕殺頭,常常躲藏起來。
胡雪岩認為左宗棠可以用閩浙總督的身分張貼告示:令原太平軍將士隻要投誠,願打願罰各由其便,以後不予追究。左宗棠對胡雪岩的遠見卓識欽佩不已,當即命胡雪岩著手辦理。回去後,胡雪岩立即著手,張貼布告,曉之以義。不多久,逃匿的太平軍便紛紛歸撫,一時四海驚歎,朝廷驚喜。借助這一機會,阜康錢莊也得利不少,胡雪岩更是四品紅頂高戴,成了真正的“紅頂商人”。由於有了左宗棠,胡雪岩衰敗的生意很快有了生機,而且比以前發展更快。他以“紅頂商人”的身份,開始了與洋人的金融交易。
到這時,胡雪岩才真正是官商兩界如日中天,盛極一時了。能夠給予我們幫助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我們的貴人。“貴人”不是自己來的,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平時就要努力朝“創造貴人”的方向改變自己,相信當你行經生命的幽穀時,必能“逢凶化吉”,而不致孤立無援。
第十一節 善於布局才能占據主動權
善於布局的人更易於掌握別人,不能掌握別人便不能有主動權,這時你不妨使用點手段,做個套讓它自己往裏鑽。
趙武靈王時,中山國國君的兩位姬妾陰姬和江姬爭奪王後之位,宰相司馬熹因為擔心與陰姬的關係不好,會阻礙他的政治前途,於是就去對陰姬的父親說:“如果陰姬爭後的事情成功,就有封地人民,如果不成,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這麼重大的事情,為什麼不跟我商量呢?”
陰姬的父親磕頭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就請你多費心吧!”
於是司馬熹就上書給中山國國君說:“臣知道使趙國衰弱而中山國強大的方法。”
中山國國君看了之後很高興,就立刻召見司馬熹說:“寡人很想聽弱趙強中山的方法。”
司馬熹說:“臣希望先前往趙國考察一下當地的地形險阻,人民貧富,以及君臣優劣,與敵情做些比較,然後再說出來。”
於是中山國國君就派司馬熹前往趙國。
而到了趙國,司馬熹卻對趙武靈王說:“久聞趙國是天下最出能歌善舞美女的地方,可是這次臣到趙國首都邯鄲來,觀察過不少人的體形、容貌,根本沒有發現特別漂亮的。過去我也曾周遊列國,看來看去,從來沒有見過像中山國那樣漂亮的美女。依我看她們的美再用多麼美妙的言詞也無法形容,看她們的容貌堪稱絕代佳人,絕對不隻是當一個諸侯的臣妾而已!”
趙武靈王聽後有些動心,因而哈哈大笑說:“寡人想娶一個過來,看看她到底如何美?”
司馬熹說:“臣隻是私下稱道她們的美,如果大王準備去娶一個,這就不是臣說的事了,希望大王不要把我的話泄露出去!”
司馬熹告訴趙武靈王後,就又回到中山國,對國君說:“趙王並非賢王,不重道德,好女色,不好仁義,好勇鬥,臣還聽說趙王就要來娶陰姬呢!”
中山國國君聽了這話後,立刻變了臉色。
司馬熹接著說:“趙國強大,說要來就一定會來娶陰姬的,假如君王不給,那中山國就會有危瞼,假如君王給他,那麼這就會被天下諸侯取笑的!”
中山國國君說:“那怎麼辦呢!”
司馬熹說:“如今之計,君王隻好立即立陰姬為後,如此就可以斬斷趙王的邪念,因為天下隻有向人要妾的,還沒有向人要王後的,即使非禮提出這種要求,我們的鄰國諸侯也會起而幹涉的。”
中山國國君於是就冊立陰姬為王後,趙武靈王果然不再提要陰姬的事,而陰姬從此對司馬熹大為感激。善於布局的人才能易於掌握別人,不能掌握別人便不能有主動權,這時你不妨使用點手段,不能牛不喝水強按頭。俗話說,做個套讓它自己往裏鑽,這便是用人、馭人,管人的最好辦法。隋朝末年,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此時李淵任太原太守。
裴寂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人,他悄悄結交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密謀反叛,但必須動員尚有忠心的李淵一起行動,這樣才能借助他的兵權。但是勸說異常艱苦,裴寂與李世民見長期這樣下去終究不成,於是密謀,趁機行事,將李淵引進了“圈套”,逼李淵造反。有一天,裴寂請李淵飲酒。李淵開懷暢飲,一會兒就喝了幾大杯,已有了幾分醉意。就這樣,李淵醉臥晉陽官,兩個美人侍寢。酣睡多時,酒已醒了大半,見有兩個美人陪著,二人自稱是宮眷。李淵不禁大吃一驚,立即披衣躍起說:“宮闈貴人,哪能同枕共寢?這下我犯下死罪了。”
李淵當然知道與宮眷同寢的罪名是何等嚴重,隋煬帝若是一旦知曉這件事,一定會借口殺死自己,甚至誅滅九族,李淵隻有反叛一條出路,再加上裴寂、李世民分析天下形勢,講清利害,終於堅定了李淵反叛的決心,最終建立了大唐江山。
第十二節 求人辦事不能丟“纏磨”之道
為人處世,總不可能一帆風順,這就需要有點“磨”的功夫,不答應,你就跟他磨到底,總能“磨”出個結果來。做人不可麵薄心軟,知難退卻。死纏爛打,一磨到底,必然無往而不利。
某市保險公司的小王到一個鄉開展保險業務,因群眾對保險工作的性質不了解,怕吃虧,都不願參加,村長最為固執。小王決心攻下這個堡壘,他天天跑幾十裏地去向他們宣傳動員,村長見到他,就躲著走。一次他聽說村長到幾十裏外的鄰縣親戚家幫助蓋房,就騎車追了去,車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幹活。幹完活還和村長磨。
一天,為了找一個長談的時機,小王幹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趕到村裏,在村長家門外一站兩個鍾頭,村長起床開門愣住了,見小王淋得像水雞,便一把將他拉進屋裏說:“同誌,你就別‘磨’了,我們參加還不成嗎?你這種精神頭,就是老天爺也得舉手投降!”
求人辦事,要達到自己說服對方的目的,講究的是磨功、纏功,必須反複說服,急不得。一個人被他人一再地依賴和求助,自然會形成心理負擔,他就會因同情而軟化。如果知難而退,那就是你的失敗。另一些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深知“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因而當他們第一次被對方拒絕後,他們會再次或連續幾次發動進攻,軟磨硬纏地硬要對方答應他的請求。
宋朝的趙普曾做過太祖、太宗兩朝皇帝的宰相,究其性格實質,他是個性格堅韌做事又極有心計的人。有一次宋朝宰相趙普向太祖推薦一位官吏,太祖沒有允諾。趙普沒有灰心,第二天臨朝又向太祖提出此事,太祖還是沒有答應。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來。連續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吃驚,趙普何以臉皮這樣厚。太祖這次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了地上。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無言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撿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太祖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我們在求人時,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過分自尊,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時臉皮不妨厚一點,碰個釘子,不氣不惱,照樣微笑著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有一次,一個瘦弱的年輕人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謀職。他走進這家工廠的人事部,向一位負責人說明了來意,請求給他安排一個哪怕是最低下的工作。這位負責人看到他衣著肮髒,又瘦又小,覺得很不理想,但又不便直說,於是就找了一個理由: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你一個月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個托辭,但沒想到一個月後年輕人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又推托說此時有事,過幾天再說吧,隔了幾天他又來了。
如此反複多次,這位負責人幹脆說出了真正的理由:“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年輕人回去借了一些錢,買了一件整齊的衣服穿上又返回來。這人一看實在沒有辦法,便告訴他:“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兩個月後,他再次來到這家企業,說:“我已經學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麵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麵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這位人事主管盯著他看了半天才說:“我幹這行幾十年了,頭一次遇到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結果年輕人的毅力打動了主管,他終於進了那家工廠。
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成為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總裁的鬆下幸之助。一磨到底,不僅要能“磨”,還要會“磨”。換言之,“磨”,不是消極地耗時間,也不是硬和人家耍無賴,而是要善於采取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向好的方向轉化。